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5日上午9時30分,第三屆中國城市化國際峰會新聞發布會在北京隆重召開,以下是此次新聞發布會的實錄內容:
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
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主任、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中國市政工程協會會長、原建設部總工程師金德鈞(中間); 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副主任、中資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原全國人大財經委國資法起草工作組組長:劉儀舜(右二);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委員,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信息中心處長張凱(左二);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秘書長、城市化網執行總裁、城市化雜志執行主編
與會的企業家和各大媒體
主持人:尊敬的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金德鈞主任,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首先,請允許我代表主辦單位感謝各位來賓冒著酷暑出席本次新聞發布會。
8月是個火熱的季節,中國的城市化也如8月的天氣一樣如火如荼。今天我很榮幸為大家主持第三屆中國城市化國際峰會新聞發布會。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城市化》雜志執行副主編顧晴。
此次新聞發布會主持人,《城市化》雜志執行副主編顧晴
現在,我先為大家介紹一下出席今天會議的嘉賓,他們是:
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主任、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中國市政工程協會會長、原建設部總工程師:金德鈞先生
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副主任、中資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原全國人大財經委國資法起草工作組組長:劉儀舜先生
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委員,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信息中心處長:張凱先生
唯綠科技建筑節能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劉 瑋女士
北京依蓮軒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董事總經理:劉 博女士
北京成業行房地產投資顧問公司 總經理:
順華集團總裁助理:
北京國華置業有限公司公關部經理:趙 加 先生
新日月集團總裁:
新華社高級記者:杜 宇女士
中新社政文部副主任: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經濟之聲新聞部副主任:
光明日報國內部主任記者:梁 捷女士
中國建設報編輯部副主任:劉 偉女士
中華建筑報總編輯:
搜狐網:
新浪網:
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秘書長、城市化網執行總裁、城市化雜志執行主編:
現在我們有請蔡義鴻秘書長介紹第三屆中國城市化國際峰會的概況。
圖為蔡義鴻秘書長在介紹第三屆中國城市化國際峰會的概況
蔡義鴻:首先感謝大家犧牲周末的時間來出席第三屆中國城市化國際峰會的新聞發會。 中國的城市化進程!之所以吸引全世界的眼球,因為這是自19世紀初以來發生在地球上人類最偉大的歷史變遷!
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認為:中國的城市化和以美國為首的新技術革命是影響21世紀人類進程的兩大關鍵性因素。
城市化進程與經濟發展息息相關。中共中央十六屆三中全會第一次明確提出,要建立有利于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體制。十七大報告指出,要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胡錦濤總書記強調,堅持統籌城鄉發展,提高城市化水平,增強大城市以及城市群的整體實力,可以在更大范圍內實現土地、勞動力、資金等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實現以工促農、以城帶鄉,最終達到城鄉共同發展繁榮。
2009年,起因于美國的全球金融危機給世界經濟發展帶來了極大沖擊,盡管剛剛融入世界經濟的中國也難獨善其身,頗受其害,但我們相信中國在本次金融危機中將是最先穩定、最先復蘇的大國,中國將是本輪金融危機復蘇的火車頭!
這是因為,首先,中國幅員遼闊,有30多個省市自治區,是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地域差別與城鄉貧富差距較大,其正在掀起的世界上第三次城市化浪潮,將使約有4億農村人口逐步轉移到城市之中,這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最大基礎與最強支撐!
