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的兩區同建是一個探索實踐、逐步深化完善的過程。主要做法體現為四點:
(一)把合并村莊作為切入點。德州是一個傳統農區,1.0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散落著8319個村莊,平均每個村莊只有524人,比山東省村均人口少271人。村多村小,多數村缺乏能人,影響了農民致富和農村穩定。兩區同建參與主體是農民,把分散的農村集中起來,把廣大農民動員起來,需要強有力的基層組織領導力量。我們按照“保留自然村、合并行政村”的原則,從2009年大力度推進村莊合并。按照“凡合必選”的原則,大規模進行社區班子競爭選舉,在更大空間挑選基層組織力量,將工作能力強、群眾威信高的黨員干部選入社區領導班子,實現了農村優勢干部資源的集中使用,為兩區同建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也為大社區建設提供了群眾基礎。
(二)把居住社區建設作為著力點。居住社區建設是兩區同建的主要內容之一。我們根據城鎮化的特點,在高層面上統籌實施。一是科學規劃。抓住省國土資源部門對農村宅基地規劃修編機遇,調整土地利用規劃,編制城鄉規劃,使城鄉每處建設用地都有科學明確的規劃依據,每個建設項目都納入規范細致的規劃管理,市、縣、鄉、村四級規劃協調一體,總體規劃與專項規劃銜接一致。二是合理選址。按照擇中、形勝、人文、通達的選址要素,注重群眾生產、生活半徑,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確定地理優勢明顯、人文色彩突出、路網水系通達的社區新址。三是精心設計。對戶型款式的設計,堅持先進理念與群眾認可相結合,既依托專業設計單位體現現代元素,又尊重群眾意愿體現個性色彩。四是規模適中。根據門檻、腹地和成本效益理論,搞好社區規模測算,做到人口規模與產業容量、基礎設施配套、公共服務設施相協調。五是注重特色。搞好社區定位、產業定位和建筑風格定位,無論是規劃還是建筑造型、建設風格還是設計功能,都要有特點特色。目前,全市建成和在建農村居住社區340個,已入住農民15萬戶,我們爭取再用10年時間基本完成農民居住改善任務。
(三)把園區建設作為支撐點。城鎮靠產業支撐,產業靠城鎮帶動。社區建設與產業發展相互融合、密不可分,時間上同步演進,空間上產城一體,布局上功能分區,以“產”興“城”,以“城”促“產”。我們根據各社區實際,堅持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加快農村產業園區建設,通過農民生產方式的變化促進生活方式的變化,實現農產品就近加工、農民就近就業。工業園區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企業,一方面解決企業用工難的問題,另一方面為因家庭負擔不能外出務工的中年勞動力找到就業機會。例如在武城縣英潮辣椒加工企業,50多歲的婦女為其摘辣椒,每天可收入50多元。我們把市二棉紡廠遷址到平原縣王廟鎮,企業招收了當地40歲上下的農民工1000多人。在農業園區方面,大力發展現代農業。一是加快土地流轉,實現規模經營,發展設施農業,目前全市土地流轉已達30萬畝。二是加強農民轉移就業培訓,發展農村職業教育,開展農業生產技術培訓,提高農民就業創業能力。三是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完善農業科技、信息、金融、保險服務和農產品疫病防控、質量監管體系,提升農業公共服務能力。目前,全市在建產業園區876個,68萬農民在產業園區就近就業,收入水平是傳統農業收入的5倍。
(四)把資金籌集作為關鍵點。資金是兩區同建的第一要素,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一是靠政策性資金,將上級農村危房改造、土地整理、水利建設等政策性資金打包,用于社區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二是靠城鄉統籌。利用土地增減掛鉤政策,將置換出的土地指標全市統籌,獲取土地級差受益,專項用于社區建設。三是靠社會力量。引進社會力量進入社區,建設大型超市、衛生所、幼兒園、中小學等公共服務設施,完善社區公共服務體系。四是靠市場主體。通過市場化手段,引進開發商參與社區建設和產業園區建設,既滿足企業業務需求,又將企業利潤轉化為項目建設資金。五是靠政府投入。政府采取以獎代補方式,鼓勵引導兩區同建工作。組織“百局幫百區”活動,調動行政事業單位力量助推兩區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