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鏗:新農村建設要汲取國際經驗
時間:2012-11-16 12:52:00
今天,就三個方面問題談談看法,一是兩區三化的關系;二是關于農業現代化的問題;三是關于城市化必須重心向下的問題。
一、兩區三化的關系
德州兩區同建發展勢頭很好,有很多經驗值得總結、提升、推廣。這里面涉及兩個很重要的概念,一是兩區同建,另一個是三化,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城市化。通過兩區同建促進三化,這個創意非常好,四年不到的時間,取得了很重要的成績,在全國非常具有代表意義。
一是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推進農業現代化。雖然是兩區同建,但總結分析兩區(居住社區、產業園區)關系,園區建設是基礎,沒有園區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社區。沒有園區的發展,就不能實現農民的真正富裕,社區建設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物質基礎。
農業產業園區的發展模式很多,德州是一種模式,即:公司+農戶+基地,這種模式的優點在于實現了企業與社區的連接,融資問題有保證,農產品有固定銷路。缺點是農戶受公司約束,農戶的命運、成敗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公司,可以說一榮俱榮、一衰俱衰。對這種模式要慎重。另一種模式是農業社會化服務+農戶。前不久到湖南衡陽調研,該縣安邦公司運作的是社會化服務+農戶模式。安邦公司通過市場化運作、股份制改造,由縣農資公司轉變為農業科技服務公司,通過對農戶進行深入調查,提供相應的服務。現在,公司不僅從事育種、耕地、收割、農藥噴灑等業務,還研究生物化農藥,向有機農業發展。他們在全國有好幾個分公司,專門做科技服務工作,服務方式就是春耕前與農戶溝通了解,需要什么樣的服務,就簽訂什么樣的合同。這種形式不僅解決了青壯年勞力外出打工,農忙時節勞動力不足的問題,而且促使農業科技程度、農業產量以及農業組織化、社會化程度大大提高,我認為這種模式是有生命力的。從農業發展的總體來看,應該說,農戶是基礎單位。美國這么發達的國家,也是一個農戶承包150—200公頃土地,單靠一家兩個勞動力只能進行簡單的田間管理,有效的農業生產則是依靠社會化服務體系來完成。綜合美國、法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情況看,農業要達到高效率、現代化,要借以強有力的社會化服務體系,根據農戶的經營管理提供各種各樣的服務。我國也必然是這樣。前年在北大荒考察,他們的農業也是震撼人心。一個農戶承包150畝水稻田,一年凈收入15萬-20萬元,水稻產量1800斤左右,高的 2000斤。農民開車到田間管理,耕種、收割都有專門的市場化公司。有農戶擁有5臺美國產大型拖拉機,每臺幾百萬,政府給予貸款,經營三年后可收回70% 的成本。有了病蟲害,一個電話,科技人員就來了。這就是現代農業,這就是農業發展的方向、中國農村發展的方向。
二是堅持三化協調發展。發展非農產業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基礎,沒有非農產業的發展,就沒有現代農業,城鎮化也實現不了。只有農業效率提高了,現代農業逐漸推進了,才有更多的剩余勞動力。只有非農產業發展了,才能為剩余勞動力提供足夠的就業崗位。去年,我國城鎮化率達到49.7%,今年超過了50%,但這不是真正的城鎮化,因為我國有2.63億城市流動人口,他們沒有穩定的工作崗位,沒有穩定的居所。我們這些年的發展,成績是主要的,但問題也不少。幾億農民在長三角、珠三角地區打工,一到春節,回家一票難求,這么多人在這么大的范圍內流動是不行的,必須就近安居樂業,實現城市化。這些都是城市化過程中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三是政府要轉變執政理念。兩區同建促進三化是一個非常好的理念,要把這五者的關系處理得恰如其分。政府的責任是搞好規劃,培育市場,加強服務,積極引導,促進兩區同建,實現三化。各級政府要轉變執政理念,由GDP轉到民生問題上來。只要老百姓的收入提高了,GDP就不用操心,一定會帶動起來的。這些年,我們正好相反,把GDP看得太重,民生問題反而淡漠了,所以才有社會不穩定的問題。所以,民生問題必須擺在第一位。
二、關于農業現代化的問題
城市化是國家現代化的標志,但是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就不可能實現城市化,吃飯、勞動力轉移等都是問題。美國1920年,一個農民生產的農產品,只能供養4 個人,當時美國農業人口占30%以上,也就是說城市化率1920年不到70%。1972年,一個農民可以供養52個人,現在美國農業人口不到3%。我國的城市化問題和農業現代化的問題迫在眉睫,小平同志在世的時候有個規劃,2050年中國要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這么多農業人口,怎么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韓國、中國臺灣地區屬于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十年前韓國和臺灣的農業人口占比都是12.5%。