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后的城中村嶺下村現狀
“‘村房兩改’工作事關瑞安科學發展、轉型發展,事關城市環境的優化、品質之城的打造,事關民生改善、解決老百姓住房難問題。”市委書記陳建明近日在專題研究“村房兩改”工作會議上要求,要加大進度、加快進度,全力推進“村房兩改”,辦好利民惠民之事。
遠望是城市,近看又像是村莊。城市化不徹底、半城市化問題,已成阻礙瑞安發展的“攔路虎”和“絆腳石”。推進“村房兩改”,不僅是瑞安城市發展的需要,更 是當前老百姓最迫切的需求。另一方面,老百姓對“能建房,住好房”的期盼前所未有,對部分批了卻遲遲未開工、建了卻一停再停的城中村改造、農房改造集聚項 目深惡痛絕而又飽含希望。
今年,我市按照“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安置、統一管理”的要求,全面啟動城中村、安置留地和農房改造集聚建設,全力打好“村房兩改”這一硬戰,全年計 劃開工建設項目120個,建筑面積574.75萬平方米,完成農房改造集聚12287戶以上,實現農房改造集聚率達5%以上。
我們相信,只要政府相關部門做好政策引導、發展規劃和社會保障等改造難題,我市的村房兩改工作必將成為改善民生的亮點工程,為瑞安現代化大城市建設拓展出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三大目標:
——城(鎮)區規劃建成區范圍內新開工建設城中村改造項目22個,建筑面積為115.5萬平方米。 ——2012年計劃開工安置留地建設項目82個,建筑面積335.25萬平方米。 ——2012年計劃開工建設農房改造集聚項目16個,建筑面積124萬平方米。
四大要求:
強化用地保障、強化資金保障、改進集聚方式、形成推進合力。
“村房兩改” ——快捷推進刻不容緩
一邊是高樓聳立的住宅新區,一邊是破舊不堪的老房子……放眼瑞安城內,有的地方繁華如歐洲,有的地方卻破敗似非洲,城中村、城邊村現象尤為突出。城市化不徹底、半城市化問題,已經嚴重阻礙了工業化、城市化進程。
緊挨著安陽中心城區的莘塍仙甲村,老舊的房子擠成一塊,到處是斷垣殘瓦,各種電線亂拉亂接,屋內更是潮濕昏暗,大白天還要點著燈。據了解,仙甲村全村近600戶,已有450多戶簽訂拆遷協議,余下的因為個人利益,遲遲不能簽約,使舊村改造遲遲不能啟動。
像仙甲村的境況,在我市的城中村、城郊村中十分普遍,加快舊村改造尤為緊迫。上望街道九二村的舊村改造項目于2009年完成審批手續,2011年8月一期項目開始施工,由于資金保障問題,目前僅完成投資量9000萬元,處于半停工狀態,成了名副其實的“半拉子工程”。
與舊村改造的困難重重相比,我市安置留地建設任務也十分繁重。飛云江農場現有職工住宅大多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建造,不少已是危房,2006年啟動安置留地 建設和危舊房改造,由于存在房屋分配、建設資金困難等原因,一直無法進入拆遷程序。近兩年,大部分拆遷戶已與農場簽訂了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并主動騰空房 屋,租住在外,但還有數十戶未拆除,嚴重阻礙了農場安置留地建設進程。
據統計,目前我市共有安置留地項目224個,涉及13個鎮街,180個行政村,總用地面積6204畝。截至今年3月份,全市未供地項目104個,面積 2395畝;已供未建項目83個,面積2846畝。“村房兩改”是破難攻堅大行動中最硬的“骨頭”, 快速推進“村房兩改”已刻不容緩。
濱海新區——中心地段用于農房集聚改造
“工程進展很順利,地下工程基礎打實了,地上的工程也就快了。”昨日上午8時40分許,在濱海新區接壤中心城區的萬松路上,圍墻內機聲隆隆,一派大干快上、熱火朝天的景象。
這里是市農房集聚及生態公園項目中的一期工程,一幢幢高樓即將拔地而起。也正是這里,讓紅光村300多戶村民圓了瓦房變套房、村民變市民的夢想。
