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綜合實驗區開發建設,是黨中央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重要戰略決策。2010年春節,胡錦濤總書記來閩考察,對平潭開發建設作出重要指示。之后多位中央領導親臨平潭實地考察指導。2011年11月18日國務院批準《平潭綜合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把平潭建設成為“兩岸同胞合作建設、先行先試、科學發展的共同家園”。為推進平潭開發建設,兩年來,我先后11次上島調研,召開10多場專題會議,就探索兩岸交流合作新模式、推動體制機制創新、推進全方位開放開發,努力把平潭建設成為兩岸同胞“共同規劃、共同開發、共同經營、共同管理、共同受益”的“共同家園”作了深入的調查研究和實踐探索。
建設兩岸同胞的共同家園,平潭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和良好的基礎條件
2010年1月19日,我第一次到平潭調研,印象深刻。那時的平潭還是一個海島縣。當時正值冬天,島上風很大,130公里的路程走了3個多小時,要“水陸兼行”,先坐車、再坐船,人說上島要做“三等公民”,即“等車、等船、等人”。島上居民主要以水產捕撈、海上運輸和外出打隧道為生。2009年全縣生產總值73.57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為15.07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0726元,僅為全省平均水平的60%。
這次調研,是為了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中的要求,“進一步探索在福建沿海有條件的島嶼設立兩岸合作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實行更加優惠的政策”。經過認真論證分析,省委認為,地處我省東部沿海的平潭島,在自然條件方面,擁有408公里海岸線,可建5—30萬噸級碼頭的有10處以上,清潔能源資源豐富,基礎條件優越,可以充分發揮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在便于人員、貨物、運輸工具進出和查驗監管的雙重優勢;在發展空間方面,作為待開發的島嶼,平潭土地資源相對充裕,主島面積324平方公里,可建設用地面積約166平方公里,是福建第一大島、全國第五大島。同時,背靠省會福州,發展腹地廣闊,可以通過飛地政策,統籌周邊地區聯動發展,促進一島兩區(江陰、長樂)優勢互補、一體發展。在地理區位方面,東距臺灣新竹僅68海里,西離福清東瀚鎮僅1海里,開通兩岸海上快捷運輸通道,建設連通福州的海峽大橋,就可以形成連接兩岸的運輸樞紐;在兩岸往來方面,平潭歷史上就是東南沿海對臺貿易和海上通商的中轉站,改革開放后,成為祖國大陸最早設立的臺輪停泊點、臺胞接待站和開展對臺小額貿易的地區之一,兩岸民眾交流十分密切,能夠發揮溝通兩岸的重要橋梁和紐帶作用,在推進兩岸交流合作、承接臺灣產業轉移等方面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我們認為,建設兩岸同胞共同家園,平潭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和良好基礎條件。
在調研中,我們也注意到,當時不少同志對這個島的開發建設也心存疑慮。圍繞這些問題,我們深入領會中央精神,特別是2010年2月,胡錦濤總書記來閩考察作出重要指示,通過認真學習,我們深刻認識到,由于福建的特殊區位,福建發展不僅是自身的需要,也是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的需要,必須把平潭開放開發作為推進福建發展和閩臺交流合作先行先試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舉全省之力推進平潭的開發建設,不辜負黨中央對我們的期望和重托。
2010年2月,省委常委會研究,設立平潭綜合實驗區黨工委、管委會,作為省委省政府的派出機構,從福州市中單列出來,賦予設區市及部分省級經濟管理權限。從設區市、省直部門抽調思想解放、思路創新、經驗豐富的干部組建黨工委、管委會的領導班子,明確實驗區實行扁平化、大部制、高效率的管理體制及運作機制。省委省政府成立了平潭綜合實驗區開放開發工作領導小組,及時協調解決重大問題。同時,積極爭取了中央財政從2010年至2015年,每年給予平潭綜合實驗區補助8億元。
隨著平潭綜合實驗區建設的加快推進和中央賦予更加優惠的政策,平潭的后發優勢正日益得到充分釋放,展現其巨大發展潛力和對臺交流合作優勢。
建設兩岸同胞共同家園,關鍵要在體制機制創新上實現突破
