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溫暖是多日在外回歸時心中的期待、看到身邊高樓拔地而起油然而生的自豪、家鄉的日新月異激發的由衷贊嘆。徜徉在和諧廣場——— 一站式家庭娛樂購物中心、守望著棚改區的高樓林立,讓人感到一種溫暖。這種溫暖源自人的歸屬感、認同感。
高樓再高、道路再寬,都只是鋼筋水泥的組合,之所以被賦予生命,那是因為我們心中有“濟南”二字。無論走到哪里,這是我們的印記,我們的歸屬 感、認同感。大到一座城市,小到一個社區,有了歸屬感、認同感,就有了勁頭、心氣,有了歡笑愉悅時的共同分享,有了攻堅克難時的共同承擔。
我們得說,共同的文化造就共同的歸屬感、認同感。
城市在一天天變高變大,一天天變新變靚。也許我們不再有小街小巷里的熙熙攘攘,但街坊鄰居間的熱情依舊;也許我們居住得不再如左鄰右舍般的近,但你、我、他之間的感情依舊;也許我們需要適應新的秩序、生活節奏,但心中的印記光亮依舊。
濟南如此,槐蔭區的振興街街道如此。這西部新城建設的“橋頭堡”,是“文化凝聚、和諧共筑”最好的注腳。
未來城市發展帶來的變化我們難以預知,但振興街街道為我們適應城市化的浪潮做了成功的探索。
心有所依 文化凝聚來自和諧生活的點點滴滴。
一個溫暖舒適的家,一個安全穩定的居住環境,一個融洽親密的生活氛圍——— 我們對生活環境的要求僅此而已。而這恰恰是和諧的核心因子。一個個家庭和諧了,無限延伸下去,社區就能和諧,城市就能和諧。文化凝聚力自然而生。
在振興街街道轄區內,一個個和諧家庭、一個個社團、一個個企業單位共同書寫著一幅幅“近鄰互助、相親相愛”的美麗畫卷。他們都是守望相助的“梅蘭鄰里”。
在這里,街道黨工委大力提倡鄰里文化,在整個轄區廣泛開展“梅蘭鄰里”創評活動,樹立和諧家庭的模范。前前后后共評選“梅蘭鄰里”200余戶。 慶余里成為最早被評為“梅蘭鄰里”的里弄之一。無論什么時候走進慶余里,這里的環境總是干凈整潔,但這不是環衛工人刻意美化的結果,而是來自里弄居民們自 覺清理;
這里的氣氛總是和睦融洽,誰家有了困難,大家都像自己的事情一樣掛在心上;胡同里來了生人,在門外乘涼或曬太陽的大爺、大媽會警覺地問上一句,大家都說,有了這些“義務保安”,胡同格外安全,出門上班也覺得踏實。
社團是人與人交往互動、豐富生活內容的重要平臺。唱的、跳的、畫的、捏的,振興街的社團之多令人羨慕。這里有槐蔭區首家社區圖書館、全市首家社 區文化廣場——— 振興廣場,轄區居民有了學習、娛樂、休閑的陣地,在此基礎上,各類群眾文化團體蓬勃發展、異彩紛呈。目前已經成立了“金鳳凰演出隊”、“老來樂合唱團”、 “松齡書畫苑”、“心靈面塑藝術團”、“民樂團”、“童話苑”等多個特色鮮明的群眾社團,經常參加活動的人數達到1000余人。人來人往中,大家緊密相 連。
家庭是和諧的小單元,企業單位是和諧的大單元。“文化凝聚、和諧共筑”,少了社區內的企業單位不行。營造家的溫馨,實現家人般的互信,少了這些 “外來戶”更是萬萬不行。為了讓梅蘭的香氣飄散到轄區各個角落,振興街街道黨工委抓住“文化”做文章,采取多種措施來融洽轄區單位與居民、單位與單位之間 的關系,引導企業樹立自己的文化,無論是體現強烈社會責任感的博遠物流發展有限公司企業文化,還是和諧廣場的“和諧文化”,都深深影響著轄區內的居民。
包容共生 每個人都是“和諧文化”的締造者、捍衛者和踐行者。
和諧是生活的至高境界。誰不會遇到難題、矛盾?可是,就是因為身邊的和諧因子,許多困難都有可能一朝化解。誰都會向往其樂融融、平安健康、友好互助的生活,因為和諧駐存在每個人心中,我們可以擁有。這就是和諧文化的力量。
因為和諧在心中,鄰里鄉親更加相親相愛。今年中秋之夜,社區適時組織回遷居民舉行以“迎中秋、遷新居、話團圓”為主題的茶話會,重敘起幾十年的 老感情。老人們都說,“雖然住進了高樓大廈,但老街坊們的情誼還像過去一樣。”社區里互助互幫蔚然成風:接送孩子互助、托付事物互助、安全守望互助、公共 設施維護互助、病醫急難互助。小小的社區變成了溫馨的大家庭,感人事跡層出不窮。