據悉,該農房集聚及生態公園項目是集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于一體的綜合性農房改造集聚工程,自一期工程2011年5月開工以來,村民們就翹首以待,惦記著早日住上新房,時不時地有村民來現場瞧瞧現場問問進度。目前工程進展順利,預計2013年11月底竣工。
當前,二期工程也將實現開工建設。該工程地處瑞安濱海新區中心地段,總用地面積29175平米,預計將聚集農戶408戶,概算總投資5億元。預計該工程將于6月底開工建設。
九龍社區——打造一流農房集聚建設示范區
來到九龍社區一期農房集聚改造的主戰場,一邊是緊鑼密鼓施工的建設工地,另一邊是已建成的江南水鄉式別墅群,小橋流水、綠蔭掩映。這樣的場景讓每位身臨其境的村民,備受歡欣鼓舞,對九龍社區的前景充滿憧憬。
九龍社區位于塘下鎮場橋東北部,由該鎮陳岙村、五方村、龜山村、西河村、西岙村和五興村等6個村組成,現有居民2531戶,擁有本地戶籍人口近萬人,外來人員也達8000多人。
近年來,農民逐漸富裕起來,但整個場橋片區的公共服務設施還很落后,各村布局凌亂,道路不暢,教育、衛生、金融等配套設施則遠落后于城市。大家開玩笑說, 村民們取個錢都要跑到塘下鎮中心。社區所在的轄區學校因為設施老舊簡陋,優秀師資流失,已成為民工子弟學校,而當地村的孩子,上小學都要跑到老遠的鎮里。
九龍社區建成后,原來分散的眾多資源,如土地、資金、人力均得以“捆綁”,實現統籌安排。今年3月20日,九龍社區控規通過了市政府審批。“一帶、二軸、 五組團”結構布局已躍然紙上,高架快速路羅山大道東西貫穿整個社區,兩條城市干道為聯系軸以城市干道形成兩條功能聯系軸,串聯起西岙、龍西、陳岙、龍翔和 泰山5個組團。整個社區中還設置了大型的商業網點、醫療中心、金融機構,同時,利用村與村之間的山體規劃了3個大型公園;更重要的是,社區里還規劃有1所 高規格的九年一貫制學校、3所幼兒園。
而這規劃,已不再只是美麗的愿景,如今第一期1標段農房改造工程陳岙組團的320套房子已經交付使用216套,一期 2 標段用地面積約56.6畝,部分的已完成樁基工程。一期 3 標段約9萬平方米的建筑面積,已基本完成征地工作,目前正在制訂項目建議書。
采訪中,我們遇到了剛搬入新居的陳岙村民錢邦光。“我們正好趕上第一批住進漂亮、舒適的現代小區。一戶人家還帶有兩個車庫,有統一的物業管理,既安全又舒適。”錢邦光眼中滿是喜悅,他說,自己的生活與城里人已沒啥差別。
九龍社區居委會副主任陳眾芳表示:“投資1億多元的二期基礎設施配套工程很快上馬,到時候,不僅能讓老百姓住上好房子,還有大型的超市、優質的社區醫院等配套設施。”
曬一曬鎮街部門承諾:
塘下鎮:
大力推進農房集聚改造和“三分三改”,“村房兩改”項目建設開工6000戶,農房集聚改造率超過5%,確保完成80%行政村的股改、地改,力爭實現全覆蓋。
飛云街道:
以農房集聚為切入點,扎實推進“三分三改”,完善農村新社區服務功能,強力推進城鄉統籌綜合改革。深化安置留地建設班子領導成員聯系制度,貼身指導,分類實施,加快進度促投資;繼續實施投資獎勵制度,激發社會投資熱情,加大投入促發展。
網友聲音:
網友“少說話”:
前幾年,我們村剛啟動舊村改造的時候,村干部非常賣力,拍胸口說拆了房就有新房子住,到處動員做思想工作,接著停水又停電,結果也真拆了。拆后沒事就開 會,說大家要籌錢,去拉關系才可以蓋得起來。到現在兩年了,錢是籌了不少,可連塊磚頭都沒見到,草都長得比人高了,這到底還蓋不蓋啊?建議政府部門要把舊 村改造的進度納入考核考績中,建立獎罰機制,倒逼進度。
網友“新啲希望”:
“村房兩改”,不僅是城市發展的需要,更是當前群眾最迫切的需求。相關部門要做好政策引導、規劃編制、要素保障等難題,真正為百姓謀福利,為城市發展優環境。
網友“普洱茶的味道”:
村房改造這么難進行,主要是很多人認為得不償失。就像我的鄰居,大家眼中的“釘子戶”,他們也有自己的打算:現在住的是獨立的四層樓,前年年底剛翻新過。 如果拆了,目前不僅要找新地方住,搬家還是個大工程,家里老人也不方便。最重要的是,手頭沒錢,拆了,也交不起建設費。建議政府在通盤考慮全局的同時,也 要幫助群眾解決融資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