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不肯妥協(xié)返鄉(xiāng)讀書而輟學在家,在微博上高調爭取異地高考權利,與滬籍人士就異地高考“約辯”……15歲的非滬籍女生占海特站在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占海特說,享受公平教育是她作為公民的權利。她也被部分滬籍人士斥為“蝗蟲”。(12月3日《京華時報(微博)》)
15歲的非滬籍女生占海特能夠站出來爭取異地高考權利,小小年紀就表現出了公民意識自強自立意識,令人感到欣慰。這名在微博上以“少年公民”自居的女孩很勇敢很堅強很智慧,從她與記者的對話中可以成份感覺到這些。她的微博“約辯”和“輟學”自學,這樣的高調“爭權”其實是一種不得已,用他父親的話來說就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令人遺憾的是,占海特的約辯當時是沒有反對者應戰(zhàn),但是現場來了一些人,戴著口罩、眼鏡,一直罵人。她也被部分滬籍人士斥為“蝗蟲”。一個十幾歲的孩子,本應該幸福陽光地坐在教室里上課,而不應該由她站出來參與“一個人的戰(zhàn)斗”,而是社會高層構建制度充分保證高考公平的教育權。占海特輟學爭取異地高考權利雖是個案,但并非孤例,像她這樣遭遇的人是一個大軍,是一個普遍的社會問題。
教育部早就承諾要開放異地高考,今年還出臺了時間表敦促各地施行,但行動總是遲滯不前。2012年8月31日,國務院辦公廳聯(lián)合四部委再次發(fā)布通知(簡稱46號文件),明確要求各地在2012年年底前出臺異地高考具體辦法。46號文件的表述是:“做好進城務工人員及其他非本地戶籍就業(yè)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后在當地參加中考和高考工作。”這一通知精神應該得到切實的推行。
實行異地高考政策可以解決外來務工人員的后顧之憂,減少了農村留守學生數量,減少區(qū)域性受教育和錄取方面的特權。特別是在當今各個城市外來務工人員不斷增加的今天,出臺“異地高考”政策已是順應民心的一種必然。許多務工人員的子女,隨親就讀已好長時間,臨到高考時再遷回家鄉(xiāng)去會有諸多的不適應,也會浪費掉更多的財力和精力,以往的經歷給了廣大家長永遠的痛。
現在許多城市已出臺了好政策接納外來務工人員,除了去掉農民工稱謂外,還在工資福利、戶口入遷、醫(yī)療保險等方面進行了優(yōu)化改革。其實光有這些還不夠,子女是任何父母的牽掛與希望,還須在外來工子女入學方面大做文章,“異地高考”就是一個好的優(yōu)撫性政策,可謂是把外來務工人員關心到了點子上去了。
一些城市“異地高考”政策之所以難以出臺,無非是受到本地常居人口的反對和阻撓,怕增大本地考生的壓力。同時也擔心會使得流動人口大量涌入本已不堪重負的城市。其實這種擔心是多余的,異地高考政策只會利大于弊,更有利于一個地方的和諧穩(wěn)定和高水平發(fā)展,也更有利于教育的公平。
“異地高考”這樣的呼聲已有許多年,討論的意見也比較成熟了,各地應該快速出臺相關政策而不是猶豫不前。“少年公民”輟學爭高考權仍是社會之痛,且放大了這種痛感。全社會都要來支持與反思,積極推行好的政策制度出臺。
10月31日,黑龍江省率先公布了2013年異地高考報名規(guī)定,規(guī)定稱:“須具有我省高中學籍且高中階段在我省連續(xù)就讀3年以上,父母在我省有合法職業(yè)和合法穩(wěn)定住所(含租賃)的外省籍隨遷子女可在當地報名就地高考(自2013年高考開始實施)。”(11月30日《中國新聞周刊》)異地高考已破冰,其他各省想必執(zhí)行起來也不會太難,希望各地開放異地高考的春天早日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