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發改委發布的《浙江省“十一五”社會發展報告》,就過去五年我省社會事業、社會保障、社會結構、社會環境、社會改革五大領域取得的成效進行了全面評價分析。
率先實施“公共服務均等化”——
在全國率先制定實施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行動計劃,有效地促進了社會事業發展的城鄉統籌、區域均衡和全民共享。1、教育現代化步伐加快。教育普及化水平顯著提高,全面實施免費九年義務教育,基礎教育從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向普及學前3年到高中段的15年教育 跨越;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5%,實現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跨越。教育保障條件大為改善,累計投入教育經費4005億元,比“十五”期間增長了 98.8%。
2、 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快速提升。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全面建成,基本完成城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標準化建設任務,初步構建了“20分 鐘醫療衛生服務圈”。公共衛生保障水平不斷提高。全民健康素質顯著提升,全省人均期望壽命79.2歲,比2005年提高3.4歲,人群主要健康指標達到中 上收入國家水平。
3、公共文化服務不斷完善。覆蓋全省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基本形成。公共文化服務能力顯著增強。以杭州西湖、大運河為重點的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工作積極推進。文化產業蓬勃發展,文化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6%,占全省GDP比重接近4%。
社會保障實現制度全覆蓋——
基本養老金水平位居全國前列
按照“廣覆蓋、?;尽⒍鄬哟巍⒖沙掷m”的要求,具有浙江特色、覆蓋城鄉、多層次的社會保障制度和政策體系基本建立,開始邁入“全民社?!钡臍v史新階段。
1、社會保障實現制度全覆蓋。城鄉居民養老保障制度、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在全國率先實施,養老和醫療保障在制度上實現城鄉全覆蓋。覆蓋城鄉的新型社會救助體系率先基本建成。建立廉租房、經濟適用房、公共租賃房等多種形式的住房保障制度。
2、社保覆蓋面不斷擴大。在全國率先將各類企業、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等從業人員納入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積極推動農民工參加醫療和 工傷保險,將大學生逐步納入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范圍,使更多的人享有基本社會保障。將“老工傷”人員統一納入工傷保險統籌管理。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實現動 態管理下應保盡保、應補盡補、應退盡退,全省共有低保對象70萬人,比“十五”末增長14.8%。
3、保障水平穩步提升?;攫B老金水平位居全國前列,連續五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待遇,月人均養老金達到1595元。醫療保障水平穩步 提升,大幅提高基本醫療保障標準。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不斷提高,完善落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價格補貼政策,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每人每 月達到376.7元和245.2元,農村五保和城鎮“三無”對象集中供養率分別達到96.9%和99.4%。
社會結構逐步合理、穩定——
全省城市化率達59%
從構建合理的現代社會結構出發,加大政策調整力度,著力創新社會制度,依靠分配和轉移支付等手段,推進我省逐步形成和維持一個合理、穩定的社會結構。
1、收入結構進一步優化。我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人均純收入已分別連續10年和26年位居各省區首位。收入來源日益多元化,城鎮居民財產性收入占家庭總收入的比重提高到4.9%。
2、城鄉區域結構加快協調。積極探索聯動推進新型城市化和新農村建設,大力推進200個中心鎮培育工程和27個小城市培育試點。大力實施“山海協作”、“千村示范、萬村整治”等工程,形成了區域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
3、 就業結構不斷改善。就業規模不斷擴大,五年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391萬人,第三產業從業人員比例提高了2個百分點。城鎮“零就業”家庭發現一戶、解決一戶,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連續五年超過92%。統籌城鄉的市場就業機制不斷健全,累計轉移農村勞動力193萬人。
4、人口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非農從業人口比重超過80%,城市化率達59%。中等收入群體不斷壯大,私營企業投資者、個體工 商戶以及各類經營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等中間階層持續擴大。低生育水平繼續保持穩定,人口自然增長率低于5‰。家庭戶規??s小,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 2.62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2.99人減少0.37人。
社會管理彰顯浙江特色——群眾安全感居全國前列
以構建體現中國特色、時代特征、浙江特點的社會管理體系為目標,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體制,不斷提高社會管理的科學化水平,社會環境總體保持和諧穩定。
1、社會管理工作不斷創新。率先在全國形成了農村社區建設制度框架,97.5%的村開展了“民主法治村”創建活動,95%以上的村達到村務公開民主管理規范化建設標準。全省社會組織總數位居全國前列。
2、平安創建扎實推進。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完善“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模式,加強不穩定因素滾動排查和疏導化解,及時發現、預警和化 解各種不安定因素,夯實社會管理的基礎,全省群體性事件起數和參與人數逐年下降。信訪形勢總體平穩有序。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率穩步提高,已連續7年位居全 國前列。
3、公共安全形勢趨于好轉?!笆晃濉逼陂g全省各類生產安全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連續實現“三下降”分別比2005年下降51.4%、24.6%和32.2%。食品藥品安全形勢總體平穩。人居環境穩中趨好,污染物減排超額完成下達目標。
社會領域創新跨上新臺階——
新增支出用于民生的比重達75.0%
以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為突破口,深入推進社會領域體制機制創新,為轉型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制度保障。
1、公共財政體制加快完善。繼續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持續加大與民生密切相關的公共事業的投入力度。2006-2010年連續五年全省財政支出增 量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2010年全省財政新增支出用于民生的比重達75.0%。不斷加大對欠發達地區和海島地區扶持力度,省財政五年累計轉移支付 1135億元,年均增長28.6%。
2、教育改革深入推進。全面實施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建立省、市、縣(市)三級政府分項目、按比例分擔機制,并納入公共財政保障范圍。建立優質教育資源向農村流動的機制。全面推進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新課改高考改革實現了與高中課改的平穩對接。
3、全面啟動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著眼于提高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緩解“看病貴、看病難”,實現“讓群眾看得起病”、“有地方看病”,率先啟動 了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確定了三年重點改革任務實施意見和年度工作安排,并出臺了35個配套改革政策;加大籌資力度,建立財政投入保障機制,三年內各級 政府計劃投入356億元。
4、文化體制改革邁出關鍵步伐。創新公共文化服務機制,實現全省所有國有博物館、紀念館常年免費開放。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改革全面完成。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改革基本完成,全省文化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
5、城鄉公共資源統籌配置改革加快推進。大力推進中心鎮改革發展和中心村建設,推動城鎮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覆蓋。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城 鎮集中供水覆蓋農村人口新增690萬人。全省等級公路通村率和客運班車通村率分別達到99.5%和91.6%。城鄉污染防治能力穩步提升,率先在全國實現 縣以上城市污水處理廠全覆蓋。農村新型流通體系建設加快推進。郵政普遍服務和公共氣象服務進一步加強。
6、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穩步推進。順利完成第四次公務員工資制度改革和事業單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公務員實行職務和級別相結合的工資制度,津貼補 貼全面清理規范。義務教育、公共衛生等事業單位崗位績效工資制度穩步實施,義務教育績效工資全面兌現。加強企業工資收入分配的宏觀調控,企業工資集體協商 制度大力推進,職工工資共決和正常增長長效機制進一步完善。
“十一五”以來的五年,我省社會發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在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方面積累了彌足珍貴的經驗。“十二五”時期是我省現代化進 程中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社會建設的整體推進期,必須充分認識社會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特征,推動我省社會建設繼續走在全國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