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擁有我國唯一具有古海岸與濕地性質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七里海。
這里是中國“氫彈之父”于敏的故鄉。
這里就是位于渤海之濱的天津市寧河縣。
跨越發展 今日寧河
寧河縣位于天津東北部,行政管轄面積1031平方公里,耕地60萬畝,常住人口38萬,轄14個鄉鎮、282個行政村,縣城設在蘆臺。
寧河區位優勢明顯。地處京津唐城市群幾何中心,位居環渤海經濟區核心區域,接壤濱海新區,毗鄰曹妃甸工業區,是連接華北、東北地區的重要節點,與濱海新區一起被確定為天津東部濱海發展帶。
寧河交通環境便捷。京哈鐵路、205國道、京津高速、濱保高速、長深高速、塘承高速穿境而過,津寧高速、七里海大道直通縣城,全縣高速公路出口達到9個,基本形成了“九縱十一橫”干線公路網、“四縱五橫”高速公路網,與濱海新區核心區、空港、海港和唐山市納入了“半小時經濟圈”,1小時內能夠直達北京市區。
寧河自然資源豐富。全縣人均占有土地面積居全市各區縣之首;水域、濕地占縣域面積的1/3,是全市平均值的2倍,北部水源地日供濱海新區優質飲用水8萬噸。總面積359平方公里的七里海,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三處具有古海岸性質的濕地之一。
寧河產業集約集聚。農業上,構建了“東菜、西糧、南水、北牧”的農業發展格局,形成了小站稻、無公害蔬菜、棉花、生豬、奶牛、河蟹、肉雞、長毛兔等主導產品,培育了寧河原種豬場、換新水產良種場、天祥水產良種場、津沽糧食工業公司等一批國字號龍頭企業,打造了津沽小站米、天河種豬、換新觀賞魚等一批市級以上農產品品牌,先后被確定為國家優質小站稻基地、優質棉基地、全國無公害農產品(蔬菜)示范基地、全國奶業優勢產區、全國乳制品加工示范基地、天津市無公害生豬生產基地;工業上,全縣有工業企業3000多家,工業產品26大類3000多種,初步建成了以縣經濟開發區為核心的金屬制品、機械制造、高檔包裝紙聚集區,以寧河現代產業區為核心的航空航天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加工制造和現代物流集中區,以潘莊工業區為核心的農產品加工配套區,形成了金屬制品、機械制造、食品加工、新能源新材料、高檔包裝紙“五大主導產業”,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85%以上;服務業上,擁有各級各類市場41個,建成日用消費品和農業生產資料連鎖店466個,初步構建了以縣城為中心、城鄉一體化的市場體系,旅游、物流等新興業態發展步伐較快,形成了以傳統服務業為基礎、新興服務業為支撐、高端服務業為補充的現代服務業發展格局,縣貿易開發區被農業部確定為定點市場、國家級菜籃子。
寧河投資環境優越。始終把改善投資環境作為展示對外形象、提升競爭力的關鍵,先后制定出臺了工業園區開發、設施農業建設、綠色寧河建設、招商引資等方面的扶持政策,營造了寬松優惠的政策環境;以行政審批中心為依托,不斷完善“并、簡、放、縮”行政審批機制,大力推行集中審批、聯合審批、現場審批以及服務窗口規范化、標準化創建,營造了暢通高效的服務環境;以服務項目、服務企業、服務基層為抓手,健全完善了投資融資、土地整理、土地流轉和招商服務“四大平臺”,千方百計解難題、破制約,營造了靈活有序的工作環境;著力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動員全民招商、全民創業,營造了親商、富商、安商的人文環境,使寧河成為了眾多中外企業競相投資的沃土。
近年來,寧河縣按照胡錦濤總書記對天津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要求,認真落實天津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主動承接濱海新區的輻射帶動,堅持規劃引領、項目帶動、載體支撐、環境營造、民生為本、黨建保障的工作思路,發揮優勢、挖掘潛力,開拓創新、真抓實干,經濟社會發生了歷史性的巨大變化。2011年,全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29億元,是2006年的3.3倍;財政總收入40億元,是2006年的4.3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02億元,是2006年的7.2倍;農民人均純收入13185元,比2006年增加5535元。今年上半年,縣屬增加值同比增長20.1%,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增長44.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8.4%,農民人均現金收入增長19.7%,主要經濟指標都實現了大幅增長,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