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朋友叫“沒安全感”,我從來不會同情:
比如啊,限購之前,買了多套房子,現在每月抱怨除了房貸所剩無幾,然后抱怨不敢生病,不敢生孩子,“沒安全感”的人。
比如啊,放棄高薪,辭職在家,早上游泳,晚上健身,抱怨沒工作,所以沒安全感的人。
比如啊,假設自己只能工作到40歲,而卻能活到100歲,把那60年要花的錢都算出來,然后減去自己存款,抱怨差距巨大,所以沒安全感的人。
安全感和幸福感一樣,真的是一種感覺而已,那些生活處在上升期的,城市的上班族抱怨最多,這恐怕就是得瑟。昨天媒體報道,廣州的白領月收入7000元,沒有安全感。因為還房貸還車貸,生活費還要老婆出。是啊,沒房沒車,就沒幸福感,買房買車,就沒安全感,總量只有這么大,就看你的天平,朝哪邊傾斜了。
我曾經有一個天真的愿望,就是身邊所有的人,都把自己的生活狀況、財產情況、收支明細曬出來,這樣大家也許就有安全感了。噢,原來那個一到節日就去國外旅游的同事因為還是單身,懼怕孤獨才旅游啊;原來分享大家業績提成的上司,就因為開了個淘寶店就虧損了十幾萬元啊;原來朋友的大房子,居然產權不明噢……每個人的生活,都有明顯的漏洞。如果你覺得自己不安全,你拿身邊的朋友換位思考一下,換到誰的位置上,你會覺得安全呢?
生活啊,就是一場不能輸的競賽。一方面,我們不自覺地,夸大自己的幸福,我們微博中的生活,QQ空間中的照片,身上穿的名牌外套,描述中自己喝過的紅酒,有時候和我們的生活并不那么匹配。不知道是什么驅動的,再不愛表演的人,都在努力表演著。可另一方面,我們又感覺自己在這樣的比賽中,一天天落后,我們一方面夸大自己的幸福,另一方面也在夸大自己的焦慮。
他幸福,我要更幸福。他沒安全感,天啊,我恐怕比他更不安全。兩個戰場作戰的我們,該有多么累啊。
就從我自己開始吧,我40歲,存款夠一個人花一年,有房子,有家有孩子,剛剛離職,我正在享受自由的生活,準備花光錢過完這一年再說,你覺得,和我相比,你夠安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