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最美人物的好感、對正能量的渴求、對弱勢群體的同情、對富裕卻無良群體的憎惡,都能被拿來煽動或發酵,變成由策劃者操縱的力量。
因跪地給殘疾乞丐喂飯,深圳一90后女孩“文芳”爆紅網絡。3月26日,多家媒體轉載報道了這一“深圳最美女孩”,但僅一天之后,這個圖片和新聞即被證偽。
記者求證發現,整個行為是某商業展的炒作。目擊者稱,圖片共拍攝了兩次,分別為3月24日和25日下午,每次都是以喂飯來擺造型,整個過程持續幾分鐘,“最美女孩”并沒有幫助老人尋親,更沒有真的將老人帶走。
披著正能量的外衣,消費人們對最美人物的好感,遂商業之實惠,這樣的策劃還真是“聰明”。2011年,另一起有異曲同工之妙的網絡策劃曾被央視曝光:一位眼疾患兒的母親在網上募捐,卻遭遇一位網友的高調挑釁,“有本事在廣州街頭跪爬一公里,我馬上給你捐兩萬元”,“兩萬塊錢還不夠給我女朋友買支口紅”。這個回帖同時發酵了網友的憤怒和同情感,變成了募捐的巨大推手。結果證實,募捐是一場精心策劃,挑釁的網友即策劃者本人。雖然患病的孩子和清貧的母親都是真的,但情緒被策劃、同情心被操弄還是讓參與者感到憤怒和尷尬。
在上述兩個例子中,新聞都在消費大眾的情緒。對最美人物的好感、對正能量的渴求、對弱勢群體的同情、對富裕卻無良群體的憎惡,都能被拿來煽動或發酵,在大眾不自覺、不知情的情況下,變成一股由策劃者操縱的力量。雖然嚴格說來,網絡帖子并不算真正意義的新聞,但在自媒體時代,每一個網絡文本也相應有了準新聞性質,蹈行著新聞的傳播規律。更何況,今天網絡討論中的熱點,幾乎都會進入正式新聞報道的范圍。從上述兩個例子也可看到,很多正規的新聞媒體都曾“熱情”地參與到報道和傳播中。在這樣的傳播中,新聞成為消費大眾情緒、巧妙引導這種情緒為某些人所用的工具。
新聞被證偽,結果不算太差。也許最糟的,是那些隱性地消費著大眾情緒的報道——有些報道喜歡將臧否的對象“泛官方化”,不分青紅皂白地貼上“公權力”標簽,既能吸引眼球,又給大眾留下向體制開炮的正義感;有些報道則喜歡臆測經濟政策動向、制造相關領域的緊張感,操控大眾的投資和消費。轉型期的社會是一座情緒富礦,民粹主義、民族主義、仇富情緒、不安全感、拜金心理都曾經被新聞點燃。在這當中,最常見的是上綱上線的戾氣,最少見的是就事論事的平和。
還有多少新聞在消費大眾情緒?寫新聞的人,讀新聞的人,我們都要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