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级成人毛片免费视频高清/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2021/国产一级内谢a级高清毛片/九九热亚洲精品综合视频 - 俺去俺去啦最新官网在线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多地秸稈焚燒致污染困境:秸稈資源化利用成本高
時間:2012-06-14 09:25:03  來源:南都  作者:譚萬能 
    “天空逐漸變得一片渾黃,像北方下沙塵暴的天氣,但又沒有明顯可見的沙粒。”6月11日上午,湖北武漢的劉先生被這奇異的景象弄得摸不著頭腦。

  “9時PM2.5:41微克/立方米;10時PM2.5:589微克/立方米;11時PM2.5:524微克/立方米;15時PM2.5:470微克/立方米。”與此同時,武漢市大氣復合污染物實驗室監測數據出現“跳表”,PM2.5瞬時數據甚至接近國家二級標準的6倍。

  在黃霧鎖武漢的前一天,南京也出現了同樣的“黃泥天”。而兩地的環保部門,都將元兇鎖定于“秸稈焚燒”。盡管這一判定并沒能為所有人接受,但秸稈焚燒導致的空氣污染事件確非首次,2010年5月26日,江漢平原也發生過一起因焚燒秸稈導致的大范圍煙霧污染天氣。

  是我們的空氣質量已經脆弱到經不起任何擾動,還是大面積秸稈焚燒確實超過了環境容量?

  “黃霾”鎖江城

  素有“九省通衢”之稱的湖北省省會武漢,在大氣流通方面,卻很難做到四通八達。三面環山、一面敞口的地理位置,使得其遇到不利氣象條件時,很難將污染物擴散出去,導致空氣質量嚴重下降。尤其是在夏季,受副熱帶高壓控制時,更是如此。

  6月11日上午,在磨山中科院武漢植物園上班的劉先生,剛上班不久,就發現窗外的能見度越來越差,“大約9點以后,已經看不到東湖對岸的建筑”,渾黃越來越重,“天空慢慢變得像到了傍晚”。

  劉先生所在的磨山植物園,素來是武漢市空氣質量最好的區域之一,但在當天,“我們也無處可躲”。此時,在城區的市民們開始爭相購買口罩,更有人在微博上曬當天的武漢空氣污染圖片和各色口罩。

  疑惑也隨之而至,是什么原因導致空氣質量陡然下降?

  湖北省環境監測部門隨即啟動了“空氣質量異常應急監測”,并在11日下午1點25分出具了《湖北省應急監測報告鄂大部地區環境空氣異常初報(第1期)》。

  該份報告得出幾項重要的初步判定:即湖北全省自北向南相繼出現P M10自動監測數據發生突變,北部在凌晨兩點左右,南部在8點左右,部分城市P M10數據超過500微克每立方米;大部分監測站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常規監測數據未發生突變;排除沙塵天氣影響,初步認為是秸稈焚燒所致;武漢市的空氣質量急速下降,與當時天氣靜風,逆溫層降低等不利于空氣擴散的氣象條件有關。

  截至6月12日上午8點45分,湖北省環保部門一共發布了15次應急監測報道,經過近24小時后,武漢、黃石、鄂州、孝感、咸寧、潛江等6市空氣環境質量狀況,從一度的“重污染”、“中度重污染級別”,轉為“輕度污染”級別。其他城市轉為“輕微污染”或者更好的空氣質量。

  隨著應急監測的深入,武漢市環保部門認定此次空氣污染事件為霧霾混合型污染,通過對污染物中黑炭等指標的分析,判定其為“生物質焚燒”(即秸稈焚燒)所致,同時建議市民減少外出活動。

  24小時過后,雖然環保部門認定空氣質量轉為“輕度污染”,在武漢,不少市民出門仍戴著口罩,而劉先生的感覺是“只是沒有昨天那么黃了,空氣質量還是不好”。

  蔓延的“火點”

  就在湖北省環保部門判定突發空氣污染事件系秸稈焚燒所致的時候,國家環保部環境監察局連續第23天發布了今年的《全國秸稈焚燒分布遙感監測結果》。而此前20-22期的監測結果表明,秸稈焚燒的“火點”,仍有短時間集中爆發的趨勢。

  根據今年的第22期監測報告,全國僅有16處火點,其中河南省靠近湖北的周口、駐馬店共有三個火點。由于遙感監測沒法探測到云覆蓋下的火點,而10日當天的云圖顯示,湖北、安徽大部,河南南部均為云覆蓋區域,這些區域有否火點不得而知。

  再往前推,則發現6月9日,全國監測到77個秸稈焚燒火點,其中河南最多,有2 7個。距離鄂西北較近的平頂山和南陽地區,占了18個。6月8日,全國火點353個,河南80個,安徽2 4 9個,分別集中在南陽、駐馬店和阜陽。

  鄰近兩個省份,特別是河南省南部地區的8日-10日的秸稈焚燒,會否是湖北省11日凌晨開始自北向南的空氣質量突變的主要原因,目前還不得而知。而這股攜帶大量秸稈焚燒污染物的氣流,并未在湖北省靜止,6月11日,毗鄰湖北的江西九江,也出現了類似武漢的“黃霾”天氣。

