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奶粉貿易商向本報記者悉數山寨“原裝進口”奶粉的貓膩 澳大利亞乳業局行政長官教中國消費者如何辨別真偽
8月9日,本報曾報道進口奶粉的“廠家直銷”、“批發價”皆是騙人把戲,報道刊出后,不少讀者向記者反饋:海外代購風險大,不得不把目光轉向價格不菲的海外“原裝進口”奶粉。
然而,記者采訪了解到,“原裝進口”奶粉同樣不能讓人百分之百地放心。長期從事奶粉進出口生意的貿易商向本報記者悉數中國奶粉進口行業存在的問題,澳大利亞乳業局行政長官哈里森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詳細介紹了如何練就“火眼”,辨別真偽。
Ian(注:以下譯為“伊恩”)最近頻繁往返于中國與澳大利亞,忙著某澳大利亞奶粉品牌進駐中國市場的事。對于中國嚴苛的檢驗檢疫制度,他非常熟悉:“嚴格程度在全世界屈指可數。”
首次進入中國市場,該澳大利亞品牌的中國區銷售總監Jackie(注:以下譯為“杰姬”)大呼“吃不消”:“這可能是全球最高標準。”
入關:中國標準世界最高
在杰姬看來,國外奶粉進中國市場的程序復雜且嚴格。受近期中國國內“南山奶粉黃曲霉毒素M1超標”事件的影響,她的奶粉比常規程序多接受了一次查驗。在“通關”途中,僅就奶粉罐的檢驗,都一波三折。
“首先要做中國商檢備案,中國海關不允許引進純英文奶粉罐,必須貼中國的法定標簽和中文標識,要把所有的營養元素翻譯成中文;必須比對奶粉營養元素的中國國標。”杰姬說,單是為了奶粉罐,她就提前準備了半年。
英文翻譯成中文必須按規矩,規矩定得很細。“就連奶粉罐上的字體大小都有要求,如果外觀不合格,就算奶粉已經運到了中國碼頭,也會被退回去。”杰姬經歷過一次“被拒”后,更加小心翼翼,生怕再次出錯。“當時被拒就是因為奶粉罐上的字體太小,不合規矩。因為奶粉本身并不存在質量問題,所以沒被就地銷毀,而是要求我們重新制作外觀包裝。”
外包裝合格了,下一步進行“碼頭抽檢”,抽查大樣;確定大樣沒問題后,再送到檢驗科檢驗。杰姬說她戰戰兢兢:“對于進口奶粉,中國海關的標準可能是全世界最嚴格的。美國、澳大利亞等國,一般只檢大樣元素,比如說奶粉所含的蛋白質、含菌指標等大樣元素;中國更精密,連微量元素、‘10的-6次方’級別的元素都要一一檢測。有一項不達標,就不讓你的奶粉進入中國。”
在經歷“世界最高標準”的重重檢驗后,杰姬的奶粉終于順利入關。
市場:山寨“原裝進口”奶粉出沒
由于進駐難度比較高,杰姬所服務的奶粉品牌此前一直未進駐中國市場,這一次,杰姬有備而來,做了充分的準備,對中國市場的前期調查持續了兩年之久。
“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杰姬驚訝于廣州滿大街的母嬰用品店都能銷售奶粉,在歐盟國家和澳大利亞,并沒有專門的母嬰用品連鎖店,奶粉只在獲得授權的超市和藥房有售。“即便在超市,也就只擺兩三欄的貨柜,遠沒有中國這么紅火。”
競爭過于激烈,杰姬不得不開始思索銷售渠道問題,找一個好的銷售平臺或者好的經銷商,成為她開拓中國市場最重要的一環;在此之前,她并未考慮到這個問題。
杰姬“過五關斬六將”,通過層層審查、順利通關后,參加了一場在上海舉辦的乳制品博覽會,正常博覽會引起了她更大的憂慮。