平潭開放開發是一項全新的實驗,必須超越傳統模式和做法,在體制機制創新上先行先試、大膽探索、尋找突破。胡錦濤總書記指出:“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也沒有一成不變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我們既不能把書本上的個別論斷當作束縛自己手腳的教條,也不能把實踐中已見成效的東西看成完美無缺的模式。”這些豐富論斷,為我們先行先試、大膽實踐,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兩年來,我多次到福州、廈門、泉州、莆田、寧德等9個地市和省社科院、廈門大學等科研院所,聽取在閩臺灣企業家、專家學者和民主黨派的意見建議。邀請國內專家學者舉辦專題講座,介紹國內外的先進經驗和成功做法。邊調研學習邊實踐,不斷完善我們的發展思路。我深刻體會到,推進平潭開發建設,重點要突出先行先試、積極打造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新載體、探索兩岸區域合作的新模式、開辟新時期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新路徑,既發揮其兩岸交流合作的“試驗田”作用,也為福建的科學發展、跨越發展提供經驗和示范。
一是積極探索“五個共同”,在創新兩岸合作模式上尋求突破。建設兩岸同胞的共同家園,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愿望、是兩岸同胞的共同事業,必須匯聚兩岸同胞的共同智慧,最大限度地吸引兩岸同胞共同參與平潭開發建設。我們提出了“共同規劃、共同開發、共同經營、共同管理、共同受益”的兩岸合作新模式。“五個共同”是兩岸同胞在平潭各個領域的全方位合作共建,是兩岸同胞在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中的創新性合作共建。
在共同規劃上,堅持把“臺灣元素”體現到平潭的發展定位、發展布局、產業發展、社會事業、管理體制、政策支持等方面,總體發展規劃和各專項規劃均邀請臺灣規劃機構共同參與編制,比如,臺灣中興工程顧問有限公司領銜編制了平潭綜合實驗區概念性總體規劃,臺灣李祖原設計事務所參與實驗區醫院的規劃設計,臺灣智拓科技有限公司承擔編制實驗區的“智能島”規劃等等。在共同管理上,成立了包括一批臺灣重要工商團體、企業財團、研究機構、文教社團負責人及知名專家學者在內的兩岸相關人士組成的“促進平潭開放開發顧問團”,作為民間性議事咨詢機構,共同商討平潭開放開發中臺灣同胞關注的重大問題。目前,我們已率先聘用部分臺灣專業技術人員到實驗區管委會任職,下一步還將進一步擴大聘用的范圍、層次、規模。我們積極創造條件吸引臺胞臺資參與綜合實驗區建設。比如,平潭海峽高速客滾直航公司就是由臺灣華岡船務代理股份有限公司和福建國航遠洋運輸(集團)、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共同出資、經營、管理、受益。在共同開發、共同經營、共同受益上,出臺了鼓勵臺灣各類營建機構組成獨資、合資或合作開發主體,參與基礎設施、文教衛生設施建設的有關政策措施,并給予臺灣同胞在子女就學、住房、養老、醫療等方面享受當地居民同等待遇。“五個共同”提出后,平潭成為福建吸引境內外資本最多、最快的地區之一,自2010年至今,平潭新增內資企業807家,新增臺資企業26家、新增投資總額超過5億美元,增幅510.8%,新增注冊資本2.4億美元,增幅427.3%。
“五個共同”,難在“共同管理”,包括由誰管理、管理什么和如何管理,這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我們將按照中央的要求,堅持多層面、多形式、多主體對接,從易到難、先經后政,從局部、基層開始,進行先行先試,支持和引導臺灣方面更多參與平潭綜合實驗區的各類事務的管理,賦予并確保其享有更多的權利,不斷探索實現“共同管理”的途徑和方法,全面開展兩岸經濟、文化及社會等各領域合作綜合實驗,為兩岸交流合作開辟新路、拓展空間、提供示范。
我深深感到,“五個共同”的推進過程就是兩岸同胞合作建設的過程,就是先行先試的過程,就是積累經驗和提供示范的過程。只要牢牢把握兩岸和平發展的主題,先行先試、大膽探索,平潭開發建設就一定能在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取得更大成效。
二是全力推進“全島開放”,在通關管理模式創新上尋求突破。與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等其他國家級新區相比,平潭地處兩岸交流合作的交匯點和內外輻射的結合部,國家賦予平潭實施“一線”放寬、“二線”管住、人貨分離、分類管理的管理模式,兼具了特區政策和實驗區政策的雙重優勢。作為特區,平潭實行特殊監管模式,在稅收、金融、土地等方面賦予了更加優惠的政策,是對國內已有特殊監管區域的創新。作為實驗區,平潭是全國首個面向臺灣的兩岸交流合作的綜合實驗區,承擔著福建再創新優勢的責任,承擔著推進兩岸和平發展的責任,因此體制機制創新的任務很重,先行先試的任務也很重,因此,我一再強調,平潭不能建成一般的特區,要努力把平潭打造成機制先進、政策開放、文化包容、經濟多元的現代化、國際化綜合實驗區。