  實際上,武漢及湖北省大部發生的這起空氣污染事件,并非今年首例因為秸稈焚燒造成的空氣質量下降。據媒體報道,5月中下旬,四川盆地正是油菜、小麥的收割季節,那段時期,成都市也出現過持續的灰霾天氣,空氣質量在全國120個重點監控城市中,排名在70名開外。

  本月初,江蘇的揚州、鎮江成為全國120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日報中最差的兩個,A PI指數分別達到176和173,隨后南京也出現嚴重灰霾天氣,其原因,均指向麥收季節的秸稈焚燒問題。江蘇省就此還專門部署了秸稈禁燒工作。

  “野火燒不盡”,這可謂秸稈焚燒屢禁難止的最好寫照。早在1999年,原環保總局就發布了《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管理辦法》(環發〔1999〕98號),規定:“以機場為中心15公里為半徑的區域,沿高速公路、鐵路兩側各2公里和國道、省道公路干線兩側各1公里的地帶”為秸稈禁燒區域。環保部在秸稈焚燒季節,發布遙感監測數據,指導各地“禁燒”工作,也有近十年的歷史。

  但除了2008年,為保障北京奧運會空氣質量,環保部專門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秸稈禁燒工作的通知》,各地當年的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以外,近幾年來,在河北、河南、安徽、山東等小麥主產區,麥收季節仍是遍地點火。秸稈焚燒導致的煙霧乃至灰霾,年年如期而至,四川、湖北、江蘇等省份,也不時會“感受”一下秸稈焚燒的“威力”,乃至造成類似武漢本次的嚴重空氣污染事件。

  而環保部發布的今年第23期《全國秸稈焚燒分布遙感監測結果》顯示,6月11日,僅安徽、河北、河南、江蘇、遼寧、內蒙古、山東、山西、天津等省(市),共發現秸稈焚燒火點503個。其中,河南92個、安徽174個、山東,則有188個。這些多集中于魯豫皖三省交界地帶的火點,留下了一個懸念:這一區域的中心城市,會否發生新的空氣污染突發事件?

  資源化難題

  燒,還是不燒?對于農民和主管部門而言,秸稈的處理,向左和向右都是難題。

  安徽省宿州市蘆嶺鎮馬圩村的顧先生說,一到麥收季節,村里的秸稈只能燒掉,“其他的辦法要么太費事,要么太費錢。”顧先生說,其實焚燒秸稈第一個受害的就是附近村民,“麥地一燒起來,整個村子里的人都呼吸不順暢”,甚至有些村民的麥子還沒來得及收割,鄰居家一燒麥稈,就順帶給燒過了,“有時候,一把火能從一個村莊燒到另一個村莊”。

  雖然蘆嶺鎮已有生物質焚燒發電廠,專門收購麥稈進行發電,但是電廠對長度等有要求,而且考慮到運輸成本,距離較遠村莊的麥稈一般也不會收,“村民嫌價格低,發電廠嫌運輸成本高”,最終還是一燒了之。

  這也正是秸稈處理的困境所在:資源化利用成本太高、效益太低;傳統的處理方法簡易可行,但又污染空氣。農業部沼氣科學研究所的一位專家表示,目前我國仍沒有切實可行的秸稈資源綜合利用的技術體系,秸稈的處理需要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禁燒,也不能放任亂燒。

  沼氣科學研究所在成都平原進行了多項秸稈綜合處理的示范,比如粉碎后再還田或發酵做沼氣、壓縮后作為固體燃料、燃燒發電等。但這些項目都面臨同一個難題:成本高、效益低,有的還存在地域差別。

  以秸稈粉碎后還田為例,該專家表示,這一看似簡單可行的方法,其實應用中頗有障礙,“不像北方多是旱地,四川平原以水田居多,秸稈粉碎后還田,一旦灌水后,就全浮起來了”,同時,秸稈粉碎機的使用成本也考驗著農民的承受能力。

  即便是多個地方都在大力推廣的生物質焚燒發電技術,“每度電的成本比燃煤發電還高”,原因除了秸稈轉運收集費用高,焚燒的技術也有待提高,“不完全燃燒的生物質焚燒發電廠,也可能造成空氣污染”。

  在這位專家看來,若真要推廣秸稈粉碎后還田,必須增大對農民的農機補貼,而推廣生物質發電,也需要將其作為公益性項目進行補貼才可能進行得下去。

  靠“堵”是無法阻止處處點火,靠“疏”又方法有限。更多的地方則選擇了“疏堵結合”,比如江蘇宿遷,就采取了在禁燒“落實到田間地頭”的基礎上,推廣“全力提升秸稈還田水平、加強秸稈收轉運工作、大力推進秸稈發電、積極發展秸稈固化項目、大力發展秸稈利用產業”等綜合措施。

  “其實在正常情況下,大氣環境對污染物是有一定的容納能力的,即所謂的環境容量。如果我們在氣象條件良好的情況下,有組織地進行適度焚燒,不要處處點火,也許是現階段破解秸稈焚燒難題的最好方式”,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專家表示,“但前提是有多個部門進行精心組織,且不能僅限于考慮本省的情況”。

  無論如何,焚燒必須小心。中國科大謝周清教授等剛剛在國際刊物《大氣環境》中做的一項研究則表明,秸稈焚燒可能導致空氣PM10、PM2.5中蛋白質含量增加,這類物質組成的“大氣氣溶膠”,可能成為過敏源或者傳播疾病的載體。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