博覽會上展出的不少奶粉品牌,都打著“原裝進口”的標簽,杰姬分析后認為,它們都是“不正規”的。“也許能蒙住外行人,但絕對騙不了行家。” 杰姬自信滿滿地說。
在展會上,她仔細看了一些“原裝進口”奶粉的原產地證書,看出了其中的貓膩。在一款奶粉的介紹中,用英文標明“import from……”(注:從某某國家進口),但在中文翻譯中,這一句重要的產地信息卻被“漏掉”了。“真相是:它的奶源來自國外,但奶粉是在中國或其他國家分裝的。”杰姬告訴記者。
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種情況:“原產地證書是真的,其實卻是地地道道的中國品牌,它們只是在國外設了個廠,弄了點當地的原材料就開始生產,轉身就變成了‘原裝進口’。”
“這是對純正原裝進口產品的不公,同時也是對消費者的欺騙。”對于第二種情況,伊恩憤憤不平,“它和完全原裝進口的產品相比,證書其實是不同的,但消費者不可能進行準確的甄別”。
他補充道:“更有甚者,不知從哪里購買了假貨,對原產地證明進行‘模糊處理’,讓外行人看得摸不著頭腦。”
風險:進口的只是原材料
伊恩了解到,由于中國“原裝進口”奶粉的市場潛力巨大,不少海外華人都做起了奶粉生意。他們在海外注冊成立公司,開一間商鋪,然后就開始向中國國內銷售嬰兒配方奶粉。
“他們把原材料運到中國,再進行分裝。”伊恩介紹這些海外華人的操作模式,“通過網絡,或者在國外接收來自中國國內的訂單,然后從中國的工廠發貨,他們的奶粉罐上赫然打著‘原裝進口’的標簽。”
“只要分裝,就必然存在質量風險。”杰姬這樣判斷,“進口分裝的奶粉,運回來時采取散裝‘粉運’,封閉性和衛生性自然沒有罐裝的好。”
“分裝時,必然會‘二次曝光’,二次曝光就要接觸空氣;就算不接觸空氣,你把那些奶粉倒出來再裝,這個程序也肯定要有一個延遲時間,工藝再先進,含菌級別也會有變化。”
此外,還有一個容易被人忽視的因素,那就是奶粉罐。“奶粉罐要求密封工藝特別好。之前我們考察過幾個中國的奶粉罐生產商,他們寄給我們的樣品沒有達到我們的標準。”杰姬介紹,在澳大利亞,制罐和制板屬于商業機密,質量達不到標準就會影響保質期。
廣州市一家貿易公司的董事總經理Julie(中文譯作“朱麗葉”)向記者說到了一件令人不安的事:“有一家自稱‘原裝進口’的奶粉品牌,實際上只是進口原材料,然后在東北某家工廠進行分裝,為了減少成本,還勾兌米糊。一罐奶粉的所有成本加到一起也才30元左右,但在母嬰用品店里,該產品賣到200多元,而且銷量很好。”
代購:或魚目混珠
據杰姬分析,中國和東南亞地區奶粉“進口分裝”現象較多,可能與正規奶粉品牌都不從事海外代購業務有關。
她說,其實一直有很多海外代購平臺跟她聯系業務,但被她一一拒絕:“如果和他們成交,我們就是鋌而走險。從法律上看,這是一塊灰色地帶,極容易被定義為‘走私’。另外,一旦產品賣給代購平臺,產品到消費者手中時到底是什么樣的,我們就無法掌控了。”
杰姬觀察了一些奶粉海外代購網店,發現他們一兩個月的銷量就可達到一兩萬罐,她很納悶:“正規廠家肯定不可能供貨給這樣的平臺。他們唯一的渠道就是去國外超市買,那也得把整個城市的超市都轉上一圈才能湊齊這么多奶粉。”
她由此推斷:“毫無疑問,網店賣的‘原裝進口’奶粉中,肯定有假貨。”
價格:為何進口后漲一倍多?
