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新加坡的華文作家蓉子為了響應廣東省僑辦的“寶貝計劃”項目,向粵東某地捐出18.6萬元,以扶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當她拿著當地政府提供的助學名單,逐一找名單上的學生進行面談后,1/3的學生疑似不符合受捐條件。受捐學生中,有的家里在深圳買了別墅,有的則是村干部的孩子,生活無憂不愁吃穿。為了不讓當地難堪,蓉子決定按原計劃全額發放第一期資助款,而那些身份存疑學生的后續捐助將被終止。
發生這樣的事,難堪的何止當地有關部門,傷害的何止是那些本應得到助學救濟卻被擯于救助名單之外的孩子們。對于每一位心懷善念、愿意用愛心扶危濟困,用自己的努力讓社會變得更美好一些的人來說,都是一種傷害。它置愛心、公平這些人們寄存希望的品行于被嘲笑的位置,令行善成為一種難以確定的風險之舉。
慈善領域,出現這種令人無法接受的事情已非止一例。盡管案例不同,但卻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將慈善資源視作可以占為己有的私利而分肥,而相關機制對此卻顯得束手無策,難以應對。
捐助人稍微認真查對了一下,就可查出受捐者當中的充數者,提供名單的當地政府部門,難道連這一點查對、甄別能力也沒有?顯然,不是沒有這個能力,而是在尋租權力的輕易滲透下,查對受捐者資格已經成為權力手中的積木,想怎么搭建就怎么搭建。
這件事的惡劣還在于,本來是一件讓孩子們感知社會關愛和溫暖的善事,在權力操弄之下,反而會變成一件讓孩子們窺視社會寒冷一面的窗口。可以想見,在目睹公平被扭曲、慈善被嘲弄之后,將給孩子們留下怎樣的社會觀感和認知。那些得到捐助的確實貧困的學生,在目睹這些之后,心里的暖意,還會存留多久?
值得思考的還有捐助者得知事實真相后的處置方法。作家本人并不打算通過制度渠道糾正捐資過程中的偏差,而是采取了折中的態度。對此,相信許多人深為理解。當對過程的差錯進行糾偏、對公正的強調是一件成本過高的事情之時,“但求無愧于心”,就會成為許多捐助者共同的選擇。
然而,制度不能對此麻木不仁或視而不見。如果對于慈善當中的權力操弄行為總是過于寬容,總是模糊處理,那么,不但捐助者的心會冷,人們應該堅守的美好價值觀也會潰敗。為了少一些類似的難堪,更為了這個社會的溫度留住暖意,請從對尋租權力說“不”開始,捍衛慈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