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已在去年超過50%,中國還有一些地區和城市早已達到這一目標。以城市的視角看,人口結構發生逆轉,不只是百分比的變化,還會引起諸多領域的深層變革,比如發展政策的調整、生產生活方式的變更、社會內部結構的變化,對湖北而言,意義重大。
以農村的視角看,城鎮人口過半,農村人口的比例還是不小,這就說明城市化并不是排斥農業現代化,講城市問題,離不開“三農”問題。
城鎮人口超過50%,這是按常住人口來計算的。也就是說,在城市生活半年以上的農業戶籍人口也可能被統計為“城鎮人口”。農業戶籍人口的勞動關 系在城市,但社會身份仍然是農民,他們在許多方面還沒有真正融入城市生活,沒有平等享受城市市民享有的各項權益,這顯示人口結構變化中農民問題的深重性。
在更廣的層面,城鎮人口不斷超過農村人口,一方面可能使城市反哺農村的能力更強,實現城鄉平等的可能性不斷增強,但農村還是會存在,農民也不會 消失。這里所說的農村既包括遠離城市的鄉村,也包括城郊附近的處所,農民既包括身在城市,身份在鄉村的群體,也包括傳統意義上的種地農民。推動城市化,不 是生活空間的合并,也不只是讓農民轉換身份,而是無論城市鄉村,不論城鄉人口比例如何,人的權益被充分保障,他們擁有平等、自由發展的條件和空間。
“三農”問題現在常常被作為綜合性、整體性問題對待。這些年來,中央一號文件已成為指導“三農”工作的重要參照,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把推進 農業科技水平擺在重要位置,這將直接影響下一步國家“三農”工作的側重。但嚴格說來,“三農”問題之間還有些區別。我們看到有的地區經濟社會相對發達,農 民物質生活水平較高,但農村的活力、農民的權利地位不盡如人意,農業問題很重要,但農村問題和農民問題更加根本。
現在農村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活力不足,農民面臨的主要問題則是城鄉不平等。工業化、城市化背景下,大量人口向城市轉移,農村作為一種社會存在,和 城市比相對缺乏生氣,農民的境遇雖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在世界范圍內看,農民作為國民所面臨的許多問題更加明顯深刻。
農業問題是國家經濟領域的基礎性問題,農村問題主要是一個社會問題,農民問題主要是權利問題。我們現在知道,國家并不等于社會,社會自身的價值 在凸顯,權利的實現是人的現代化的重要內容,經濟的發展未必一定能夠滿足。三農問題應被統籌解決,但它們各自的特殊性應被清晰把握。
城市化水平提升,有很多特征,比如工業產值超過農業產值,城鎮人口超過農業人口,從事農業種植的人數越來越少等,這是基于城市視角,一個國家、一個地區城市化發展步入新階段,還意味著新型城鄉關系的建立,以農村和農民的視角看,對城市化會有更客觀全面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