在平潭全島300多平方公里范圍內實行海關特殊監管模式,更是對各方面管理體制的一個挑戰。目前,我們積極推進以下三個方面的載體建設。一是研究制定具體監管方案和實施辦法;二是加快人才培訓,為順利實施海關特殊監管提供人才支撐;三是高標準建設查驗、監管等配套設施,盡快形成封關管理的基礎條件,力爭2012年底基本具備封關條件,2013年初實施新的通關制度。
三是創新開發建設機制,在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上尋求突破。深入調研,使我們在平潭行政管理體制上堅定這樣一種理念:平潭的行政管理體制要倡導“政府要小、管事要少、服務要好”,要做職能部門的“加減法”,服務內容上的“乘除法”。我們探索推進“扁平化、高效率、大綜合”的管理體制和運作機制。目前,按照開發建設需要,平潭綜合實驗區設立了“一辦、四局、五個組團指揮部”,有效整合了原來由12個職能部門履行的176項審批事項,初步實現了“大部門、小政府”的高效運轉。
四是努力打造人才“特區”,在選人用人模式創新上尋求突破。“為政之要,惟在擇人”。為配強適應平潭發展需要的領導干部,先后在南平、福州、廈門等地市選調了多名重實干、有思路、勇創新的廳級領導,組建實驗區領導班子。為把人才使用工作落到實處,出臺了三項制度措施:一是鼓勵高層次人才投身平潭開放開發。先后出臺了鼓勵博士選調生到平潭工作、支持臺灣同胞創業發展、引進高層次和緊缺人才暫行辦法等優惠政策。二是分批次從省直單位、其他地市選派、選拔110名業務骨干到實驗區“掛職”,彌補平潭開發建設階段對各類人才的需求。三是面向海內外公開選拔了100多名各類人才,更大范圍吸引人才向平潭有序流動、有效聚集,努力使平潭成為吸引、集聚海外尤其是臺灣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的“人才特區”,為平潭開放開發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建設兩岸同胞共同家園,必須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搞好規劃布局
規劃是開發建設的科學依據和有力保障,事關平潭綜合實驗區未來發展。我一開始就強調,平潭開放建設,必須規劃先行,充分發揮規劃的龍頭作用和引領作用。幾乎每次調研和會議都講到規劃,必須高起點高標準,講花在規劃上的錢是買“指南針”的錢,要舍得,不要給將來留下遺憾。
對“平潭綜合實驗區概念性總體規劃”,我們采取國際邀標的方式展開征選,從全球20多家規劃設計機構中選擇臺灣、英國、日本、德國四家設計機構,共同參與概念性總體規劃編制。學習借鑒國內外先進地區的規劃理念和成功做法,廣泛吸收借鑒先進規劃理念和經驗,圍繞打造“現代化、國際化綜合實驗區”的目標,進一步優化提升總體規劃和各專項規劃,力求為平潭科學設計一套高起點、管長遠的規劃體系。
在城市規劃上,我一再要求按照生態、低碳、智慧、開放的開發原則,突出海洋、海島、海灣特色,科學編制城市總體規劃和水資源配置、生態環境保護、交通路網、科技智慧島等20多個專項規劃的編制工作。在城市空間布局、文化載體、標志性建筑等方面,堅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合理控制建筑密度、高度,充分展示平潭海島城市特色。圍繞中心商務區、港口經貿區、高新技術產業區、科技研發區、文化教育區、旅游休閑區“多區多組團”的總體空間布局,著力深化各個小組團的控制規劃,力爭做到城市形態、路網交通,乃至單體的外立面顏色、建筑風格都要有專項的規劃,使開發建設的每個環節、每個細節都有規劃引領,按規劃推進。
在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規劃上,著眼把平潭建設成為生態島的目標,規劃建設兩岸合作低碳科技示范區,加強臺灣及境內低碳技術和產品引進,促進低碳產業、低碳建筑發展,加快構建低碳產業體系和消費模式。認真做好全島綠化建設規劃,大力實施“四綠”工程,制定下發了《平潭綜合實驗區生態建設指標體系》,對生態建設任務進行分解細化、督促考核。從2011年起連續5年開展大規模植樹造林綠化工程,每年植樹1000萬株,到2016年基本形成城市東、北、南部的綠色屏障和生態安全保護體系。
建設兩岸同胞共同家園,當前最為緊迫的是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形成開放開發基本條件
作為兩岸同胞共同家園,平潭的基礎設施必須適應大開放大開發和密切兩岸人員往來的要求。由于歷史和自然條件等原因,長期以來,平潭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作為中國第五大島,平潭之所以沒有像前四個島一樣發展起來,原因之一就是受交通條件制約。我一直在思考,只有構建適度超前、服務便捷、安全可靠的基礎設施支撐保障體系,才能更好地發揮平潭在兩岸交流合作中的先行先試作用。
