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臨近,在外奔波一年的人們開始陸續返鄉與親人團聚。然而,有些人卻由于種種原因,對回家這個本是溫馨的詞匯產生了恐懼,父母詢問歸期的電話、路邊商家的紅燈籠、甚至似乎等不及而提早響起的鞭炮聲,都讓他們感到焦慮和煩躁,這就是最近引起人們熱議的“恐歸族”。
原因分析:
臨近春節,網友們評選出過年最糾結的8件事。1、春運擁堵,一票難求;2、沒有對象,家人逼婚;3、混得不好,無顏歸家;4、聚會攀比,造成矛盾;5、訂年夜飯,容易被宰;6、娘家婆家,回誰家好;7、親朋眾多,疲于奔場;8、過年花銷,難以承受。
從上可以看出出現“恐歸族”的原因,首先是面子問題。那些“無顏見江東父老”的打工者、漂泊者,絕大部分人都是在事業上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覺 得回家怕村里親友逼問或者瞧不起;其次是觀念變化,漂泊族在城市里呆久了,會對農村的風俗習慣產生“逆反”,包括年輕一代與父輩們在生活觀、價值觀上的差 異,如年輕人晚婚晚育,父母不一定理解,產生沖突。這些問題的解決,有待于社會觀念的逐步改善。
外因:春運壓力、經濟壓力反映社會現實。首先是春運壓力,買票難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很多人為了得到一張回家的車票,不惜冒著嚴寒連夜在售票窗口 前排隊,也有人寧愿加價從“黃牛黨”手中買票。而買到票只是第一步,如何在洶涌的人潮里擠上車,甚至從車窗爬上車,考驗的是各人的身手。上車后在無處立腳 的車廂里度過一個擁擠而漫長的旅程,考驗的則是耐力。
經濟壓力更是恐歸的重要因素,大城市里掙得多、開銷也大,辛苦一年攢下的錢,回家過一次年也是一筆不小的花銷,親戚朋友的紅包不說,請客吃飯娛樂哪一樣都需要經濟支撐。一些收入不高的年輕人,一個春節幾乎將一年積攢下的錢消耗殆盡,恐歸自然可以理解。
內因:“恐歸族”自身的心理癥結相對于外因來說,“恐歸族”們自己的心理因素,才是產生恐歸現象的主要因素。在外面混的不好,覺得無顏見江東父 老,是很多“恐歸族”的心理癥結所在。都是在“外面混”的人,同學朋友都已成家立業、事業有成,自己卻還前途未知,收入微薄,的確讓有些人心中糾結。尤其 是到了春節,假如別人個個衣錦還鄉,自己卻灰頭土臉,恐怕更要撩撥起那根最敏感的神經。某種程度上,春節“恐歸族”的心態其實不難理解。
另外,“恐歸族”大多數還都是單身族,害怕父母春節期間逼婚,也是恐歸的一個原因。
當然,把“恐歸”全部歸咎于心態,也并不公平。假如來自親情的更多是壓力而不是理解,甚至反而要再次遭遇世俗目光的評審,回家也就的確失去了意義。從這個意義上說,面對節日“恐歸族”,或許整個社會的價值觀甚至親情的內涵,都有反思和重構的必要。
調整對策:不管是春運壓力還是經濟壓力,都不是短期能改變的,在高速城市化過程、人口流動加劇的時代背景下,目前交通運能供需依然有缺口的現 狀,這雖不是短時間能消除的,但依然需要我們有關部門去努力解決。我們也欣喜的看到,例如車票實名制等一些探索性的新舉措,已經開始在部門地區實施開來。 而“恐歸族”們的經濟壓力,則更需要經濟學家、社會學家去用心研究,如何提高人民收入和解決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這更是一個長期的話題。
自身而言:
首先要對自己賺錢能力進行客觀心理定位。對于家庭背景一般的大部分畢業生來說,畢業后三五年內日子過得緊巴巴,其實很正常。初入職場,初入社 會,歷練不足,能賺到高薪其實才是一種不正常的現象。所以,目前賺不了高工資,是一種常態的現象,要學會接受它。當然,僅僅知足常樂是不夠的,在此基礎 上,如果能夠樂于進取,總有爆發的一天。
對于父母來說,或許他們會不經意的給你造成一些壓力,但是你一定要知道,父母永遠是最心疼你的人,也許正如一位母親所說的那樣,“其實,父母最希望的還是孩子能回家過年,有沒有錢、有沒有對象都在其次,平安就好。”
其次、調低心理預期。不要過分強調回家的攀比、匯報功能。一般來說,中國人有“衣錦還鄉”的傳統心理,但真正做到衣錦還鄉的人并不多,因此有些 人因為自己沒有做出成績,在春節回家時會感到不安。其實現實和理想還是有差距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滿足和評價成功的體系,如果適當調低自己的心理預期,把 回家過年情感交流作為主要任務,而不是把成就作為自己最在意的事,那么你就會義無反顧地回家和親人團聚。
另外,春節回家帶禮物,不要把自己“拔”得太高,非要給自己規定帶多少財物回鄉,才是成功的標志。其實春節對于一家人來說,就是團聚共享親情的節日,哪怕是幫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給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都是最好的禮物。
三、接納自己現狀,變壓力為動力。恐歸族要從心態上進行調整,自己減壓。接納自己的現狀,過去一年如果確實沒有達到理想狀態,我們承認,但是我 們也曾經努力過了,目前并非失敗,只是暫時沒有獲得想要的成功而已。接納自己現狀的同時,把壓力轉化為動力,把父母的督促、禮品、紅包都作為來年的動力。
四、理解父母及關心我們的人。理解對方只是善意地關心與提醒,并非惡意為難。恐歸族們要了解,對于老人來說,親情的撫慰要大于經濟上的撫慰,老年人最害怕的是孤獨感。雖然個人事業成功會給父母帶來滿足和安慰,但父母最需要的是大年三十團聚的感覺。
春節本是團聚的時刻,在外工作,平時就很少有機會回家看望父母。在春節團聚的特殊時刻,沒有子女陪伴,父母會倍感孤單,沒有子女陪伴,過年的喜慶味可能會大打折扣。對于那些關心我們的人,要理解對方只是善意的問候和關懷,并非惡意為難。
所以恐歸族們一定要頂住壓力,調整好心態,積極爭取回家過年。或許當你踏上回家之路的時候,會發現你所擔憂的那些其實并沒那么可怕,回家是對父母最好的禮物,也是對自己最好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