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加快推進城市配送物流發展實施方案
城市配送物流是面向城市,以商業活動、居民生活和都市工業等為主要服務對象,滿足城市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物流活動。為促進本市流通領域現代物流業加快發展,推動建立高效、綠色、便捷的城市配送物流服務體系,根據商務部、發展改革委、供銷總社《商貿物流發展專項規劃》(商商貿發〔2011〕67號)、《上海市現代物流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滬府發〔2012〕51號)和《本市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的意見〉的工作方案》(滬府辦〔2011〕98號)的有關要求,結合本市建設“全國流通領域現代物流示范城市”,制定本方案。
一、發展現狀與面臨的形勢
(一)發展現狀
近年來,為適應上海城市發展、人口規模擴大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進一步完善城市服務功能,本市積極發展城市配送物流,并取得一定成效。
1、城市配送物流的基礎設施初具規模。本市單體倉儲面積5000平方米以上的倉儲設施總面積約為1500萬平方米。深水港物流園區依托洋山保稅港區,建成現代化保稅物流倉庫超過80萬平方米,大力發展國際采購和分撥配送業務,海鐵聯運、水水中轉和國際中轉能力逐步提高;外高橋物流園區深化實施“區港聯動”,保稅物流園區已建成38萬平方米物流倉庫,擁有14萬平方米集裝箱轉運區,國際配送和中轉分撥等業務有序開展;浦東空港物流園區的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正式封關運營,相關物流業務穩步推進;西北綜合物流園區已成為本市快速消費品、醫藥品等物流配送中心的集聚地,城際中轉、城市配送功能逐步增強。在本市外環線附近,一批擁有現代化物流設施的配送中心建成并投入運營。
2、城市配送物流多元化市場主體初步形成。連鎖商業企業積極推廣應用現代化配送技術,降低庫存商品資金占用及商品損耗,并構建具有一定輻射力的物流配送網絡,實現對超市、賣場、便利店、折扣店等多種業態的日常配送。危險化學品、食品冷鏈、醫藥、圖書等專業物流逐步形成一定規模。一批第三方城市配送物流企業不斷發展壯大,運用先進管理理念,形成獨特的業務模式,拓展區域及全國服務網絡。國際知名快遞企業入駐上海建設國際轉運中心,民營快遞企業市場化、網絡化、規模化、品牌化程度不斷提高。
3、現代裝備和先進技術應用加快。標準化立體倉庫、自動揀選設備、電子標簽、管理信息系統等物流信息系統和技術裝備逐步推廣和應用。冷鏈物流企業建設具有-60℃深冷功能變溫型超低溫冷庫,完善冷鏈物流服務功能。煙草物流企業運用無人自動高架庫、自動存取機等國際先進物流設備,提高物流運作效率。物流資源交易平臺自主研發在線交易系統、遠程信息采集系統等物流信息軟件,并積極推廣應用射頻識別(RFID)、全球定位系統(GPS)、地理信息系統(GIS)等先進技術,建立物流跟蹤體系。
4、城市配送物流標準研制和推廣加快。上海標準化研究院承擔《物流中心作業通用規范》、《物流中心分類與基本要求》、《物流園區分類與基本要求》等多項國家標準的編制。市有關部門結合本市城市配送物流發展情況,針對薄弱環節,發布實施《食品冷鏈物流技術與管理規范》、《道路貨物運輸冷藏車輛營運技術規范》、《城市配送物流車營運技術規范》等地方和行業標準,并在3A級以上物流企業中率先推廣,提高城市配送物流服務水平。第三方物流企業采用標準化托盤,運用物聯網技術,推進托盤共用系統建設,試點后托盤利用率提高了6倍。
本市城市配送物流發展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規模化、系統化的城市配送物流體系尚未形成,面向社區和商業中心的城市末端配送物流設施不足,城市配送運力未得到有效整合,配送車輛通行難問題依然存在。
(二)面臨的形勢
1、消費需求持續擴大為城市配送物流發展帶來巨大潛力。2011年,本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777億元,同比增長12.3%。隨著經濟穩步增長,居民消費水平不斷提高,擴大內需長效機制的確立,市場總體規模將進一步擴大,城市配送物流需求呈現規模擴張趨勢。