為此,我們提出“三年投資1000億元,全面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的目標。2010年12月,總長3510米,雙向4車道的平潭海峽大橋通車,平潭到福州的車程由原來的3個小時縮短到80分鐘,結束了島上居民通過輪渡進出平潭的歷史。與此同時,加快推進平潭海峽大橋復橋、上島高速公路和高鐵、環島公路、海峽高速客滾碼頭等一批重點工程,加快建設島內城市主干道和碼頭、供水供電、污水處理等交通市政配套基礎設施。去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00多億元,增長322.4%。
適應便捷兩岸人員往來的要求,我們著力開辟兩岸往來的便捷通道,統籌規劃港口功能布局,加快平潭港區建設,完善澳前、金井灣對臺滾裝碼頭及配套設施,推動平潭至臺灣海上高速客滾航線常態化運行。去年11月30日,“海峽號”歷時2小時30分鐘,成功直航平潭至臺中航線。海上快捷通道的建立拉近了平潭與臺灣以及省內不同地區的時空距離,為平潭未來發展開辟了空間。
建設兩岸同胞共同家園,最為根本的是要推進兩岸產業深度對接,形成堅實的產業支撐
兩岸經濟對接是文化深度交流、社會融合發展的基礎與前提,也是提高平潭綜合實力的現實途徑和基本要求。圍繞做強平潭實體經濟,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一年多來,我們先后召開10多次專題會議,和省幾套班子成員、專家學者一道分析研究產業發展。我們清醒認識到,平潭生態容量較小,土地淡水資源有限,盡管港口資源豐富,但不適合走重化大工業的路子,必須立足于平潭的資源稟賦,按照“突出重點、優勢互補、高端發展”的原則,堅持“寧可少一點也要好一點、實一點”,瞄準產業發展前沿,走綠色、低碳、高技術含量的產業發展之路,努力把平潭建設成為綜合競爭力強、輻射帶動作用大的新興產業基地。
圍繞建設海峽西岸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的目標,積極承接國內外特別是臺灣的高新技術產業轉移,積極發展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產業,著力引進集研發、生產、服務、應用為一體的企業和處于產業鏈核心的項目。總投資73億元的臺灣協力科技產業園、總投資16.4億美元的冠捷科技園等一批高新技術產業項目已正式開工,一批高新技術產業開始向平潭轉移、集聚。
圍繞建設依托海西、服務兩岸的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的目標,加快發展現代物流、商貿流通、金融、文化創意、會展等服務業,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規劃建設區域性物流節點城市、兩岸商貿物流中轉基地、兩岸金融業合作特殊區域、兩岸文化產業園、兩岸會展業合作示范區,積極打造國際知名海島旅游休閑地。目前,對臺小額貿易市場、小企業總部、民生養生基地、航運中心、郵件處理中心和保稅物流等一批項目已開工建設。
在產業項目的帶動下,平潭呈現了跨越發展的強勁態勢,2011年地區生產總值比2009年提高60%。我們把綜合實驗區開發建設與人民群眾的富裕緊密結合起來,2011年財政總收入比2009年提高220%,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比2009年提高35%、23%。從2011年起我們在實驗區率先實施高中階段免費教育政策,新農合標準提高到250元,比國家標準多20元,今年將進一步提高到310元;全區60周歲以上的城鎮居民全部納入保險,社保覆蓋范圍不斷擴大。
現在的平潭綜合實驗區正以“一天一個樣”的嶄新形象呈現在人們面前,島內面貌煥然一新,引起了國內外有關方面的高度關注,贏得了臺灣同胞的積極響應,日益成為福建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新“引擎”,成為兩岸交流合作的新載體,但我們深知,平潭開放開發雖然取得了重大進展,在先行先試上邁出了堅實步伐,但這僅僅是破題、起步、開頭,要實現規劃提出的目標任務,承擔起中央賦予平潭的歷史責任,還需要堅持長期不懈的探索,持之以恒的努力。我們將按照《平潭綜合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確定的發展定位,積極創造條件,抓緊推進各項任務的實施,我們完全有信心決心,力爭經過5—10年的努力,把平潭打造成為兩岸交流合作的先行區、兩岸同胞共同生活的宜居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的示范區、海峽西岸科學發展的先導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