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實際上的收入不多,但名義上的資產卻往往很高。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拜高企的房價所賜,因為房價的不斷上漲,買房較早的人手里房子的價格往往都有較高的增長,表現在家庭資產上,就是家庭資產的迅速增長。但是,這些錢往往是不能變現或立刻變現的,而由于房貸的壓力仍然存在,家庭消費往往不會因為名義資產的增加而增長。
國人有儲蓄財富的習慣,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觀念的改變,人們,尤其是年輕人的幸福感很大程度上不再單純來源于收入的多寡,也不在于儲蓄或名義上的收入有多少,更來自于消費了多少和消費了什么。也就是說,人們可以通過消費來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不僅是填飽自己的肚子,也不僅是獲得物質上的滿足,更能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從而使自己更幸福。
但是,消費的前提是有收入,而消費得越多也就越需要更高的收入。一般來講,在一座城市里,白領的收入屬于中等收入之列。但是,如果白領人士的收入只能滿足通常的吃、穿、住、行,而沒有更多的收入用于其他消費,如改善性消費、子女的教育投資、個人的再教育投資等,那么,無論是其個人,還是處于社會中堅階層的這一群體,都難以獲得長足的發展。從人才素質的層面來講,這樣的結果便是社會整體上知識更新、創新活力的減弱。這對社會發展是極為不利的,居民個人的幸福感自然也就無從談起。
從經濟全局的層面來看,消費是經濟增長的拉動性因素之一,甚至被視為最重要的拉動性因素。近幾年,為刺激經濟增長,有關部門也一直在擴大內需作著努力。擴大內需,也就是擴大國內消費,需要有國民的收入作為依托沒有收入,消費便成了無源之水,擴大也就成了空話。但是如果原本應是消費中堅力量的白領,其消費能力受到抑制,消費對生產的拉動能力就會減弱,從而導致經濟發展速度的降低。而經濟發展速度的高低,又進而會影響到收入的高低,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所以,工資收入趕不上物價上漲速度的現象,以及收入除了用于基本消費難有剩余的現象,絕非社會發展之福。處于收入中間階層的白領尚且如此,收入更低者的消費狀況以及生活質量更是可想而知了。作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費大國,中國富人的消費水平不容小覷,但富人消費與普通白領消費之間強烈的反差說明,收入分配格局存在著嚴重的問題,這一格局必須得到改變,否則,不僅經濟發展會受到影響,也會影響到社會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