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全國老齡委辦公室副主任吳玉韶表示,在養老問題上,既要強調政府所要承擔的責任,又要警惕政府責任泛化,警惕社會和老年人對政府期待過高,防止出現福利沖動、福利依賴和福利過度的問題。政府要承擔一定責任,但不能承擔全部責任(據8月25日《新京報》)。
這樣的論調一出,網絡中質疑、撻伐之聲四起。應當說,養老責任不能全靠政府,并非沒有道理,任何一國政府能力都有限,不可能對國民的福利保障承擔無限責任,即便在許多社會福利制度優越的發達國家,政府養老也只是養老體系的一部分。但是,如此正常的表述,為何引起如此大的民意反彈?
原因在于,此話說得固然對,但說得不在時機,脫離了中國現實語境。在許多發達國家,由于對社會福利的財政投入實在太高,成為了社會經濟發展的沉重包袱,由此產生了關于福利依賴和福利過度的反思,要求縮減一些國民福利,減輕政府負擔。
但在中國,這樣的問題根本不存在,恰恰相反,我們的問題在于,雖然這些年財政資金對養老等社保投入給予傾斜,相對于目前的老齡化速度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政府財政對社會保障投入力度仍然不夠。
據統計,中國各級財政對于社會保障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例在10%左右,而同為發展中國家的巴西,這一比例達到了30%多,在德國、瑞典等歐洲國家,這一比例則超過了40%。
一方面是政府投入不足,一方面則是民眾的社保負擔過重。中國社保繳費率為全球最高,約為“金磚四國”其他三國平均水平的2倍,是北歐五國的3倍,是東亞鄰國和鄰近地區(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的4.6倍。
在政府財政社保投入不足和民眾的社保負擔過重的現實下,談“養老責任不能全靠政府”,實在過于超前。加之,我們目前還存在養老不公、三公等開支擠占本可用于社保投入的大量資金、高額國企利潤未能專化為國民紅利等一系列體制性問題,政府善盡國民的養老責任,遠未到其能力的極限,還有著很大的資源挖掘空間。
因此,在中國的現實語境下,關于養老,還是慎言政府的“有限責任”,更沒必要恐懼福利過度,我們真正需要強調的,是政府責任的“加碼”,民眾養老負擔的“減壓”。
當然,“養老責任不能全靠政府”不是不能談,但還是等到政府能窮盡一切手段為民眾謀取養老福利,等到一個廣泛覆蓋、公平無差別的養老體制建立之后,再來談這個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