第二,中國不僅擁有19000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是本次金融危機肇事者——美國的最大債權國,而且擁有29萬億元之巨的居民儲蓄,是本次金融危機中信用最好的政府,也是最“富有”的政府。
第三,中國政府決心解決城鄉人口二元結構問題,8億待富農民是中國政府實現擴大內需的基礎。農村地區基礎設施的改造與升級所推動的工業化、城市化運動,將帶動大量的消費和投資需求,形成旺盛的和可持續的國內需求。
如果說,本次金融危機給中國各級政府在經濟發展上提出了新的挑戰,而中國正在進行的史無前例的城市化進程卻給中國各級政府和企業提供了一個抗擊金融危機的良好機遇。
為此,第三屆中國城市化國際峰會將以中國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工程的活力城市、典范企業、影響力工程、貢獻力人物、優秀農民工等成功案例剖析為切入點,重點研討“中國掀起世界第三次城市化浪潮”,探索符合我國國情的“和諧城市化之路”,達到總結經驗,交流思想,互動合作,多方共贏之目的。
我們第三屆中國城市化國際峰會舉辦的時間計劃在今年11月舉行,會期一天到一天半。主要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舉辦——中國掀起世界第三次城市化浪潮主題論壇
(1)世界城市化實踐對中國城市發展的啟示;
(2)金融危機與城市化背景下的房地產機遇;
(3)城鄉統籌規劃實現土地價值最大化;
(4)中國城市特色與建設發展中的問題;
(5)多路徑建設綠色生態宜居新型城市;
(6)舊城改造與城中村改造;
(7)中國城市化驅動的產業鏈條;
二、中國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工程成果發布,主要內容有:
(1)《2007年度中國城市化率調查報告》(2007年度中國城市化率白皮書);
(2)《2009年度重點關注城市:揚州、青島、汕頭、三亞、通州5城市研究報告》,同時發布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2010年度重點關注城市名單;
(3)揭曉2009年度中國城市化進程活力城市、典范企業、貢獻力人物、影響力工程、優秀農民工代表。
(4)成功案例推介:活力城市、區域經濟開發經驗推介、典范企業、城市綜合體、城市特色社區開發典范、工、農業集鎮與新農村建設經驗介紹、旅游療養典范項目推介等。
三、第三屆中國城市化國際峰會擬邀嘉賓
世界各界名流,包括專家學者、政界領導人、企業CEO或董事級別高管、首席執行官、首席技術官、首席經濟師和企業戰略家等將聚首峰會。圍繞城市規劃與建設、區域經濟、環境保護、道路交通、金融投資、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等多方面進行交流,建立有益的城市往來合作,努力構建“智慧+資本”合作平臺。
(一)邀請出席峰會的院士:
鄒德慈 中國工程院院士、原中國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
許靖華 美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李京文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央財經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院長
王思敬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原主任
張 澤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工業大學副校長
(二)邀請出席峰會的委員會領導:
金德鈞 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主任、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中國市政工程協會會長、原建設部總工程師
劉儀舜 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副主任、中資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原全國人大財經委國資法起草工作組組長
張國印 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副主任、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機關服務中心主任
張慶風 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副主任、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干部學院副院長
