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高考結束了。多少中學生和父母如釋重負,接著將有幾家歡樂幾家愁。網上照例傳出一些考生撕課本撕卷子的場面。今年某中學門口的標語“考過高富帥,戰勝官二代”,引起網民熱議。
高考是社會草根階層向上流動的最重要通道。網友“李翔steven”動情地憶起當年參加高考的情形:“那一年,我16歲,一個人走進考場,外面沒有焦急等待的父母,高燒不退,爹娘給我10塊錢,全部買冰水帶入考場,奮筆疾書,滿腦是家里那塊農地,心里吶喊:我要出去。結果我考上了,離開了農村。爹娘借來學費,親戚朋友含淚送行,我微笑揮手奔前程!”清華大學郭于華教授秀出1980年的準考證,感嘆:那個年代不“拼爹”,而是拼努力、拼實力、拼智力。
一場高考,演繹了多少人生躍遷。無論應試教育有多少不近人情、扼殺少年天性的弊端,高考仍是現階段社會流動唯一比較順暢的通道,特別是給了人們在現有社會秩序下改變命運的希望。維系高考的公正,就是維穩,也是激發一個民族的活力。老報人詹國樞說:高考確有不完善之處,一考定終身也不盡合理。高考雖不是最優選擇,卻是次優選擇。它畢竟有了一個標尺,讓每一個高中生,都找到一個可以公平競爭的平臺。高考整體方向沒錯。
割麥:省委書記讓網民很不習慣
6月5日下午,正在洛陽山區調研的河南省委書記盧展工,停車走入麥田,與村民交談,動手揮鐮割麥,讓看慣了官員下鄉前呼后擁的網民不免評頭論足。
新中國第一代領導人大多來自農村。上世紀50年代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同志到十三陵水庫參加義務勞動,寫入中學語文教材。“文革”老干部“靠邊站”時,也接觸了基層工農的生活。如今,“知青”出身的中高級干部也為數不少,盧展工就曾在黑龍江插隊13年。艱苦樸素、輕車簡從、親民愛民,本是共產黨人的本色。網上時有炒作馬英九吃便當(盒飯)、西方總統打傘、駐華大使坐經濟艙,是因為很多人不了解黨的歷史,也是因為今天的一些官員錦衣玉食,淡忘了執政為民的政治宗旨。
網友“杰人微語”寫道:“一個省委書記能割麥,就能帶動更多官員去體驗鋤禾日當午的農家苦。”有網友熱誠勉勵:找回湖南講習所的感覺,找回法國勤工儉學的感覺,找回留蘇實習的感覺,找回知青的感覺!正如胡耀邦當年勉勵大家:“如果我們每個星期辦成一件事,一年就辦成了五十多件事,一百個單位每年就能辦成近六千件事。這樣,正氣就會吹遍全國各個角落,壞人就會大大收斂和減少,風氣就會大大好轉。”
《知青》:最大程度接近原生態
近日播出的電視連續劇《知青》,在網上引出一些爭議。編劇梁曉聲稱,該劇“最大程度接近原生態”,表現“一大批單純的年輕人懷著一種理想化的信念在生活、思考”,“傳遞出一種人與人之間的溫暖”。
知青文藝一直是改革開放時期的重要藝術元素,從揭開“文革”“反思文學”序幕的《傷痕》(盧新華),到深沉的《孩子王》(阿城)、悲愴的《蹉跎歲月》(葉辛)、狂放的《血色黃昏》(老鬼),還有那首不無輕狂的流行歌曲《小芳》(李春波),記載著1600萬知識青年的苦斗與夢想。隨著歲月的變幻,梁曉聲的《知青》遠未得到當年《今夜有暴風雪》的滿堂喝彩。網友“卡布季諾”尖銳發問:知青歲月到底是“青春無悔”還是“不堪回首”?部分“知青”精英現在的成功,并不能掩蓋知青“沉默的大多數”。
網友呼吁:此類題材的影視作品不要回避大多數人的苦難,不能讓沒有切身感受的年輕人以為那真是一個人人平等的美好時代。網友“棲云山人”分析:在改革開放30多年后,由于各種原因導致貧富差距過大、官員貪污腐敗嚴重、人民群眾利益受損等等,“哪怕過去再窮也比現在具有相對的公正和平等”的感受日益強烈,必須避免回避悲觀因素的紀念強化這種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