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國”的邏輯
時間:2012-07-08 10:19:03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葉一劍
我們好像一直有對“歷史性時刻”或“歷史性轉折”迷戀的情結,所以,當2011年年底,中國官方公布的統計數據所顯示的中國城市化率超過50%的時候,這讓很多人對這個國家的想象馬上又多了一些浪漫:這對中國歷史而言,是一個重要的轉折時刻,至少從統計數據上看,中國第一次實現了聚居于城市的人口超過了散居于農村的人口。這種浪漫的重要心理依據是,長期以來,我們對城市和城市化的理解都是與這些因素相伴的“城市象征了經濟、科技、文化以及社會先進、發達、美好的符號,也被理解為人類聚居的高級形態,生活空間的未來歸宿。”
誰說不是呢,直到目前,在針對中國經濟增長未來的辯論中,樂觀一方所依據的最重要的背景之一就是,中國經濟還有一個10年甚至20年的城市化紅利階段,城市化作為中國經濟的巨大推動力依然有效。
中國正在經歷一個被發展主義過度表達的城市化階段,很多時候和很多地方的城市化,一方面為單一的強勢的行政權力所主導,同時,這種單一的強勢的行政權力主導的目的又被單一的經濟增長和投資增長的目標所占據。所以,在這樣的城市化理念主導下,我們不斷在大量迅速崛起的中國城市中看到牡丹花一樣的繁榮:這里迅速生長出全世界最多的摩天大樓,無論是形狀上還是在高度上,都讓驕傲的西方人驚嘆;有限的城市空間中,被修建起了越來越寬越來越高大的公路和立交橋;與此同時,我們也收獲了全球最快的經濟增長。
這一切看起來似乎并沒有什么問題,也完全應該和可以將這樣的模式快速地推廣到更廣大的地區。但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我們也開始為一種被總體描述為“城市病”的問題所困擾:包括交通擁堵、空氣污染、水污染、垃圾圍城等等。這好像也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從全球的統計來看,與全球超過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同時發生的是,全球75%的溫室氣體排放發生在城市,而且,城市也消耗了全球75%的能源。作為一個后發的趕超型的國家經濟體,通過一條帶有可預期的瑕疵的發展道路快速實現崛起,然后與全球其他國家的城市一起尋找紓解既有困境的道路,這是一個后發經濟體發展權的體現之一。我們在國際上圍繞環境責任的辯論中,也確實是這樣表達的。
但遺憾的是,來自城市基層的針對環境和居住安全問題的抗議,好像突然間變得很激烈,而且,昨天還與政府一起憧憬城市經濟美好未來的“沉默的大多數”,突然之間表現出了巨大的憤怒和力量,并將這種憤怒和力量對準了忽視他們的強勢資本和曾經說一不二的行政權力。而我們的城市決策者顯然還沒有習慣于民間街頭表達的邏輯,于是,小事件總是釀成大危機。
有些脆弱的繁榮和未來的失敗,在它來時的路上就已經注定。實際的情況是,今天正在發生的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范圍的城市化經驗表明,對城市經濟繁榮的想象從來就不是滿懷夢想而來的“外鄉人”對城市想象的全部,在他們看來,理想的現代城市,應更接近于韋伯所指的作為“完全城市社區”的城市,“大致上它應該是工商業的、市場的,以市民為權利主體的,社區自治的在城市中,市民(公民)的經濟權、社會權、政治權將得到逐步的實現”。
斷裂不可避免地發生了,而這種斷裂并沒有得到習慣了強勢和主導的行政權力的重視,甚至有意地去忽視這種斷裂,依然在既定的道路上狂奔,盡管他們可能也知道這注定是一條危機四伏的狂奔。
當然,我們現在還沒有到對城市化的方向本身表示懷疑的時候,只是,我們已經迫切需要對城市化的理念、路徑選擇做出反思,也迫切的需要對存量的城市困境進行反思,以求為城市能夠真正地走向“真善美”的未來而做出切實可行的戰略選擇、政策選擇和行動選擇,“城市中國”的邏輯應該超越單純的經濟邏輯,還應該包括政治邏輯、社會邏輯、文化邏輯等,這不僅事關中國城市的未來,也事關“城市中國”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