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國民用航空局發布《中國民用航空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計劃》,將在中西部地區建設一個國家級航空樞紐。
成都、重慶、長沙、武漢、鄭州等城市紛紛加入“航空第四城”的角逐,在中西部地區掀起了一場航空樞紐建設的競賽。據悉,武漢擬投資200億,到2015年建成中部最大的航空樞紐,到2030年武漢天河機場客貨運輸量將“力爭進入全國前5位、中部地區第1位”,向國內第四大航空城發起全力沖刺。然而,據民航部門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武漢天河國際機場僅完成客運量1246.2萬人次,居全國第14位,不僅遠低于成都、昆明、西安等“第二軍團”,在中部地區也與長沙存在較大差距。這些數據不僅僅說明了武漢機場吞吐能力的差距,還反映城市產業經濟支撐的差距。例如,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得益于旅游、會展、電子產業三方面的快速發展,客貨運輸的總量快速增長。鄭州地處中原,是我國傳統的南北方客貨陸路運輸樞紐城市,已經形成較為完善的樞紐體系,這也是鄭州機場競爭的一大優勢。
面對激烈的競爭,僅從目前旅客吞吐量來看,武漢能否在“航空第四城”角逐中獲勝還存在很多不確定性。而決勝因素不僅僅是機場建設規模和吞吐能力,關鍵還要看武漢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的進展以及能否進一步確立經濟和產業的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