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2月20日電“在西方跨國公司的連鎖店面前,中國的小商小販不堪一擊;由于服務業落后,中國制造業費了很大勁、辛辛苦苦掙來的錢,容易被西方金融業一下子挖走一大塊。”
20日,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中國社科文獻出版社主辦的《轉型與崛起:全球視野下的中國服務經濟》發布會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鄭新立在北京作了上述表示。他說,中國服務業的增長速度雖然較快,但發展滯后的局面沒有緩解。
發布會上,《轉型與崛起:全球視野下的中國服務經濟》的作者、原中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副部長張祥表示,中國服務業發展水平低,制約了中國參與 服務全球化和承接服務業跨國轉移。中國工業依然以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的產業和產品為主,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主要依賴成本和價格優勢。
張祥認為,為生產服務的生產性服務業,包括研發、金融、會計、審計、咨詢、保險、物流、中介服務等,還遠未滿足中國制造業的需要。這制約著國內 消費市場的擴大、出口產品附加值的提高,影響了中國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只有依托制造業產業鏈的基礎,研發、金融、物流、咨詢、會計、審計、會展等高端服 務業才會有所依存。同樣,沒有現代服務業的支撐,中國由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轉變將會很困難。
張祥同時指出,中國產業升級趨勢加快,產業融合趨勢漸強,不斷催生新的服務業態和新興增長點。中國制造業基礎扎實、人力資源豐富、基礎設施完備,服務供給潛力大。
根據中國“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中國希望到2015年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從2010年的43%提高到47%。同時,促進生產性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融合。
對此,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裴長洪20日在發布會上表示,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三到四個百分點,并非易事。它涉及城市化、消費等眾多問題。中國擴大消費,既要擴大商品消費,也要擴大服務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