(三)邀請“中國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工程”重點關注城市市長或相關負責人出席峰會:
1、2008年度重點關注城市:
江蘇省徐州市、山東省東營市、廣東省惠州市、浙江省義烏市、北京市昌平區
2、2009年度重點關注城市:
江蘇省揚州市、山東省青島市、廣東省汕頭市、海南省三亞市、北京市通州區
3、邀請榮獲2008年度活力城市市長或相關負責人出席峰會:
4、2008中國省會(含直轄市)十大活力城市:
北京市、上海市、重慶市、天津市、太原市、武漢市、長沙市、沈陽市、南京市、
昆明市
5、2008中國地級以上城市十大活力城市:
深圳市、大連市、南通市、徐州市、惠州市、廈門市、東營市、柳州市、攀枝花、
湘潭市
6、2008中國縣級城市十大活力城市:
昆山市、江陰市、常熟市、義烏市、宜興市、晉江市、壽光市、即墨市、金壇市、
石河子市
7、邀請有關領導、負責人、專家、企業家和國際友人出席峰會
以上就是第三屆中國城市化國際峰會的基本情況的主要內容,謝謝主持人,謝謝大家。
主持人:謝謝蔡義鴻秘書長簡明扼要的情況介紹。中國的城市化被譽為21世紀影響人類進程的兩大事件之一,我想在座的各位媒體朋友和業界朋友一定有很多問題需要提問。現在我們進入互動環節。大家可以就城市化感興趣的相關話題向各位嘉賓提問。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第三屆中國城市化國際峰會的主題是中國掀起第三次城市化浪潮,我覺得這個話題非常有新意。那么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國家面臨怎樣的機遇和挑戰?請金德鈞主任回答。
圖為金德鈞主任在答新華社記者問
金德鈞:謝謝新聞界的朋友對城市化的關注,這個問題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從本人了解的情況,學識水平來說,是很難回答這個問題的,我只想談談我們的看法。大家都看到了,我們最近幾年一個很重要或者一個很重大的現象,就是每年要過春節了,大量在城市打工的農民工,成群結隊地回鄉下,春節過后這批人又浩浩蕩蕩地進城。這個人數規模之大,影響之甚,恐怕是中國各界都很清楚的。這不僅讓交通部門很緊張。大家都很清楚,世界上也很關注。
這個現象表現的是個什么問題呢?我在想,起碼首先是說明這個事情,就是已經進入到城市中的勞動力,也就是說進入到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工作的這些人不是城市人,而是農村人,他們像候鳥一樣,歸宿在農村,干活在城市。那么這個現象能不能說,就是我們國家發展到今天工業化的速度和城市化的速度不相匹配呢?或者進一步說,就是我們城市化的速度落后于工業化的速度,能不能說明這個問題呢?我想直接就是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就告訴我們,我們城市化還要加倍努力來跟上工業化發展的步伐。因為城市化本身就是以工業化為動力來推動我們整個社會從生產方式到生活方式,從農業型向工業型轉變,這個現象本身說明的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重大的任務。
我覺得問題還不僅僅如此,通過這個問題我們再往前看一看,看什么呢?農村也就只一億多勞動力要出來嗎?不是,我們到現在為止還有八九億的人在農村,在座很多新聞界的同仁們,業內專家都知道,美國這樣一個國家,搞農業的人只占10%多,我們現在還是大多數人口在農村啊,按這個意義來講,農村還有大量勞動力要從第一產業轉移出來。
第二,農業生產率本身的提高,也要求農村生活的人的生活方式也要變化,這些都是我們城市化所面臨的應該解決的問題。而且我說的這些問題,民工潮已經擺在眼前了,后面這兩個問題也不是遙遠和將來的事,也是我們現在要著手解決的事,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城市化面臨的任務相當艱巨,而且要立即著手推進這個進程,這算不算是個機遇呢?恐怕是個機遇吧,這是我們城市化進程當中重大的機遇。
那么問題的另一面,正是我們城市化首先面對的問題,是農村問題,農民問題,所以挑戰也在等著,因為大家很清楚我們國家是二元體制,從1958年開始實行戶籍制度,城市和農村就分開了,這半個世紀的分開結果,兩塊的變化差距很大的,現在要解決這個問題,從經濟到生活方式,一直到國家的政策方針,管理體制方方面面都制約著我們解決這個問題。所以這也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大挑戰。
簡單地說,中國的城市化要解決好,就必須解決好三農問題,能不能這樣理解呢?請朋友們批評。
新華社記者:我有個問題想請教一下金主任,城市化和城市化推進到今天,您認為有哪些教訓可以總結,加速城市化會不會加速這個矛盾?