同行們都打著“原裝進口”的旗號,杰姬變得迷茫——酒香也怕巷子深。而且,他們的售價比山寨“原裝進口”奶粉要高,處于“劣勢”。
“我們的產品不得不賣那么貴。大家問我,原產地只賣100多元人民幣一盒的奶粉,為什么到中國就要賣300多元?”杰姬粗略算了算,“我們要在海關做很多商業備案和登記,要征17%的增值稅、5%的進口稅,還有一些代理費。通關過程中,差不多每罐奶粉的成本就增加了100元。”
除了稅收,還有倉儲費;要進中國的超市銷售,進店費同樣不低。在整個銷售過程中,人工費等中間成本積少成多。“中間的營銷成本實在太多。”杰姬感嘆道。而打著“原裝進口”旗號實際上卻是“進口分裝”的奶粉,由于采用“粉運”入關的模式,進口原材料的成本相對較低,售價相應地可以定得低一些。
不少中國消費者不明就里,最終會選擇具備價格優勢的山寨“原裝進口”奶粉。
澳乳業局行政長官教你挑選“原裝進口”
澳大利亞乳業局行政長官伊恩·哈里森向本報記者透露,目前,澳大利亞有17個官方認可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品牌出口到中國,從1986年開始,澳大利亞政府就推出了“澳大利亞制造”標識。
嬰幼兒配方奶粉要想獲得“澳大利亞制造”的標識,就必須在澳大利亞生產,50%以上的生產成本必須發生在澳大利亞——這是一條不可逾越的底線。
他向記者談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辨識“原裝進口”奶粉是否名副其實。
1.外包裝:一定有中文標識
中國國家質檢總局規定,進口食品的標簽必須為正式的中文標簽,并用中文將幾乎所有規定范圍內的營養成分參數一一羅列。
可見,正規渠道的“原裝進口”奶粉的外包裝一定帶有中文標識,以為是原裝進口一定是純洋文包裝,是一種誤解。
2.條形碼:標示注冊地
EAN商品條形碼是目前國際上最通用的商品條形碼,一般由前綴部分、制造廠商代碼、商品代碼和校驗碼組成。
前綴碼是國家、地區的代碼,如:93代表澳大利亞,94代表新西蘭,690-692代表中國,0-9代表美國及加拿大,30-37代表法國。
但僅看條形碼,不能100%確定產地,因為前綴碼只標示“注冊地”。
3.證書:最主要的識別依據
對純原裝進口的奶粉,由于不在國內進行任何加工,因此執行出入境檢驗檢疫標準,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合格后,出具“衛生證書”。證書內附有產品的詳細信息,如“品名、報檢數量/重量、包裝種類及數量、產地、批號”等,以及關于檢驗合格的描述性文字。
純原裝進口的奶粉通常會直接描述品牌名稱,以及報檢數量,以箱計數。如果所謂的“原裝進口”只是進口奶源,那么相關的國外證書上或許僅寫明“milk powder(奶粉)”之類的字樣,而不直接標注品牌名稱。
對于中國檢驗檢疫局出具的正規CIQ(中國檢驗檢疫)證書,消費者可以致電質監總局查詢真偽。(注:除了橄欖油以外,其他進口食品不再逐一加貼CIQ標示在外包裝上,可根據 CIQ頒發的衛生證書去確認。)
此外,還有原產國的原產地證書和衛生證書等,也都是重要的識別依據。
4.“QS”標識:辨別“分裝”
國產奶粉和進口分裝奶粉,都在中國國內生產,因此都帶有國家要求的QS (Quality Safe ,即:質量安全)藍色標志,而原裝進口的奶粉沒有。
5.搜索:進入官網查詢
例如,登錄澳大利亞乳業局官網,可以查到該國具有生產資質的奶粉企業,以及產品銷往中國的奶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