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這一早已約定俗成的稱謂,或許將退出廣東歷史舞臺了。汪洋書記1月3日提出,廣東將加快研究并適時出臺取消“農民工”稱謂的政策措施,探索建立外來務工人員根據職業和工作年限享受相應基本公共服務的制度,促進外來務工人員與本地居民真正融合。
近年來,關于取消“農民工”稱謂的呼吁有不少。早在2007年的全國“兩會”,廣東省作協副主席呂雷提交了取消“農民工”統一稱“工人”的建 議。2008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王填認為“農民工”這一稱呼不合時宜,應該取消。但是,在官方層面的表態,并確認將出臺取消“農民工”稱謂的政 策措施,這屬領先之舉。從字面上看,“農民工”至少在目前的公眾印象與觀念里,存在著一種潛意識的由稱謂歧視延伸出來的身份歧視,僅僅因為是來自農村的 人,明明是在企業里、在城市里務工做事,卻偏偏要被稱之為“農民工”。“農民工”作為我國城鄉二元體制的產物,背后主要是勞動權益保障方面的缺失。不但用 工單位不給“農民工”繳納社會保險,而且有時正常工資都拿不到。每逢歲末年關,有關“農民工討薪”的新聞便層出不窮。近些年,新生代“農民工”開始逐漸走 上舞臺,他們不滿足于財富獲得,他們在城市工作為的就是要改變自己的身份,改變自己身上的標簽,改變自己不公的命運,但是“農民工”的稱謂就像一個枷鎖把 他們牢牢鎖在父輩給予的那一小片天空,動彈不得。改變“農民工”稱謂,是防止將“農民工”身份固定化、標簽化的第一步,是實現外來務工人員與本地居民真正 融合的首要措施。
我們承認,外來務工人員與本地居民真正融合不能僅僅依靠稱謂的改變。“農民工”稱謂之所以長叫不衰,原因就在于全社會沒有真正從思想深處形成對 進城務工人員的必要尊重,進城務工人員權益缺乏必要的保障。權利的不對等,造成了身份的不對等。取消“農民工”稱謂是出于一種形式上的尊重,從根本上解決 農民工的權利、地位問題才是為農民工群體正名的破冰之舉。廣東首開全國先河,推出了“圓夢計劃”。自2010年12月啟動以來,通過去年春季和秋季兩次入 學考試,目前已讓近萬名優秀新生代產業工人讀大學。廣東的高速發展離不開農民工群體的辛勤耕耘,如今以此“反哺”他們,正是重視農民工素質培養之舉,給予 他們更多的入學深造機會。但是現實來看,“農民工”的權利或發展紅利依然遠遠低于本地居民。
判斷城市是否尊重農民工,關鍵在于這個群體的生存發展權利是否受到尊重。誠然,二元制的戶籍制度改革無法在一夕之間完全放開,這是勞動力輸入省 無法承載之重。但是無疑,我們正在試圖縮小差距,試圖彌合外來務工人員與本地居民之間的權利鴻溝。這要以取消“農民工”稱謂的政策措施為起始,卻應以建立 健全外來務工人員融入城鎮的制度設計,以及探索建立外來務工人員根據職業和工作年限享受相應基本公共服務的制度為目標。目前,中國的城市化率只達50%左 右,中國“農民工”城市化進程至少可持續30年。這個過程將成為中國經濟轉型與擴大內需的強大動力。可以預見,隨著戶籍制度的改革與“農民工”大量地轉為 城市人口,“農民工”這個別扭的稱呼也會逐漸退出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