金德鈞:這個問題就更廣泛了,本人了解調研的問題也有限。中國城市化這些年來確實取得了重大的成就,這是舉世矚目的,我們建國初期的時候,我們城市化水平只有17%左右,而且前十來年,一會兒升了,一會兒降了,我記得到上個世紀60年代初的時候,文化大革命前,不光城市化率沒有升起來,還降了一個多百分點,到了文化大革命期間更是下降,因為那時候我國的城市化基本停止了。
改革開放以后,特別這些年來,我們的城市化速度增長很快,因此我覺得我們最重要一條經驗,就是通過全黨致力于發展經濟,特別是注意發展城市經濟,來由城市推動整個國家經濟的發展,來擴大就業,發展第二產業、第三產業,這條路我認為是堅定不移要走的,這是非常正確的。
第二,最近這幾年中央在下大力氣解決“三農”問題,包括現在把農業稅免掉,強調工業輔農業,城市輔農村,這個說法非常好,這也是一點經驗。
第三,在這個過程當中,允許各地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來走自己的城市化之路,實際上現在我們調研的這些城市都不是一個模式,比如一些小城鎮,有加工型的,把上游產業轉移到本地來發展,也有根據自己的歷史文化的有利條件,搞旅游觀光的,還有完全走為農業現代化服務的,根據不同情況走不同路線,這一點也是對的。
還有一條現在已經被大家注重的,就是注意城鄉統籌發展,一體化,統一規劃,統一考慮經濟發展,而且中央設立了這些綜合發展的試驗區,大家都知道,重慶、成都、浦東都在開展這些改革與試驗。
我覺得還有一條,城市發展過程當中,農村發展過程當中,始終要注意經濟發展、人口變化與資源、能源、生態環境相適應。這個要求,這個思想是非常對的,這也是值得肯定的,當然我們現在還存在不少問題。
城市化當中,從我接觸的有些問題也是要值得注意的,現在就是有些地方是就城市化說城市化,把城市化簡單的理解為加快城市建設,搞標志性工程,搞寬馬路,而不注重城市建設與經濟發展的互動。另外還有一些地方注重城市,對農村的現代化問題注重不夠。還有就是注重大城市的輻射作用,帶動作用,對中小城市,特別是城鎮,在城市化過程當中,在統籌城鄉發展過程當中的作用還注重的不夠。最后我還覺得還有一個,就是生態問題仍然是當前城市化過程當中一個突出的問題,需要下工夫去理解。
你這個題目提的很大,我就說這么幾點。
中國新聞社記者:我們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提出一個目標就是,讓中國城市化發展能夠對全人類造福,不過現在國際上也有一個說法,就是中國城市化發展對全球環境帶來一個災難,中國確實有自己的問題,不過我們在城市化發展中,可持續發展中,如何實現造福全人類?如何克服我們的問題實現這個目標?請劉副主任回答一下。
圖為劉儀舜副主任在答中新社記者問
劉儀舜:中國的城市化發展能不能造福全人類,這個題目可能大了一點,我想我們中國發展好了,對人類會有貢獻,但是中國的城市化的發展,肯定的一點,不會給世界能源造成危機。確實我在報紙上看到過一個美國學者說過這么一句話,就是中國八億農民如果過上美國人的生活的話,是一個災難性的問題。他的意思是說,八億農民過上現代化的生活,能源消耗是一個大問題,會給世界能源造成很大的威脅。他這個說法我感覺是危言聳聽,也是很荒誕的,中國農民,中國老百姓為什么不能夠富裕起來,趕上和超過美國,全世界的勞動人民為什么不能過上好日子,能源是可以解決的,現在我們到月球上去探索,看到月球上的資源可以充分的利用,我們科技的發展,連水、氫氣都可以充分利用,所以能源是個問題,但是能源危機是要靠科技發展解決的。
據統計,中國人均能源消費水平不及美國的1/8。他們的數字是我們的好幾倍,這說明美國人很浪費。而勤儉節約是中國人的美德,連小孩子都知道,人走要關燈,美國人的燈是不知道關的。所以,中國城市化建設一定是節能、環保的,是綠色城市化的過程。
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城市化的建設,現在各地都很重視這個事情,太陽能,我看到很多城市化,農民房頂上掛著太陽能,沼氣,很多根據自然環境條件的可能行,用風能、太陽能、水電,各個地方都在做這些事情,所以我們想,我們委員會研究這個問題,就是要造就我們中國現代化的新農村,新城鎮是節能環保的。這方面我們要交流、推廣、總結好的經驗。
我們中國城市化的發展,正是因為美國、歐洲有很多先進城市化的經驗,再加上有很多先進的科技都開始應用,所以我們很有信心,我們認為我們的歷史使命也是要造就一個節能環保的城市化。
光明日報記者:最近我看了北京工業大學張教授寫的一本書,書里面主要研究犯罪率。書的內容大概是這樣,由于城市化進程太快,犯罪率上升,大量農民涌入城市,帶來很多社會問題。現在我們國家的一些政策還沒有跟上去,他提出應該放慢城市化進程,這將減少犯罪率。請問您是否同意這個觀點?
