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是農村聚落的簡稱,是長期生活在農村的人群組成的空間單位。它包含建筑群體、由建筑群體圍合的空間場所和它周邊的自然環境。隨著改革開放的展開和新農村建設的浪潮,老村風貌破壞嚴重。然而這些傳統村落記錄了當地居民傳統的生活形態,反映了村民樸素的信仰,是真正適應其地域環境的生存藝術。
面對此種情況,如何評價和保存傳統村落的價值,卻是一個棘手的問題。本文試圖通過深入寺莊鎮的36個村落進行實地調研、考察普通村民的日常生活與村落空間的關系,展開對村落布局、建筑、戶外活動空間的研究。
一、研究區概況
研究基址位于晉東南地區高平市北部寺莊鎮內,地處西北黃土高原太行山西緣南段,沁水煤盆地之東緣。區域內共15192人,大部分人口是農業人口。
二、村落的整體布局特征
村落整體布局是村落空間演變的結果。一方面它反映了村落在時間上的發展歷程,另一方面它反映了村落與自然環境的關系。通過遙感資料和建筑CAD進行GIS疊加分析,輔助實地訪談,可以對村落布局特征進行判別。
(一)村落整體布局的不同類型
1、條帶型村落
條帶性村落的形成是主要受水資源和交通因素的影響。山西水資源匱乏,其分布狀況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聚落的分布和發展。平地村落因靠近水源而沿河道伸展,而山村則為了避免洪水淹沒而沿等高線或溪澗成條帶型布局。由于煤炭運輸帶來的商機,另外一些村落則沿主要道路布局,隨道路走勢不斷擴展,形成條帶型。
2、傘型村落
傘型村落大多依山而建,選址在遠離洪水侵擾的朝陽緩坡之上,山下有小河緩緩流過。這一類村子因為順應地勢,從山頭向山腳不斷蔓延,最終形成一種扇形的布局形式,形同一把撐開的雨傘。隨著時間的推移,村落從山上逐漸走向山下,漸漸的布滿了整個山坡。
3、格網型村落
格網型村落一般形成在平原地區,這些地方地勢平坦,村莊的發展不會受到太多限制,其路網則是高效的垂直格網形式。這些村子由于良好的交通條件,大多成為了區域的商業中心。
(二)村落與自然的關系
水對于村落的生存發展至關重要。村莊離不開水,但又不能離水太近。平地河流兩岸有濕潤的土地,便于灌溉,同時又有平坦的道路,因此成為比較富庶和規模較大村落的集中地。而溝谷里的河道,小氣候陰潮,降雨時期容易內澇,因此村落一般在離河道距離較遠的山坡上,且只分布在河流一岸。
三、村落的建筑特征
調研的40棟建筑主要分為鄉土民居建筑和鄉土宗教建筑。所謂鄉土民居建筑,就是村民日常生活所居住的房屋;而鄉土宗教建筑,則是村民祭祀祖先或者神仙的場所。
(一)鄉土民居建筑
寺莊鎮的民居建筑形式多樣,因為每個村子有著不同的自然條件,所以建筑也呈現出不同的式樣,有臨街的小院子,有靠山的聯排住宅,有村落中心的二進院。這些式樣既是對傳統老建筑的繼承,又是隨時代發展而更新改造的結果。
(二)鄉土宗教建筑
鄉土宗教建筑也非常多樣化,有先王廟,關帝廟,娘娘廟,祖師爺廟等等。從建筑的形式上來看,有門樓式的閣、有獨棟獨院的廟、有與民居平排的單體祠堂等。
鄉土宗教建筑在傳統村落生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首先它是人們祭拜天地的場所。其次,在村落的空間結構中,宗教建筑及其周邊環境是村落主要的集會場所,每逢節日或發生重大事件,這里都是居民社會活動的重要節點。另外,很多宗教建筑還對村落的建設范圍起到了限定作用。
(三)鄉土建筑的特點
1、鄉土建筑材料與形制
1)使用當地材料
山西地處黃土高坡,黃土是燒制磚瓦的原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所以大院的結構體系多為磚木結構。其基本結構形式為磚石砌墻,上方為傳統的木構架結構。對外是高大密封的磚墻,對內是開敞的大院,營造了安全舒適的小環境。
2)建筑形制靈活
調研建筑大部分為合院形式,正房為長輩居住,等級最高,地勢較高。而最南側的院落,住的都是輩分較低的子孫,地勢也較低。南側院落一般也與院落大門相連,交通量較大,故而院落面積相對較大,地勢最低。
這種合院正房處在主軸線上,其它部分依軸線分布兩側,但這種對稱并不嚴格,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如地形、宅基地面積、與道路距離等等。如離道路距離近的建筑,一般面寬較窄,因而倒座的一端可能沒有耳房。
