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懷念以前的日子,雖然沒有現在這么干凈整潔的生活環境,但自家的樓房,樓上樓下、門前房后、種菜養雞,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現在,就連春節要放個鞭炮都要跑到樓下的休閑廣場指定區域,規矩太多”。
2010年受到常州機場擴建工程整體建設規劃,家位新北區羅溪鎮的徐鳴一家成為親戚朋友羨慕聲中的“拆遷戶”,最終,其獲得的拆遷賠償款換來4套80平方米—120平方米不等的商品房以及30多萬元的現金。
2013年春節,已經住上拆遷安置小區裝修好的新房時,徐鳴卻帶著復雜的心懷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沒拆遷前想著通過拆遷安置能發財致富,實際上拆遷并不能真正改變我們的生活,想致富還是得靠雙手,可是我們再也回不到過去的生活。”
靠拆遷致富已成夢幻,騰出宅基地成工商用地
2012年,音樂人左小祖咒的數條微博,迅速將常州市新北區及南夏墅街道推向風口浪尖。其岳父母位于南夏墅街道錢家塘的一幢前后兩棟兩層老式樓房,在與當地政府還沒有就具體的賠償款談妥之前,就遭遇當地政府的“拆遷”逼近。
一位新北當地的新聞媒體同行介紹,“這幾年來,新北的經濟發展很快,很多臨近鄉鎮,像鳴凰、馬杭等都被一個村一個村的整體拆遷,搬進政府統一建設的拆遷安置小區,他們騰出來的宅基地則成為工業廠房和商業樓盤的用地。”
拆遷開始成為當地農民致富的重要“捷徑”之一。徐鳴透露,“很多人在沒拆遷之前,都想著要做釘子戶,增加與政府談判的籌碼,想多要一些錢。左小祖咒岳父之所以遲遲沒拆遷,就是因為賠償款沒談好。人人都想多要,但政府只能給那些錢”。
據悉,目前新北區的農村拆遷補償主要有兩部分,一是對現有房屋的拆除賠償款1000元每平方米,同時還會根據房屋裝修程度給予200元的浮動補貼。二是購買保障房的價格優惠,一般來說擁有當地戶口的村民往往每人可以以650元左右的優惠價購買40平方米的房屋,超出這一面積就要以1000元,甚至2000元的價格購買。
徐鳴給《中國企業報》記者算了一筆賬,“我家房產本的面積是600平方米,可以獲得補償款60萬元,購買4套房子花了30多萬元,最終剩下的現金只夠裝修兩套房子,沒能發家致富,但成了房主”。
拆遷開始,很多農民向政府拆遷人員直接開價“200萬、300萬”,但最終在拆遷過程中實現“致富”的農民卻很少見。《中國企業報》記者獲悉,在新北各地的農村拆遷中,也出現過幾戶一次性獲得賠償款200萬的情況,但主要是一戶家庭多個兒子,因為宅基地面積大獲得的補償款較多。
農民進城, 直接刺激家電建材消費
住進規劃整齊、配套設施齊全的拆遷安置小區后,曾經一度讓不少新北的農民,頓時產生了進城做“產業工人”的感覺。
不過,很快就有居民發現,小區統一配套建設的休閑廣場,變成了曬稻谷、曬干菜的晾曬場,小區的健身器材也經常“缺胳膊少腿”,甚至就連小區的很多綠化花壇和綠色帶,都被一些住在一樓二樓的農民“捷足先登”,改造成為“自家菜地”,時不時還拿家里的大小便澆菜,讓整個小區的環境在短短幾個月內大變樣。
在徐鳴所在的小區附近,建起了大超市、大農貿市場,就連蘇寧電器[微博](7.04,-0.24,-3.30%)和當地知名的家居建材廣場都在附近開出直營連鎖門店,這在帶來生活便利的同時,也帶來生活成本的增加。
“雖然我們都進城上樓,但是家里還是有一些自留地,平時會種些水稻和油菜。而且,以前家里門前屋后都有空地種點蔬菜,養點雞鴨什么的,可以補貼日常開銷。現在,進入小區什么都要買,家里的開銷一下子大了起來。”徐鳴坦言,住進小區之后,生活環境確實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家里老人還是一下子適應不過來,很多傳統習慣在未來一段時間很難改掉。
“農民進城,直接刺激的是家居家電建材等耐用消費品,長期刺激的是商業超市和農貿市場等日用消費品。但關鍵還是要進城的農民腰包也能持續鼓起來。”來自常州蘇寧電器的門店經理如是說。
徐鳴即將大學畢業的女兒徐昕則向《中國企業報》記者表示,“我爸爸這一輩還是覺得進城上樓比較好,在我爺爺這一輩,年紀大了,很多生活習慣都改不過來。反正,我今后是不會留在鎮上工作,是要在常州市區找一份好工作”。
盡管拆遷的補償款已所剩無幾,由于最近十多年來,徐鳴和妻子都在鎮上的集體企業上班,每個月有4500元左右的固定收入,工廠還給統一繳納養老和醫療保險。同時,由于土地被征用,村里每年還給每人3000元的口糧補貼以及并不固定的村集體企業分紅。
“平時,家里的日常開銷就是衣食住行和女兒上學的費用,應該說收支核算下來每年還有幾萬塊錢的結余。”徐鳴認為,靠拆遷致富都是“謠言”,要想致富還要靠雙方,新北的鄉鎮經濟發展很好,只要肯干就一定能過上幸福的日子。
“小村并大村,大村拆遷 進城”成趨勢
作為蘇錫常經濟帶中的重要板塊,近年來常州市新北區的城鎮化建設步伐明顯加速。上述新北媒體同行就透露,“作為連續多年位于全國百強縣前十強的地區,新北的各個鄉鎮都形成了各自的經濟產業帶,這為新型城鎮化建設提速提供了很好的經濟土壤,讓很多通過拆遷住進樓上的農民,不僅硬件條件要改善,還要讓腰包鼓起來,腰桿子也挺起來,只有軟硬兼施才能形成一個城鎮化的正循環”。
以新北羅溪鎮為例,通過借助常州機場“空港物流基地”的建設,迅速帶動了當地在化工、物流等領域的大項目建設和工業園布局。徐鳴則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鎮上的企業越來越多,就業的機會也越來越多,我們的工資收入也年年都在上漲,這讓拆遷后住進小區的我們,心里更有底了”。
目前,以“小村并大村,大村拆遷直接進城上樓”的城鎮化,在全國各地陸續拉開,這種趨勢已經不可逆轉。與全國很多其它地區相比,常州由于各個鄉鎮的工業經濟發展基礎好,各種大中規模的民私營企業眾多,為進城的農民提供了很好的經濟收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