劉儀舜:最近我跟蔡主編去了海南,看了一個村子,這個村子很漂亮,一家一戶的農家樂,后來我們了解,地方政府把村子改造交給民營企業,當然給民營企業一個條件,有這個優惠政策,他去了以后,就跟村里的老百姓說,你建新房子,門窗沒有錢,我給你,我再給你投點錢,你把爐灶改造一下,這樣搞一個農家樂,有人去玩的時候你可以接待,然后道路的建設投了一點錢,搞了一些基礎設施,然后在村里搞了一個旅游度假的東西。他就告訴我們,這個村子在他們來之前,這個地區的搶劫案件70%是這個村子里的人干的,他們來的時候就說我們給你一些基礎條件,你們慢慢改善生活,但是有小伙子就說,這個太慢了,我們車子往外一開錢就回來了,但是現在我們去的時候,他們很和諧,很安樂。
就是說,我們現在很多城市的犯罪,包括最近熱播的《重案六組》這個電視劇,他破案的都是民間的情況,這種情況怎么辦?據了解,目前約有2000萬的農民還在貧困線下,我們農村和城市的差距拉的很大,現在城市老百姓生活水平和農村的生活水平差距,可能到了歷史上最嚴重的情況,農村收入平均是每年4700多塊錢,城市大概要比農村多一萬多,如果這個差距永遠不解決的話,這個矛盾會越來越大。
所以,我認為不是城市化速度要加快,而是城市化要有所回歸,因為我們的工業化已經搞了60年,卻大大忽視了城市化的進程,現在是要回歸的時候了。如果城市化速度加快,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改變產業工人,變成技術工人,變成商人,地位改變以后,生活富裕起來了,這樣這些現象就會減少,所以城市化不能放慢,而是要大大加快。
中華建筑報記者:請問,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發布的《中國城市化率現狀調查報告》,權威性怎么樣?和統計局、發改委發布的是不是一致?
蔡義鴻:我們這個數據是國家人口統計的數據,我們是從公安系統和人口方面來對接的,非常準確,在數據上是精準的,因為我們了解到,要統計中國所有城市的城鎮人口非常困難,但是,中國又沒有很好很系統地反映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全面數據,我們其實可以算到鎮,但是工作量太大,所以我們最后決定統計到縣級市,這個工作是中國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啟動“中國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工程”后的第一個課題,我們做完以后發現,通過大量搜索、咨詢、調查,我們發現我們填補了中國在城市化率研究方面的空白,就是我們梳理了解放以后到2006年,2007年的已經做完了,到第三屆峰會再發布,我們梳理了它的曲線跟中國經濟發展是吻合的,跟中國社會發展是吻合的,但是我們很遺憾,也發現了這個問題,我們報告里面也說到這個問題,因為我們國家的城鄉二元結構,造成我們在采取的非農人口與總人口口徑計算的城市化率,跟現實的城市化率方面有一定差距,因為流動人口很難統計。
我們分析以后出現二方面情況:第一個方面,農村人口進城打工不是被城市化,他只能說是表現為城市化,像顧云昌副會長曾引用一個農民工說過的一句話,說“中國城市土地太硬了,我蓋不了房子,只有回家蓋房子”。就是說一個農民工他在北京、上海、廣州打工,通過五年十年的努力,掙到二三十萬,但是在這樣的城市他沒法生存,買房子買不起,所以只有老老實實回到老家,三十萬可以買個房子,可以娶個老婆,還可以買點家電,過上他自己的農村生活,但是這個農村生活比當地農民好的多,這樣打工了以后掙了錢然后回去蓋房子,是一種半城市化,我不知道我的想法對不對。
第二個現象,從農村的人可能會到小城鎮生活,小城鎮的人可能到縣城生活,縣城的人可能到地級市生活,地級市的人會到大城市生活,這是一個圈,這些人怎么統計呢?我們現在戶籍制度沒法統計,比如我是縣城的居民,我被城市化到地級市了,我的戶籍還在縣城,但是有可能我們城鎮人口統計也被地級市統計過去了,因為我有固定住所,所以就出現統計的重復誤差,這個很困難,我們不知道怎么辦,最后我們舍棄了城鎮人口的統計,我們選擇了偏低一點的,城市化率偏低一點的統計,而且這個數據非常完整。