2、流通組織體系變革催生城市配送物流服務模式創新。本市連鎖商業持續發展,新業態、新網點、新模式不斷涌現,發展速度、規模和水平保持全國領先地位。本市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網絡購物交易額位居全國前列。構建支撐連鎖商業、電子商務發展的新型城市配送物流體系,成為發展現代流通的關鍵環節。
3、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對城市配送物流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要求科學合理規劃城市配送布局,提高城市道路及相關設施資源的利用率;要求城市配送物流企業創新服務模式,加快技術和裝備更新,發展低碳物流,為節能減排、服務民生、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作出積極貢獻。
4、科技進步為城市配送物流發展提供了新的服務手段。信息技術、配送技術、裝卸搬運技術、自動化技術、遠程監控技術等現代化物流裝備技術的應用創新已成為城市配送物流發展的重要保障。物聯網技術的推廣應用將推動城市配送物流效率和服務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5、保障民生的要求促進城市配送物流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后世博上海城市建設將以“注重民生,打造宜居城市”為重要內容,要求城市配送物流為居民提供高效、便捷、優質的城市配送物流服務,同時減少車輛尾氣排放、噪音污染和交通擁擠。
二、指導思想、原則和目標
(一)指導思想
按照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總體要求,根據本市經濟社會、現代流通發展和居民消費升級的需要,結合開展國家現代服務業綜合試點和建設“全國流通領域現代物流示范城市”,通過科學布局、整合資源、完善機制,推進城市配送社會化、專業化、信息化、網絡化發展,大力推動城市共同配送,著力提升城市專業配送水平,不斷完善城市配送物流服務體系。
(二)基本原則
1、堅持資源整合、綠色環保的原則。對城市配送物流資源進行合理、有效組織,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交通堵塞、噪音、尾氣排放等影響,改善城市景觀,體現以人為本理念。
2、堅持注重效率、提升服務的原則。通過制度、管理、服務和技術創新,完善供應鏈上下游銜接,提高城市配送效率,提升城市服務水平。
3、堅持整體推進、重點突破的原則。以推行共同配送、完善城市末端配送設施、培育大型物流企業為重點,在重要領域和重點區域率先突破,推動城市配送體系的整體協調發展。
4、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的原則。強化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加強政府統籌規劃和產業政策的宏觀指導,為城市配送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三)發展目標
到2015年,建成一批設施先進、功能完善、管理規范、運作高效的現代化配送中心,搭建若干城市配送物流服務平臺,培育一批輻射范圍廣、服務能力強的城市配送物流企業,形成一批運行有序規范的城市配送示范社區和商務區,初步建成一個接軌國際物流、服務長三角地區城市群的高效、綠色、便捷的城市配送物流服務網絡。
三、空間布局
結合本市產業布局,整合現有倉儲、運輸等物流基礎設施,引導市場形成層次清晰、銜接有序的城市配送物流服務三級網絡布局。
一級網絡——重點物流園區分撥中心。在本市重點物流園區,合理布局分撥中心,集聚龍頭企業,強化資源整合,貫通城市交通樞紐和對外交通節點,實現道路貨運與水路、航空、鐵路等其他運輸方式之間的銜接,搭建上海對接國際、連接腹地、服務全國的物流平臺。
二級網絡——公共及專業配送中心。在本市中心城區外圍、高速公路通道接口,引導支持企業建設公共配送中心,完善干線運輸與城市配送的有效銜接。升級改造一批現有專業配送中心,強化采購、集貨、分揀、儲存、理貨、加工、送貨、信息處理等一體化服務功能。
三級網絡——城市末端配送網點。在社區、商務區等規劃設置一批公共貨物裝卸點和貨物集散點、貨車停車泊位,充分利用現有商業零售終端網絡,增強城市末端配送的裝卸、分揀、暫存等服務功能,滿足商業網點、商務樓宇、企業及社區居民等的商品配送需求。
