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奇昌:城市建設要從實際出發
北京希埃希建筑設計院院長
今天見到許多領導和我的恩師吳德繩先生,這讓我非常高興。關于金融危機與房地產之間的影響關系,我覺得在金融危機前,中國的建設,可以說整個城市化建設是由政府和各種開發企業聯合建設。金融危機來臨的時候,我認為中國的建設高潮依然沒有停止,政府接過了建設的重擔,繼續進行規模型的建設工作。如今,金融危機的陰影漸漸遠去,政府則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城市自身品位的提升和優化,城市功能的進一步完善以及城市整體文化形象的塑造上,開發企業又一次把城市建設的大旗從政府手中接了回來。
在城市化建設過程中,北京希埃希建筑設計院由南往北,由西往東,經歷、見證了不同地區的城市化發展,可謂是感慨頗多。前一段時間,一個西部城市請我們為該城做新城規劃設計。開始做規劃時,甲方告訴我們,該城老城區城市化進程已經基本完結了,拆遷改造量太大,他們在該城的北部辟出了48平方公里的用地,作為今后十年該城市城市化建設的重點。甲方在催促我們盡快出設計圖紙的同時,還要求我們今年冬天把水挖出來。我說為什么?他說明年3月15日要在新規劃區蓋一個總部基地和一個最高標準的五星級酒店。一個禮拜后,我們退出這個項目。因為這個項目的起動存在太多的不可預見性。48平方公里的土地,僅僅把一個總部基地,五星級酒店作為整個區域的啟動,這是具備極大的風險的。區域的綜合配套,支柱項目的引入,常住人口的確定,開發的階段性研究等等,科學合理的建設應該建立在系統嚴謹的論證和規劃的基礎之上,覺不是異想天開的事。城市化建設進程中,我們應該隨時反思什么是好的城市?什么是不好的城市?最近炒得沸沸揚揚的乳山新城,其實幾乎是一座空城。這樣的項目越少越好,如果做了,可能會留下罵名的。
我認為,在城市化進程中,一個城市或是一個區域的建設應該根據自身的實際特點來進行,應首先滿足文化和居住類的功能,再滿足社會和地產開發的功能。所以,我相信,如果地產商遵照政府確定的先人文,再配套,最后地產的步驟來進行項目開發,不僅能在城市化建設中得到更多的自身利益,還會為中國建造一批更具人情味的新的、好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