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文明古國,在漫長的生產生活和斗爭歷程中,祖先創造了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由于我國城市后起,長期以來各族人民主要以自然村落為共同生活群體,所以農村對孕育、傳承和發展中華文化做出了巨大貢獻,農村自然承載起了傳承文化的重要責任。
但在城市化高速發展的進程中,許多鄉村因此消失,農村的文化傳承功能變得不堪一擊。而隨著城市化的推進,未來將會有更多的人從鄉村轉移到城市,最終大多數農村人將來到城市生活,許多鄉土文化、民族民間文化、優秀文化傳統面臨著誰來傳承的問題。在這里筆者不禁要問,在城市化進程中到底誰再來承擔起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的責任?我們在創造一個比原來更舒適、更發達的物質家園的同時有沒有同時塑造一個更好的精神家園?
一提到城市建設,大家往往想到的是道路的開通拓寬、樓房建筑崛起、城市面積的擴大、人口的不斷增加等硬實力,自覺想到文化軟實力的傳承、再造和提升的會少得多,事實上我們的許多城市正在經濟優先的前提下,一味追求城市建設速度。沒有文化軟實力的城市僅僅是一個冷冰冰物質軀殼,像一個人缺少了底氣和靈魂,沒有共同的指向,顯得松散氣虛,沒有生機動力。
從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經驗來看,在城市化和現代化的進程中,都特別重視民族文化遺傳的保護和繼承,把貯存文化、流傳文化和改造文化作為三個基本的使命,不僅許多鄉村民族文化被傳承了下來,更多的在這個傳承的過程中,借助文化保護傳承興起來了許多名揚海外的城市。例如,雅典、羅馬、威尼斯、孟買、開羅等等。城市化進程中城市文化建設,既包括承接農村鄉土民間文化,保存城市歷史文化,也包括現代化進程中,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孕育發展先進文化,塑造具有特色的城市現代精神,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進步,把城市建設成為軟硬實力發達,充分體現地域和當地文化特色的城市。
當前,不少省份都提出了建設“文化強省”的奮斗目標,經濟的發展必然要求有文化的繁榮興盛,但在這個過程中,城市建設必須有文化自覺意識,更多地承擔起自己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