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衛平
謝謝主持人,謝謝大家,很高興有這個機會來參加十二五:聚焦中國城市化質量為主題的第五屆中國城市化國際峰會,中國近幾年發展真的很快,城市化率差不多每年以1%的速度來發展,這個速度對我來講實在太快了,因為太快了會帶來非常多的問題。我們發展過程當中,特別對于一個地方政府來講,對經濟的尊重遠遠超過對于人文的尊重,我們國家現在也在提倡以人為本,科學發展,但是真正在地方執行的話,我想確實遇到一個很大的挑戰。我們嵐山在發展建設中堅持把最好的地方留 給人民,這是最好的理念。國家中期來講,沿海開發強度是非常之大的,對我們沿海環境整個造成很大的影響,我想很多工重化工業,會對我們沿海居民造成一個很大的沖擊。在發展過程中怎么樣更有效的布局,讓人們感覺到更宜居,感覺到更美好一些。我們最近也寫到很多東西,關于建設生態城市,生態園區,一系列的計 劃,包括長沙的產城融合,我們工業區本身的質量問題,怎么建設生態的問題,工業區怎么減少廢物排放。另外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人文,如何人文跟經濟的發展結合起來。
對我個人來講,有兩個體會,我當時在南開讀書的時候,當時泰達新區(我們在泰達學院)有很多學生和老師在考慮,是留在天津城區,還是到新區里面去,我想這就涉及到很多基礎設施,人文配置等各方面的內容。現在泰達發展還是不錯的,但是在當時2000年左右 的時候,很多人是不愿意過去的。另外我們現在的情況,我是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我們在懷柔那一塊地買了一塊地,懷柔那個工業區將來要建設,科學院好多所要搬過去。但是現在一個看法,很多人還是不愿意搬過去。雖然我們科學院在北京地盤很小,發展也受到局限,但是要愿意搬過去的意愿不是很強烈。盡管懷 柔自然環境生態環境還是非常好的,但在人文這方面,怎么有更好的各方面配套,比如教育、衛生各方面有效的配套,包括交通,這個可能是大家更關注的一個方面。我的觀點,我們在考慮城市化質量,它是一個平衡的體系,我們不僅要考慮整個園區執行生態化的理念,我們園區更多還是要考慮以人為本的東西,嵐山更多的 從人文角度來考慮建設和發展這樣一個城市,是一個很好的探索,也值得我們思考去借鑒。我就簡單評論這么多,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