因為和諧在心中,社區建設事半功倍。博遠物流發展有限公司秉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中華傳統美德,把“孝感文化”延伸到社區,讓更多的老人體 會到“孝”的溫暖。去年企業為社區低保老人贈送了500公斤愛心卷心菜,帶了一個好頭。和諧廣場出資開展“送黨報進社區”活動,為社區老黨員訂閱《濟南日 報》,增進了企業與駐地居民的感情。轄區單位參與社區共建的積極性與日俱增,大家紛紛投入到扶貧救困、文化普及、志愿服務、搶險救災等公益活動中,有的單 位捐助物資充實街道愛心慈善超市,有的單位出資為社區藝術團免費鋪設活動場地、印制歌譜、改善道具設備……
因為和諧在心中,社區文化建設令人刮目相看。各文化社團每年參加活動近200場,演出50余場,舉行舞蹈、聲樂、書畫、面塑等專業培訓60余 次,“金鳳凰文藝演出隊”獲得“全國億萬婦女健身活動巾幗文明健身隊”稱號,陽光新城社區合唱隊榮獲“2009年泉城紅歌大賽銀泉獎”、“齊魯紅歌會銅 獎”……社區共享文化活動場地近5000平方米,極大滿足了社區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因為和諧在心中,縱有矛盾、難題也不懼。和諧廣場、陽光100美樂匯、沃爾瑪超市、銀座佳悅酒店、陽光100美爵酒店等新型業態環繞社區周圍, 振興街實現了由老城區向商業金街的華美蝶變。一座座高樓大廈的崛起,徹底改變了轄區面貌,但是居民在享受生活便利的同時,也品嘗到了交通擁堵、住宅遮光、 垃圾中轉、噪音污染、安全隱患等隨之而來的麻煩。然而,不論怎樣都改變不了大家和諧共生的共同目標。在振興街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協調下,企業和居民尋找到 了和諧相處的平衡點。
和諧就像一個支點,讓每個人都懂得欣賞平衡之美、去建設美的平衡。
城市模范 當城市快速生長,還有什么比高度的文化認同感、歸屬感更能應對未知的挑戰呢?
東部新區、西部新城、濱河新區……嶄新的城市化將濟南推向城市發展的制高點。城市化絕非拆和建那么簡單。身處老城區的我們能適應城市化帶來的變化嗎?
振興街給我們樹立了一個優秀的模板。同樣是身處老城區,同樣是面臨高層建筑大量取代老建筑,同樣是老居民迎來嶄新居住形態,同樣是社會管理由靠人治轉為靠文化,振興街走在了前面。
文化的力量不容小覷。每個城市甚至每個社區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是那里人們獨有的印章。以“梅蘭鄰里”為代表的鄰里文化、駐區企業強化社會責任 感的企業文化、以各種文藝社團為代表的社團文化,把振興街轄區2.53平方公里內的人們緊緊團結在“和諧文化”周圍,深深地烙上了“和諧”之印。他們無論 走到哪里,都能發揮出社會進步的正能量,回饋社會、穩定社會。
創新的勇氣需要堅持。城市化帶來的挑戰是社會管理問題。如何讓被管的人心服口服?如何讓轄區居民團結一心?面對城市化的浪潮,振興街直面社會管 理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不久他們將與社區成員聯手成立和諧共建促進會,與和諧廣場聯合開設“和諧論壇”,邀請有關專家開辦講座,吸收駐轄單位負責人、 社區居民及各界代表參加,秉承“文化凝聚、責任共擔、和諧共享”的理念,架起一座連接政府、企業、居民的橋梁,使之成為引領社區文化高地的新標桿、服務轄 區的新平臺和社區成員的精神家園。
最終的動力來自群眾的訴求。每個人都期望生活中有著優美的環境、貼心的管理服務、互幫互助的左鄰右舍、貢獻大于索取的企業,這正是社會管理者不 斷前進的動力。“和諧文化”的提煉源自振興街轄區居民的精神訴求。同時,以“和諧文化”為代表的社區文化力量也反哺社區建設、滿足民生訴求。“文化”如今 已成為振興街建設新型和諧社區的新能源,“文化凝聚、共筑和諧”越來越成為轄區單位和居民的共識。面對新型城市化之路,我們需要挖掘身邊的文化力量,共迎 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