昨日13時35分許,許昌縣蘇橋鎮武莊村5組,王德欣家院內發生地面塌陷,造成4間平房陷入一個深達15米的大水坑中,83歲的王德欣在事故中遇難。(大河報,4月1日)
近期,環境安全問題似乎有集中爆發的勢頭。塵霾壓城、地下水污染、“豬投黃浦江”以及下水道井口“吃人”等問題頻發,都與環境安全和公共管理有著不可割裂的聯系,而河南農房塌陷成坑、房主遇難的消息使得本就沉重的環境問題更加令人不安。與環境安全問題多發生在城市的情形不同,發生農村的農房塌陷成水坑事件,更從另一個側面警醒我們,農村的環境安全問題同樣值得警惕,并需要給予足夠重視。
農房好端端的就塌陷成大水坑,并且吞噬了八十多歲的房主老人,的確是咄咄怪事。據農房塌陷死者的兒媳透露,塌陷的平房“地基挖有一人深,還灌注了圈梁”,按說這樣的房屋質量在農村已經不錯了,是否有外力影響?雖然尚未得到證實,但許多村民都將農房塌陷的懷疑目標指向村西的鐵礦。這家名為許昌鐵礦的鐵礦開采場自2007年底建成開工后,當地村民經常聽到地下的放炮聲,“拿磚頭往墻上砸一樣”,往往把窗戶震得嗡嗡響,漸漸的,村里有10多戶房屋出現了裂痕……雖然鐵礦否認房屋塌陷跟采礦有關,同時調查結果尚未出來,但僅憑鐵礦方面的矢口否認并不能打消村民的疑慮。
房屋塌陷后形成一個15米深的水坑,墜坑老人的遺體已被打撈上來。當地對其他村民進行疏散,并啟動調查此次塌陷事故。發生這么大的事故,當地公共部門難辭其咎。但是,對此單純譴責撻伐,尚非此次塌陷事故的全部意義。將這次農房塌陷事故放置在更宏觀的環境安全角度來看,更能折射出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一些問題。比如,粗放發展模式造成的巨大資源浪費和環境代價,比如公共部門績效考核機制中側重GDP考量對官員政績觀產生的影響,比如城鄉二元化語境下的發展不均衡,這些都可以從這次農房塌陷事故得到不同程度的印證。
與霧霾壓城等事件一樣,農房塌陷“坑人”的背后,跟相關公共部門的環境安全意識淡薄和公共責任缺失不無關系。比如,霧霾壓城折射出來的全民環保意識淡薄,“豬投黃浦江”背后的畜禽養殖規范化監管缺位,農房塌陷事故暴露出來的農村環保意識淡薄和環境安全監控短板,等等。是否可以這么說,所有的“軟肋”和“短板”背后,公共部門的責任意識和監管空間都是一個不可回避的話題。
十八大報告將生態文明建設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提出新型城鄉一體化發展戰略;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更是提出要以農業現代化為支撐推進新型城鎮化,讓深化改革釋放出更大的制度紅利,從而讓人人同享出彩的機會,共同實現瑰麗的中國夢。這是令人振奮的,但“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讓改革釋放出的更大紅利更公平地落到最廣大人民群眾身上,需要政府職能向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轉變,不斷增強責任觀念和宗旨意識,切實傾聽群眾呼聲,回應人民期待,將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化作公共部門的努力方向和奮進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