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最貴鐵皮”的上海私車牌照,已九連漲,最近的一場私車牌照拍賣會上,最低成交價突破9萬元大關。而2012年上海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40188元,折合成“車牌價”,半塊都不夠。
對這塊“最貴鐵皮”,記者不禁想問幾個為什么:價值十來塊的鐵皮如何成了百姓難以企及的奢侈品?源于資源的稀缺;為啥資源稀缺?源于政府的“限量供應”;為啥要限量?源于車太多,路太堵,所以抬高門檻讓你買不起。
據(jù)了解,上海市采取私車車牌拍賣制度,目的是通過限制車牌數(shù)量,從而限制私家車增長。這一制度可以立竿見影,但治標了未必治本。限制或收費—癥結緩解—需求猛增—供給不足—更多限制或收費……類似的怪圈在許多領域早已被證實是失敗的。
“最貴鐵皮”的尷尬,暴露出一些部門“以限治堵”“漲價收費”管理城市的慣性模式,以及“善于”從老百姓身上“找解藥”的惰性思維。問題來了,最先想到的是“限”:車輛飽和,限購!交通擁堵,限行!車位不夠,限停!限不了了,便考慮“漲價”“征稅”:擁堵費、汽車排污費、垃圾處理費、房產稅……不可否認,這些經濟杠桿相對有效,卻未必能治本,不時遭遇公眾爭議。
“杠桿”要因時而變,更不能把權宜之計當做治本之策。而如果濫用“杠桿”,實則暴露了我們在公共管理領域“江郎才盡”,一些地方和部門當引起“本領恐慌”。
實踐證明,剛需堵不住,今天堵了明天冒。上海市十多年前引入的牌照拍賣制度,曾經有效地抑制了上海人購買車輛的剛性需求。然而,被壓制的需求累積日久,車牌供不應求時,必然應聲漲價。如此,當初的“限牌”必將陷入窘境:不限,城市難解擁堵之困;限制,群眾深受“天價車牌”之苦,且終有一天會需求“井噴”。
而一些管理細節(jié)上的漏洞,容易讓“黃牛”或“炒號者”鉆空子。如車牌“可以過戶轉讓”,使其成了可以進入市場流通的稀缺資源,或者一些人手上保值增值的商品。此外,車牌收入應該向社會公開,這部分收入應當“收之于民,用之于治堵”。
交通擁堵是個世界性難題,不可能一蹴而就。堵不如疏,緩解交通擁堵更需要“組合拳”。政府部門要優(yōu)化交通網(wǎng)絡規(guī)劃,縮小市民出行半徑,并加大這一重要民生領域的投入。此外,宜采取公共交通優(yōu)先的原則,提高出行效率和舒適度。作為市民,應提倡低碳環(huán)保出行,降低對私車的依賴;自覺遵守交通秩序,杜絕“中國式過馬路”。
除了“限”“漲”二字秘訣,還有沒有更優(yōu)的選擇?作為城市管理者,是該思考這種“以限治堵”管理模式能走多遠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