我們這個城市化率數據是得到權威數據支持的,我們自己覺得這個數據不能說是權威的,只能說是代表一個方面的統計數字,或者研究報告,僅供大家參考,可能會有很多不足,但我們相信隨著我們城鄉二元結構,隨著戶籍制度改革的推進,我們相信這個城市化率的數據會越來越吻合中國的城市化進程,這是發展趨勢,我們相信2007年的報告出來,2008年會有一個很大的突破。因為武漢的1+8、湖南的長株潭、重慶、成渝兩型社會改革試點,包括去年的浙江嘉興取消城市戶口、農業戶口二元結構,統一為城市居民;還有最近廣州的戶籍制度改革政策等,這些最新的數據我們不可能現在全部統計出來,因為數據有一定的滯后性,我們相信在2010年或到2012年,隨著我國城鄉二元結構體制和戶籍改革的深入,我們的城市化率會跟著中國政策走向,會越來越符合中國的國情與實際。大概我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就是這樣子。
建設報記者:我問劉主任一個問題,我們現在城市化過程中,資金問題是個很重要的問題,因為現在很多政府沒有資金來源,許多地方靠賣地發展城市。請問,除了這個辦法之外,有沒有別的發展途徑?
劉儀舜:工業化是解決供給,城市化是解決需求,我們發展60年,主要是工業化的過程,現在我們工業化的供應能力有多大呢?大概供應到人均3000美元的收入水平,但是我們實際的需求,大概平均只有700塊錢,因為這個差距是很大的問題,當然可能大家說,現在投入四萬億拉動經濟,促進內需,我理解這是應對金融風暴的一個短線的措施,因為出口減少了,我們國內建設的投資,需要用投資來拉動,需求會多一點。建鐵路、建公路,但是真正的內需,靠這個拉動是微乎其微的,因此,如果城市化建設不加快速度,這個內需的矛盾會很大。有學者統計,城市化進程中,如果三億農民建城鎮,大概需要18萬億元的投入,還有一位專家也經過推算,到2030年,中國的人口發展到最高峰,可能到15億的人口,如果8億農民進城鎮的話,大概需要300萬億的投入,這個投入需要投在什么地方呢?不是說農民的地交出來,給他們建個房子這么簡單。
前不久,我們去了幾個地方考察,確實各地政府統籌規劃做了很多試點,把老百姓從原來村子里搬到鎮上,然后給他們建了很漂亮的房子,一片片的屋子建得非常漂亮,這個是拿耕地換的,農民是不需要出錢的,除了這個之外,基礎設施建設,道路、交通、自來水、垃圾處理、污水處理這些東西都要花錢。除了這個之外呢,農民有了房子了,土地交出來了,因此這個地區的統籌規劃就要建工業園,建農業產業基地,建鮮花生產基地,建養老生態園,建旅游度假村,要建一系列的項目,在這個發展階段里面,農民的生存安排,工作有了,他變成工人、商人,它的自耕地換了房子,有地方可以住,同時他到城市里打工,所以這個過程不單單是房子問題,確實需要大量的投資,這個投資哪里來?傾其財政力量和民間資金,還缺少很多,所以要考慮盡量吸收外資。
除了這個之外,我覺得根本性的問題,必須改革金融制度,我們要加快改革的力度,我們在金融體制上要創新,這兩天報紙登了中央的決定,人民銀行的決定,為了拉動內需,三億人民幣的注冊資本金可以成立民間的消費貸款公司,這就是創新。農村因為農業合作社,農業信用社過去搞的不好,好多都垮了,現在可以允許建立中小銀行,這是金融制度的創新,包括金融運作,資金的運作,這些對我們資金解決都有很大的好處。我們現在習慣是80%以上是存貸,10%多是服務,國外是倒過來,國外60%70%是搞服務,30%—40%是搞存貸,所以中國的金融有點落后了,金融的開放和改革是很大的問題,這個問題解決了,對融資問題會起很大的作用。
所以對于這一點,這次到各地區看,各省市對城市化的建設,因為中央要求統籌規劃,我們跑了幾個省,每個省都非常重視城鄉統籌規劃,甚至廣東、海南都做到了鎮,有的做到村,把規劃都做出來了,我看他們規劃報告非常漂亮,有的城市就是把整個鄉村規劃做出來以后,你就隨時可以看到了,但是要有錢,沒有錢不行,要投入。
所以這個過程中間,資金是個難題,但是我想辦法比困難多,上面是我的一些想法。我想,我們還是很有信心的,一定會得到解決,謝謝!
