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我這種看法的,是幾個月之前的事,我去采寫《一個女人的村莊》后,事實告訴我,這個村莊的敗落幾乎與城市化進程沒多大關系。
這個叫烏樹埔的村莊,位于廣東潮安縣磷溪鎮。當我們走進這個村莊,顯得分外冷靜。在女人家門口的左側,靠墻,放著一個石磨,上面落滿了灰塵,這石磨應是她家的“古董”。石磨保留著,是不是保留著一種懷念?她的丈夫早走了,留下女人堅守這孤獨的村莊。女人的房前是空闊的,離大門前不遠處,有幾塊菜地,這是她種的。再往前有一口池塘。右邊不遠處是曬場,旁邊是倉庫,倉庫早廊上吊著一臺水車,這水車如今也算得上是“古董”了。整個村莊顯得十分破敗,有的房屋門沒了,有的屋子已倒塌,廚房里的灶臺依在,鍋卻沒有了……
在我們這些城里人看來,這里空氣好,環境也不錯,適合居住,咋就成了一個女人的村莊?
隨后我們來到了村委會,村婦女主任告訴我們,其實這個自然村以前有二十幾家,100多人。1999年,一場霜凍,把村里的果樹全凍死了,難以糊口,于是人們紛紛出去打工,陸續搬遷出去。她說,這個行政村有三個自然村,共1000多人,如今留守的也只有300余人。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度日艱難,不好糊口,就搬遷走了。
可見,鄉村敗落不能完全歸于城市化,而是取決于那里的土地能不能讓農民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