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陸續披露的今年首季財政收支數據顯示,廣東、江蘇等經濟總量大省及上海、天津、重慶等直轄市的財政收入同比增幅出現較大幅度回落。多數地方財政收入告別高增長,同比增幅回落至10%左右。(4月17日《經濟參考報》)
筆者對一季度全國財政收入進行分析研究發現,不只是有些地方財政收入增幅回落,而且全國財政收入同比回落幅度同樣大:一季度全國財政收入29976.2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850.51億元,增長14.7%,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8.4個百分點。其中,中央財政收入同比增長12.1%,同比回落19.4個百分點;地方本級收入同比增長17.3%,回落17.4個百分點。中央財政收入回落幅度大于地方。結論是,全國中央財政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同比增速都呈現下降趨勢。
而幾個重點省市地方財政收入增速回落幅度更大更加突出。重慶回落64.6個百分點、上海回落30.4個百分點、江蘇回落18.2個百分點、天津回落12.5個百分點、廣東回落12.32個百分點,北京至今雖然沒有披露一季度財政收入數據,但北京市政府有關負責人3月底在一次會議上表示,北京市財政收入到3月20日仍然是下降0.9%。也就是說幾大直轄市一季度財政收入都呈現大幅下降格局,其中有的下降幅度遠遠高于全國地方平均水平的17.4個百分點。同時,經濟大省廣東和江蘇等省財政收入也在大幅下降。
財政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一季度我國經濟增速回落至8.1%,已經連續5個季度走低,創下2009年二季度以來的新低。財政收入主要來源于稅收,而稅收又來源于經濟增長。經濟增速下降,稅收必降,經濟和稅收呈現同步變動是預料之中的。但是,一些現象也應該引起重視:首先,我國財政收入過分依賴于房地產發展的弊端已經開始暴露出來。四大直轄市除了重慶以外,都是高房價地區,包括廣東省也是全國高房價突出地區。受房地產調控影響,房地產泡沫稍有下降,直接受影響的就是政府稅收和財政收入。土地出讓金下降了,房地產稅收下滑了,財政收入豈能不下滑?
其次,過去稅收征收方式的不可持續性暴露出來了。這么多年,每年財政收入增速都在20%甚至30%以上,遠遠高于GDP增速,與居民收入增速顯然存在一定差距。
財政收入隨著經濟增速走低而出現大幅下滑可能引發的一些問題不可忽視。過去預算按照財政收入高速增長來安排已經有慣性了,有些地方大手大腳花錢已經養成習慣了,現在突然按照低增速搞預算可能不適應或者預算賬難以平衡。由此可能派生出幾大問題:首先,壓縮預算先壓縮民生項目預算,這是格外需要關注的。其次,通過減稅減費刺激經濟、啟動消費措施被大打折扣,從而影響到旨在阻止經濟下滑措施的實施,出現經濟狀況改善不明顯、財政收入下降更快的惡性循環現象。
最后也是最應該引起注意的是,非稅收入大幅度增長。征不來稅了,那就增加收費。苗頭已經出現:今年一季度全國非稅收入4118億元,其中,地方非稅收入3472億元,同比增加1158億元,增長50.1%,高于地方財政收入同比增速17.3%的32.8個百分點,苗頭已現。以某市為例,今年一季度非稅收入130億元,同比增加68.9億元,增長112.6%,高于其一季度財政收入同比增速的82.5個百分點,其中行政性收費40.7億元,占總非稅收入的三成多。
一季度財政收入大幅回落,主要是經濟因素包括房地產走勢的影響。結構性減稅正在試點,對財政收入影響不大。而同時也應該看到,即使增幅下降但仍然遠遠高于GDP增速,特別是全國一季度財政收入增加近3萬億元,如此推算全年將達到12萬億元。因此,面對經濟連續走低局面,降稅減費不能有絲毫動搖;同時,對民生項目的財政支持資金只能增加不能縮減;此外,應該大大壓縮非生產性財政支出,比如:數目不菲的“三公”消費支出以及其他行政費用支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