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10年對國內351個城市排澇能力的專項調研顯示,2008年到2010年間,有62%的城市發生過不同程度的內澇,其中內澇災害超過3次以上的城市有137個;在發生過內澇的城市中,57個城市的最大積水時間超過12小時。
《人民日報》7月24日一篇文章中提及,住建部有關負責人認為,近年來城市內澇呈現發生范圍廣、積水深度大、滯水時間長的特點,這直接反映出目前城市排水管網覆蓋率、設施排澇能力偏低等問題。如北京市近10年來,城市建設面積增加了一倍,但地下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卻沒有跟上,排水管網系統早已不堪重負。
除了排水系統之外,還有一個問題被忽視了:城市里的雨水,排到哪里去?除了河流湖泊,土壤是大水最好的去處。
一位媒體同行在東京等大城市看到,這些城市的步行道大多使用滲水材料。表面來看,鋪路磚明顯不如北京的平滑,可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些不算“好看”的磚,走起來很舒服,遇到下雨天,雨水也比較好往下滲。
記者走過有限的幾個發達國家,它們的城市路面似乎不像我們的這樣堅硬。韓國首爾的人行路多由小磚砌成,小草從中間長出來,下雨時,雨水很快滲下去。德國更不用說,許多城市的道路兩旁都是高大的樹木,遇到暴雨,雨水很快就可以流進草叢、樹林。
其實,我們的祖輩早就總結出許多疏導大水的方法。在農村地區,修路的時候,兩邊都會挖上排水溝。可惜,城市在快速現代化建設中,忽略了這些“土智慧”。
為了緩解交通,立交橋跨過一層又一層;主路、輔路、人行道,全部被水泥硬化;廣場也鋪上厚厚的水泥、瀝青,甚至停車場也都是一大塊毫無縫隙的水泥地。路邊的花壇、樹木,甚至是草坪,也都被密實地圈起來,不讓里面有限土壤跑到路面上,雨下大了,除了涌向下水道,無處可去。
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的專業人士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分析,比較“純”的綠地,徑流系數是0.2左右,如果路面鋪上了水泥或是瀝青的話,徑流系數一般在0.9左右,意味著雨水落在硬質地面上,只有10%可以滲透到地下,剩下90%的雨量,要完全靠地下排水管道排出。而如果是“純”綠地的話,將有80%滲透到地下,也就是說,面積相同的綠地和硬地,其自身的排水能力相差8倍。
我曾經留意觀察北京的綠色隔離帶,發現不管是環線主干道,還是狹窄的單向道,隔離帶絕大部分都高出路面十厘米左右,里面種了灌木或草坪,都被水泥制成的磚隔離起來。下雨的時候,不僅路面的水進不到里面去,隔離帶的水還要流下來,有限的綠地滲水,一點兒也利用不上。
雨水經過排水系統,最終要經過河道排走。可是,現在城市里的湖泊、河道越來越少。大都早就被填上土,軋得結結實實,然后蓋上樓房。以天津為例,九河下梢的地方,原本許多河流、小湖,在本世紀初的幾年,城區最大的濕地——梅江,已經全部被開發為住宅區,湖泊、濕地慢慢都消失了。
城市內澇已經不是新聞,城市管理者、市政專家們都到國外考察過、學習過,媒體也報道過許多先進經驗,現在是該認真改變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