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責年輕人買房過于簡單化
所謂“剛需”(剛性需求),并不是嚴格的經濟學意義上的概念,而是指那些具有強烈的購房愿望,目前尚未擁有住房且急于結束觀望狀態的需求者。“剛需”一族大都具有年輕、適婚、無自有住房的普遍特征,一般只能選擇小戶型低價位的樓盤。“剛需”的后面往往是兩個家庭的合力支持,因而絕不是一種年輕人的草率決定和一時沖動。
對于“剛需”一族強烈的購房愿望,尤其是他們超出經濟能力的“超前需求”,社會上有許多不理解甚至責備的評價,最典型的莫過于中年人拿自己過去的經歷做比較而說明不應該在如此年輕時就非擁有自己的住房不可,由此進一步擴展到對“丈母娘購房需求”的指責,甚至聯系到獨生子女原因而對80后、90后作出“不能吃苦”等等的道德評價。
這樣的指責過于簡單化。筆者認為,“剛需”現象是中國經濟社會轉型時期諸多因素綜合作用造成的,其中社會保障不足是主要原因。
體制改變,剛需買房變得正常
第一,原有計劃經濟體制下保障模式已蕩然無存。改革開放前,中國對城市居民尤其是全民所有制單位人員采取“包辦一切”的方式。那時候年輕人普遍沒有自己單獨的住房,但是根據看得見的規則可以預見未來分房的時間。在那樣的年代,丈母娘選女婿不會看有沒有房子,但一般會要求全民所有制的工作單位,因為一個過硬的單位意味著對未來的保障。當時有一個很形象的詞匯叫“鐵飯碗”,很好地描述了保障的本質。不應該忘記的是,原有的模式保障程度低、效率低下,嚴重束縛個人才能的發揮,我們沒有任何理由懷念那樣的年代。這里僅僅想強調,那時候年輕人不能擁有自己的住房是那個年代的正常現象,放在那個年代來理解甚至不覺得無法忍受,不能拿來作為指責如今“剛需”一族的理由。(來源:南方都市報 南都網)
第二,“剛需”群體如今不得不支付租房成本,算經濟賬往往并不劃算。房租成為年輕人生活中的最大開銷。房租和月供往往相差不大,但擁有自己住房可以使人更有安全感和自豪感,甚至可以使人開始更為長遠和穩定的生活與工作計劃。相反,租房要隨時面對租金上漲或提前搬遷等問題,生活穩定性無從談起,這也是丈母娘們最為女兒擔心的地方。因此,如果比較不同時期年輕人的居住狀態,如今的年輕人顯然更傾向于早點購買住房。
剛需買房是買未來的保障
第三,在社會保障并不充分的現實情況下,自有住房其實承擔了相當大部分的對未來保障的任務。眾所周知,養老保險的退休工資以如今的生活水平衡量明顯偏低,職工退休以后生活質量下降難以避免;醫療保險并不能實現全覆蓋,大病急病仍是家庭致貧的主要因素;失業救濟和最低生活保障方面的標準與物價嚴重脫節,還有子女教育方面的巨額費用等等。從某種程度上說,是否擁有住房已成為一個家庭能否在一個城市長期立足的關鍵因素。以現實情況看,擁有住房的年輕人在城市謀生往往不成問題,在中國勞動力供應逐步趨緊的情況下尤其如此。因此,“剛需”一族實際上是用住房來給未來提供保障,或者至少是以住房為不充分的社會保障提供必要的和有效的補充。
延伸一點來看,社會保障不足不但已影響國家擴大內需的戰略,而且也使房地產的宏觀調控努力被部分抵消。但從積極的方面看,國家的長治久安正是依賴于國民的安居樂業,因此政府應當適時地對“剛需”給予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