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錢奶奶和老伴離開他們住了半輩子的鄉下的家,搬進城里與兒子一家同住。離家的時候,錢奶奶拎著大包小包,一步三回頭。
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錢奶奶和老伴就一直住在湖南省郴州市橋口鎮的一個叫廖家灣的地方。這個昔日熱鬧的地方,如今變得冷清衰敗,老人們住了大半輩子,近些年隨著年歲漸高,相繼被兒女們接往城里。
中國的城市化進程,不僅書寫在那些帶著嶄新夢想進城的新生代農民工身上,還映照在這些在鄉村生活了大半輩子、晚年進城的老年人身上。
錢奶奶的兒女們還依稀記得當年農忙時幫家里干活的情景,但從他們這一代開始,越來越少人愿意像他們的父輩一樣,留在鄉下以種橘樹和水稻為生。當然,“離開這里”的想法也受到了來自父母的鼓勵,在錢奶奶看來,有出息就是要進城,因為“城里人”意味著有身份、有地位、有經濟能力,他們常教育孩子們說:“要發狠(方言:用功的意思)讀書啊!不然以后就是種地的命,沒出息!”
回想起住在廖家灣的日子,錢奶奶無限懷念。夏夜,滿空繁星,街坊四鄰聚在路燈下,搖著蒲扇,拉拉家常打打牌,說著笑著到夜深。錢奶奶說,搬進城里來沒什么好,鄰里之間少有往來,吃的蔬菜也不放心,就是和兒女們近了,每周都能見上一次面,一起吃飯,而以前住在鄉下的時候,往往一兩個月兒女們才能回家看望他們。還有,以前在鄉下,只有個小小的醫務室,醫療設施簡陋,進城來后看病方便多了。
進城來的不止錢奶奶一家,這些年,跟他們差不多年齡,也在廖家灣住了半輩子的老街坊鄰居們也紛紛進城和兒女同住。昔日熱鬧的廖家灣如今越搬越空,四十多戶人家剩下不到一半,有些屋里常年不住人,門前都長滿荒草。
現在,農科所的橘園除了少數還由工人自己在種,多數以轉包的形式轉給了外來人。昔日繁榮的橘園已大不如前。由于疏于管理,加上附近新建工廠對環境造成的影響,許多橘子樹都死了。以前大片大片的水田,如今也只剩下科研人員為研究用途種植的幾小塊田。
這幾年,廖家灣附近建起了氟化氫化工廠、煉鐵廠、焦炭廠和火力發電廠,年輕人去廠里面打工,每個月能掙近兩千塊。“這比種橘子樹好多了!”錢奶奶的女兒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種橘子如果遇到小年,一年就只能賣個幾千塊錢,扣除了承包費和買農藥、化肥的錢,賺的錢少得可憐。即使趕上大年,三畝田能產個兩萬斤橘子,批發出去也就5毛錢一斤,頂多賺萬把塊。
現在,廖家灣的中壯年男子只剩下不到十個,以前摘橘子時大家相互幫忙,稱作“換工”,現在因為種橘子的人太少,摘橘子時必須得請工人,五六十塊錢一天,每天收工時每個工人還要帶一籃子橘子回去,這樣,種橘子的收入就更少了。
這并非個例。錢奶奶的故事是中國很多農村老人們現在的經歷,廖家灣的景象也正在中國的許多土地上頻繁上演。農村漸漸空心,農田日趨荒蕪,“誰來種田”的呼喊聲慢慢大了起來。根據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數據,2011年,全國共有2.5億農民工。這個巨大的數字背后是多少被棄耕的農田和被荒廢的橘園?
然而,局外人可以為鄉村的空巢而感傷,卻不能阻擋農民們對改善生活的追求。
“出現‘無人種田’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農業的比較效益過低。”湖北省社科院農村經濟研究所所長鄒進泰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在我國,農業是弱勢產業,計劃經濟時代,人為地把人固定在土地上,農民無法選擇,只好種田。“但是現在是市場經濟時代,農業資本、勞動者都可以自由流動,農民當然愿意選擇那些比較效益更高的行業。”
日前,為破解“無人種田”、“無人養豬”的困局,國務院印發了針對全國農業“十二五”期間整體發展的《全國現農現代業發展規劃》,提出要在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實行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和提高農業比較效益等方面下工夫。
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農村問題研究中心主任徐勇教授向本報指出,要想把農民留在他們的土地上,還有一點至關重要。除了提高比較效益之外,如何消除城鄉二元結構,讓農民享有和城市居民一樣的教育、醫療等方面的公共服務也十分關鍵。
或許只有這樣,廖家灣的水田和橘林才會重新煥發生機,昔日那里動聽的鄉村生活交響樂才會重新響起,年輕人們開始選擇在自己的家鄉安居樂業,“錢奶奶們”才能在自己的家園里幸福地生活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