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聞,由于開幕式上某國代表隊型男型女們穿的衣服是“中國制造”,導致該國某議員甚是火大,甚至揚言要將衣服“燒掉重做”。這讓我不由得替他擔心起來,也忍不住想要奉勸此君:在火燒奧運服前,應該先回家檢查一下需要燒掉的還有啥。家具?服裝?日用品?……可能點火之前還需要看看打火機產自哪里。
連倫敦奧運會開幕式導演博伊爾都承認,如果沒有來自中國公司的幫助就沒有這場開幕式。此君為何對“中國制造”如此抵觸呢?許是認為“中國制造”搶占了本屬于他們的市場?可是,在全球化的今天,你賣給我波音,我賣給你襯衫,這不是很正常嗎?
在英國、美國,也不是每個人都能穿得起阿瑪尼,發展中的中國一方面以開放的大國風范,包容著眾多國際品牌,讓他們在中國開疆拓土,得到豐厚利潤;同時,“中國制造”也在這個過程中走向高端,逐步脫胎換骨。這就是包容性增長——讓經濟全球化和經濟發展成果惠及所有國家和地區、惠及所有人群?!?/p>
古代奧運會,大家都光著身子參加。現代奧運會,大家不但穿上了衣服,而且衣服的科技含量還越來越高,除卻舒適之外,有的還能提高成績。雖然隨著鯊魚皮泳衣被封殺,服裝提高成績的功能被大大弱化,但要有人企圖以服裝為由頭謀求其他訴求,顯然看錯了時機。1000年前,中國往外看,是俯視;100年前,中國往外看,是仰視;今天,中國往外看,是平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