四、主要任務
(一)大力發展城市共同配送。在不改變企業現有運營模式和相關資源產權的基礎上,鼓勵有條件的重點物流企業建立合作關系,推動城市配送共同化、智能化、規模化、集約化發展。搭建覆蓋全市的城市共同配送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引導企業將富余資源和新增需求通過平臺實現共享和對接,實現全社會物流資源的有效利用。
(二)提升發展城市連鎖商業配送。支持大型連鎖企業加快建設一批高起點、高標準的現代化全溫帶配送中心,提升配送中心的管理服務水平,并逐步統一服務標準。推動大型連鎖企業以配送中心為節點,健全物流配送網絡,提升連鎖商業配送服務專業化水平,進一步提高連鎖企業核心競爭力。
(三)優先發展城市電子商務配送。支持電子商務企業與第三方物流合作,建立快速補貨和區域調撥系統,構建低成本、廣覆蓋的系統化配送網絡,滿足網絡購物快速發展要求。鼓勵購物網站、快遞企業等與便利店開展合作,為客戶提供全天候包裹快件的收寄服務,開展配送儲物柜設立試點,逐步實現城市末端配送社會化,不斷提高電子商務配送的滿意程度。
(四)規范發展涉及城市安全的專業配送。提升涉及公共安全和生活安全的危險化學品、食品冷鏈、醫藥等物流配送水平,構建供銷配運一體、全過程安全可控的配送體系。利用全球定位技術和信息平臺實現對城市危險化學品零星配送的實時可視監控,規范危險化學品倉儲和運輸的安全管理。推廣冷鏈物流核心技術,完善產地預冷、銷地冷藏和保鮮運輸、保鮮加工等設施,加強溫度監控和追溯體系建設,確保食品在生產流通各環節的品質可控性和安全性。積極推動醫藥集中采購和統一配送,運用射頻識別(RFID)技術加強對特殊藥品的監管,提高醫藥物流的配送能力和運行效率。
(五)推動發展城市應急配送。選擇和培育一批城市配送物流網絡齊全、技術先進、運作高效的城市配送物流企業,完善物資供應應急預案。發揮物流資源交易平臺作用,全方位調控社會物流資源,構筑與城市常態物流緊密結合的、無縫連接的應急配送網絡,提高應對自然災害、公共衛生事件、重大事故等突發事件的物資保障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一)加快完善推進工作機制。充分發揮市推進現代物流業發展聯席會議制度作用,打破條塊分割的政策和體制障礙,健全完善組織協調機制。通過監測城市配送物流發展動態,推進重大項目實施,協調解決重大問題,形成推進合力。發揮行業協會和社會中介組織的作用,加強調查研究、提供政策建議、做好企業服務、開展合作交流,引導企業誠信經營,形成政府部門、協會與中介組織、企業之間的良性互動機制。建立市、區(縣)聯動工作機制,及時溝通發展情況,形成聯動效應。
(二)加快實施城市共同配送示范工程。選取資源相對集聚、建設基礎較為完善的城市快速消費品、藥品和生鮮食品等領域,選擇一批為商貿企業提供專業配送服務的A級物流企業,在貨物裝卸管理規范的社區和商務區,開展共同配送示范。利用物聯網技術、全球定位技術、冷鏈物流技術和信息服務平臺等,開展涉及城市安全的零星危險化學品、藥品和食品冷鏈共同配送示范。通過示范創建,不斷總結試點經驗并逐步推廣,帶動本市流通領域現代物流整體水平的提升。
(三)加快推廣城市配送物流標準和技術應用。研究制定本市《城市配送服務規范》等服務標準。在A級物流企業中進一步推廣本市《城市配送物流車營運技術規范》等物流標準。采用射頻識別(RFID)技術,建設標準化托盤社會共用系統。在城市配送物流企業中推廣應用現代化立體倉庫、自動揀選設備等先進物流裝備及自動識別和標識技術。推進城市智能交通管理平臺建設,建立基于地理信息系統(GIS)的城市配送查詢系統,引導社會物流設施合理布局。
(四)加快完善中心城區貨運通行政策。堅持扶大扶優,整合城市配送物流資源,適度提高重點城市配送物流企業中心城區貨運通行證發放額度,引導城市配送物流企業使用符合標準的配送車輛,提高城市配送物流運營效率和服務水平。
(五)加快營造良好的城市配送物流發展政策環境。落實國家現代服務業綜合試點和市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等相關政策,重點支持城市共同配送、涉及城市安全的物流配送、先進技術和現代裝備應用、城市配送物流服務標準研制和推廣等項目建設。積極引導高校、科研機構與國內外著名物流企業開展合作交流,加強城市配送理論與技術研究和多層次城市配送專業人才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