今年臺灣農業人口占8.7%。要將我國農業人口降低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還有非常多的工作要做。按現在的人口增長情況,到2050年,每年至少要轉移1600萬農業人口到城市,這樣到2050年大概在20%以下,接近所謂的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這1600萬人口的工作崗位、居住問題不是小事情。因此,農業必須加速現代化進程,創造出更多的非農就業崗位。農業現代化的核心內容是產業化、專業化、社會化。社會化就是社會化服務體系,這需要下大力氣去摸索、去建設。
農業現代化的先決條件是土地流轉,土地不流轉,搞現代化農業是不可能的。上世紀五十年代土地改革后,我們是“三四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但不能老是這種模式,所以就有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解決了沒有飯吃到吃飽飯的問題。承包到這種程度還不行,還要繼續向前推進,現代農業必須進行土地流轉。前幾年中央專門出臺了一個關于土地流轉的決定,其中最根本的就是依法有償自愿流轉。對于農民土地問題,這些年在城市化過程中,資金主要靠土地財政,實質是剝奪農民的利益,讓很多人成為三無農民,留下了很多問題。因此,土地流轉,一定要堅持中央確定的依法有償自愿原則,切實保護農民的利益。
三、城市化必須重心向下
一是城市化必須重心向下。現在的城市化主要是大城市化,最小也是中城市化,片面地覺得大城市圈有很大的輻射作用。我認為應當吸收歐美城市化的經驗教訓,不能片面地搞城市圈、城市帶,要重心向下發展小城鎮。一二百年前,工業革命從英國開始,倫敦膨脹,污染嚴重,出現許多問題。后來,英國提出發展小城鎮,搞得相當好。美國紐約等東部大城市膨脹迅速,也很快意識到這個問題,于是向外圍發展,重視發展小城鎮,從而出現了中心城市人口流失的問題。從1970年到 1980年十年當中,中心城市有近20%多的人口流失。日本東京、京都也是這樣。日本當時承辦冬奧會就是一個小鎮承辦的,主要的財力除國家撥款,也是這個小鎮承擔的。相比較,中國哈爾濱舉辦冬奧會就辦得很艱難,可以說舉黑龍江全省之力。所以,歐美城市化的過程,避免了大城市化。中國的城市化也要重視小城鎮的發展,避免人口過度集中,這帶來的城市病問題很多。
二是小城鎮建設要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日本是這么做的,德州也是這樣做的。我簡單談談日本在這方面的經驗做法。日本1955年12月底提出新農村建設的理論,前后進行了30年,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1955-1962年七年時間,日本在全國選擇了4585個有規模的村,900-1000戶的村重點建設,小的不管,平均每個村籌資1000萬日元。其中,40%是政府補貼,60%是通過村籌、金融融資等辦法。戰后日本的農業非常薄弱,農產品匱乏,農民收入很低,所以,這一階段以振興產業為切入點,促進農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七年的建設使農業總產值增長了47%,農戶每年純收入也相應增長了47%。這一階段的主要問題是解決農業的問題和農產品不足的問題,暴露出來的問題也挺多。日本人辦事沒有我們這么著急,總結經驗用了五年時間。1967-1979年共 13年實行第二階段。這個階段突出農業現代化建設,不是簡單的增加產量,提高農民的收入,而是抓農業現代化建設。這個階段,政府補貼每村9000萬日元,再由國家農業金融機構貸款2000萬日元。70年代初,日本基本上實現了機械化、化肥化、水利化和良種化,農業總產值增長了177.6%,農民人均收入在 1973年超越了城市居民收入,1979年農戶平均純收入達到3313萬日元,比城市工薪家庭收入平均高出12.7%。第三階段,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這階段新農村建設又叫做“造村運動”,強調產業協調發展,加強小城鎮的功能建設,把青壯年盡可能留在原地,大力發展非農產業。這個時期制定了幾部重要的法律:農業地區引入工業促進法、新事業創新促進法、地區中心小城鎮建設及產業設施重新布局促進法,吸引城市的工商產業延伸到農村,促進小城鎮的發展,使小城鎮過去的村變成城市功能齊全的鎮(小城市),這樣就使得日本的單位面積上的人口比我們不少,但資源更匱乏。日本通過一系列的政策,通過農業現代化,解決了統籌城鄉發展的問題,使農村成為一個適合人居住又有就業的好地方,這值得我們借鑒。
希望德州結合自己的實際,總結自己的工作,吸收借鑒外部的經驗、做法,將農業現代化、工業化、城市化和新農村建設有機地結合起來,真正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城鄉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為建設現代化的國家、現代化德州實現全面小康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