2、 建筑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1)建筑的選址遵循理想居住模式經驗
當地村落選址秉承“背有靠,前有照,負陰抱陽,左青龍右白虎,明堂如蓋,南水環抱如弓”的理想居住模式經驗建造。這樣的模式,在對當地自然條件利用上,揚長避短,分布在丘陵山地的村落,背山可以阻擋冬季北向的寒風,面水可以迎來南向的季風,朝陽具有良好的日照,緩坡可以避免洪澇之災和保持水土。
2)自然景觀的應用增添生活的情趣
由于民居的單體院落空間較小,而居住的房屋又離自家的田地較遠,所以很多人家都在自家的門口開辟了菜園來滿足日常需要。這種菜園形式很多樣,有的是用石頭圍合成一個小圈,搭起竹架,前面種茄子,后面種豆角,營造出美妙的生活環境。
四、村落戶外生活空間特征
村落的戶外生活空間,是指在村落中的所有自發形成的固定或者非固定的戶外生活場所。它不僅包括各種傳統的廣場、街道空間,還包括房前屋后等各種日常性交談和活動空間。
(一)點空間
點空間是指圍繞某個具有集聚吸引力的元素形成的戶外生活空間。根據集聚元素的不同,可以分為門口空間、井邊空間、樹下空間、橋頭空間、石磨空間等等。這些空間呈點狀分布在村落中,與村落中的建筑如店鋪、村委會、學校以及重要節點結合在一起,構成村落中重要的戶外生活空間。
(二)線空間
線空間是指村落中各類道路形成的戶外生活空間。過境道發生的活動較為單一,僅限于偶然性的聊天活動。街作為村子里主要的公共活動空間,活動類型較為豐富。村子里的公共場所,如村委會、學校和運動場等大多位于街兩側,加強調了街的公共性。巷比街更為狹窄,與街一起共同組成村落內部的交通網絡,向四面八方伸展到村子的各個角落,并通過它連接各家各戶。巷與村民的日常生活關系最為密切。
(三)面空間
面空間是指在村落中具有一定面積的空間,主要包括舞臺空間和運動場。面空間往往會成為一個村子的核心公共空間。但隨著村落生活的衰落,大多數舞臺都已經荒廢。而運動場是新農村建設的產物,這些運動場所往往分布在村委會、學校和寺廟等公共建筑附近,占據了村子里最為核心的地塊。
五、傳統村落保護存在的問題
調研區域內的村落大部分還保持著一種傳統的生活方式,而村落空間正是這種生活方式的容器,它的美在于其功用性,是當地居民與周圍環境相互調和、適應過程的體現。生產和生活方式的改變,這些村落空間保護存在不同層面問題。
從管理與政策層面,對于沒有特別突出旅游價值的傳統村落的文化與科學研究價值認識不足,沒有可以落實的可行保護政策支持,保護資金投入少。與此同時,新農村建設中,基層政府片面追求整齊劃一、拆舊建新,村落留存的歷史遺留面臨消耗殆盡的危險。
從傳統村落民居本身的角度,歷史越悠久的村落其基礎設施越差,建筑居住條件可能越不適應今天人們生活方式,基礎設施改進難度大;農村就業途徑改變,年輕一代遷出村莊,村莊自我更新與維護能力消弱。
從學術研究角度,現有研究多關注具有特殊意義的建筑和空間,不重視普通人的生活空間;重視建筑實體的價值,忽視當地人生活息息相關的村落戶外生活空間和村落整體格局。
六、傳統村落的保護策略
保護傳統古村落的首要問題在于正確認識其價值,從而發掘其持續發展的動力。國內主要的做法是將其作為旅游資源,世界普遍做法則更加關心它們作為文化遺產如何在當地居民的社會生活中獲得利用。鄉村傳統民居保護與更新應該是一個漸進過程,應該制定明確的政策和加強保護研究的力度。
1)加大傳統村落空間的研究力度,厘清傳統村落作為鄉土文化遺產的價值。村落千百年的生長凝聚了普通人適應自然、與天地和諧發展的智慧。無論是其空間實體,還是其所映射的生活方式,在倡導與環境協調發展的今天都是值得我們深入研究的。
2)以改善傳統村落生態基礎設施為契機,改善民生條件,推進傳統村落的自發建設。村落的保護與更新,地方政府應該主導,保護的主體和主動權應該是當地居民,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才最有可能使傳統村落的活力長久保持。
3)傳統村落保護重點在于圍繞村落格局、戶外活動空間和建筑中有價值的鄉土遺產景觀編制綜合保護規劃和政策,切實維護傳統村落空間人們的普遍歸屬感和認同感。
4)從發展的角度切入保護工作,建立傳統村落房產使用權與產權流轉政策,通過流轉引進新的保護力量。理性對待古村落的發展與保護w的矛盾,在發展中化解保護矛盾,流轉是順應市場經濟發展和城鄉關系的新的傳統村落保護策略。
(項目組其他成員:楊言生 莫微、鮑煜宇、阿拉太、馬曉明、王彥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