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樓房比平房干凈多了,這是我們過的第一個有集中供暖的春節,老人孩子都可高興了。”
徐先領原是濟南市市中區政府黨組成員、辦公室主任,2012年通過濟南市公開選拔考試,成為15名市管副職領導干部擬任用人選之一。
人民網濟南2月18日電 (記者 羅旭)“住樓房比平房干凈多了,這是我們過的第一個有集中供暖的春節,老人孩子都可高興了。”在山東省濟南市平陰縣榆山街道北門社區,村民劉棟興奮地告訴人民網記者,他們是2012年11月回遷到社區的,在新樓房里度過了第一個“溫暖”的春節。2013年春節期間,很多北門社區的村民高高興興地搬進了樓房。
北門社區黨支部書記劉延清介紹說,北門社區原來叫北門村,以村居出土地、開發商出資整村開發的方式,將村莊改造中用于融資的商品房開發用地使用權出讓和安置房的代建權捆綁進行公開招標,由中標單位組織開發建設,在全縣走出了一條“整村招商,捆綁式開發”的城中村改造新路子。“目前,四棟安置樓已回遷,另兩棟安置樓正進行主體建設,四棟開發樓兩棟主體已封頂,另兩棟正進行主體建設。”
北門社區是榆山街道“全域城鎮化”的一個縮影。按照“全域城鎮化”的目標,榆山街道自2009年開始高標準規劃博士社區、北山社區等6個社區,現已建成15萬平米,正在建設25萬平米,回遷10萬平米,戶數800戶。2013年春節期間,榆山街道叫響“全域城鎮化”。
“‘全域城鎮化’的關鍵是‘人的城鎮化’,榆山街道在搬得進、住的起、過的好上實現‘人的城鎮化’。”榆山街道黨工委書記董澤勇告訴人民網記者,“在新型農民社區規劃建設過程中,按照平陰縣高檔小區的標準來建設,水、電、路、燃氣、暖氣、太陽能、通訊管線、綠地花園、休閑廣場等各種配套設施可以說一應俱全。”
對于新型農民社區,榆山街道博士社區的村民呂軍深有體會,他是老博士村的村民,榆山街道以老博士村為主,結合周邊7個村莊共同建設博士社區后,他積極支持社區建設,目前,呂軍已經同其他138戶居民一樣,搬進了博士社區的聯排別墅,他告訴記者,“現在門外的道路平坦,家里的衛生條件得到了非常大的改善,村民居住集中后,有小公園、健身設施,生活越來越方便。”
徐先領原是濟南市市中區政府黨組成員、辦公室主任,2012年通過濟南市公開選拔考試,成為15名市管副職領導干部擬任用人選之一。去年8月初,他來到老博士村,成為一名“第一書記”。徐先領介紹說,“博士社區的服務設施和城里不相上下,已經實現了城鄉環衛管理一體化,垃圾統一處理,社區里有超市、衛生室等。為更好地服務群眾,建起了博士社區服務中心,街道的組織、民政、勞保、殘聯等都在中心設置了服務窗口,居民們辦事更加方便快捷,可以享受到更好的服務。”
老博士村黨支部書記尹燕苓說,當時建房時,為確保房屋質量,由建房戶推薦戶代表現場監督施工,并參與檢查驗收。在資金管理上,村兩委將群眾交納的建房款設立專門賬戶,存折由建房戶推選的戶代表保管,密碼由村報賬員掌握,實行資金雙向管理。“現在社區建設得這么好,多虧在遷建中以群眾為‘主角’建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