中華建筑報記者:剛才蔡義鴻秘書長介紹了第三屆中國城市化國際峰會的內容,里面講到2009年重點關注城市和活力城市,這些評選是不是有一些硬標準,這些標準有什么依據沒有?是否參考國外一些標準?另外,這些跟建設部城建司的關注是不是一致的。我們是怎么確定重點關注城市的呢?
蔡義鴻:我們的重點關注城市是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針對全國600多個城市,根據地域不同,根據人口、經濟發展、產業布局、未來發展、城市化率,也就是說文化、教育、交通、醫療等方面的發展,其實也可以這么講,這個城市人均享受的教育、醫療、交通、水資源,包括GDP的水平,這些綜合在一起都是我們考量的一個范疇。我們在選擇重點關注城市的時候,也感到非常難,因為全國有600多個城市,我們只能是從一些地級市,一些區里面選擇,比如我們選擇的江蘇省徐州市,這是一個資源枯竭型城市,要說它很發達嗎?也不是,但它今后的發展,它的潛力是值得我們關注的,很有典型性,也是國家政策關注的一個重點城市。我們會綜合各方面的資源來整合這些東西,跟著國家的大政方針走,這是堅定不移的,但是我們有我們自己的一個選擇標準,具體就是這樣。
記者:我想問張處長一個問題,我們國家農民工群體非常龐大,從第一屆中國城市化國際峰會開始,表彰優秀農民工代表就是峰會的重點內容之一,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請問在評選優秀農民工代表的時候是采用什么標準呢?這些受表彰過的優秀農民工代表委員會還跟蹤嗎?謝謝!
圖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信息中心處長張凱在答記者問
張凱:當時我們覺得中國的城市化離不開農民工,農民工做出的貢獻是最大的,他們把青春都獻給了中國城市的建設,他們為市民服務,為城市美容。但由于農民工是一個很大的群體,有很優秀的成功人士,有很有實力的農民企業家,但我們沒有選擇這些成功人士,我們將眼光對準了最普通、最代表農民工這一群體的一線工人及其家屬,我們的標準就是越是普通越好,越有代表性,因為這個群體太大了,他們能夠離開農村進城打工,本來就是農民的優秀代表,而且我們表彰的僅僅是其中的極少的一些人。
我們有所跟蹤,但還是有一些難度,有的已經返鄉了。今后在跟蹤隨訪、以及幫扶等方面,我們將做一些有益的償試。媒體朋友們也可以多提意見與建議。謝謝!
主持人:大家還有什么問題嗎?如果沒有什么問題,我們今天的互動環節到此結束?,F在,我宣布第三屆中國城市化國際峰會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感謝各位嘉賓出席本次發布會!歡迎大家屆時出席第三屆中國城市化國際峰會!謝謝大家!
新聞發布會結束后,與會嘉賓上臺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