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之后,許多文人下海經商,其中有人因此被冠以“儒商”的雅號。文人與商人之間,似乎不像從前那么涇渭分明了。再接下來,許多地方為發展經濟,提出“文化搭臺,經濟唱戲”。雖然文化本身不能賺錢,可是,當地的名人、名勝等文化資源,卻能夠大大提高當地的知名度,為招商引資、旅游開發等帶來明顯的經濟效益。文化與商業的結合更緊密了。再后來,文化本身也成了一種產業,許多文化產品都名正言順地有了它的商業屬性。應當說,這種情況的出現,也不是一件壞事。從一定意義上來說,這是改革開放給文化領域帶來的勃勃生機,是思想解放和市場經濟使文化領域呈現出的繁榮景象。
如果文化與商業結合有度,這將是一種雙贏的局面。可惜,好景不長。本世紀以來,隨著文化由“現代”向“后現代”的轉變,文化產品的精神屬性越來越被忽視,“過度商業化”卻愈演愈烈。與價值失范、信仰崩解、金錢崇拜與娛樂至上的風潮相伴,許多人精神空虛,偏愛感官刺激。“過度商業化”就是迎合了人性中的這些欲望,把古今中外各種文化的糟粕匯于一籠,打著“怎么都行”的旗號,顛覆一切權威,否定一切傳統,主張玩世不恭,惡搞一切。各種文化垃圾由此催生,低俗、惡俗充斥文化生活。
以文學論。阿·托爾斯泰說:“文學應該預見未來,用自己那最鼓舞人心的成果跑在人民的前面,就像它是在拖著生活向前邁進似的。”然而,在“過度商業化”的潮流中,文學逐漸迷失方向,主動棄置精神屬性。一些寫作者為迎合低級趣味,不斷制造各種刺激感官的垃圾文字作品。
竊以為,互聯網極度發達的今天,人們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發生變化是必然的。但是,把假惡丑的東西搬出來放大,視作自然,當作時尚,無視是非,是怎么也說不過去的。它可能引發的社會道德水平的大滑坡,恐怕是我們誰都不愿意看到的。
大眾文化領域如此,學術教育領域也不容樂觀。“過度商業化”催生出學術產品低水平重復,甚至剽竊抄襲。本應屬于文化發展高端、起引領作用的學術教育文化領域被如此侵蝕,后果令人擔憂。“過度商業化”,正使“象牙塔”充滿銅臭味,使耐得住寂寞、潛心守護學問的真學者愈加艱難,而使急功近利甚至品行低下者耀武揚威。
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文化產品的精神屬性和教育使命。真善美是人類判斷是非的底線。巴爾扎克說他寫作的最高使命是:用筆深刻把握時代的脈搏和民眾的呼聲,反映大眾的疾苦和不幸,替他們吶喊;揭示社會的美與丑,喚醒正義感和良知。我想,這應該是每個文化工作者都時刻牢記的。
珍惜文化的羽毛,勿使其因“過度商業化”而被織成一團垃圾,空耗了精神,也容易消磨觀者對文化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