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每一次開胸都重創社會公平
截至26日,河南省新密市劉寨鎮農民張海超“開胸驗肺”引起的法律及輿論風波,依然未有平息的跡象。為維權而開胸驗肺的民工張海超稱,“必要時,愿意二次開胸驗肺。”此事引起衛生部高度重視。日前,衛生部派出專家督導組趕到河南,督導該事件盡快解決。督導組專家還專程來到張海超家中看望和會診。(《北京青年報》、新華社7月27日) 張海超的第一次開胸驗肺,已經讓民眾感到一種無聲的震撼,這種震撼來自位于底層農民工訴求無門的悲愴,更來自張海超為求得一個公平而不惜忍受身體之痛的決絕。但震撼顯然只是對著那些局外公眾而言,幾乎所有相關當事人,都在張海超第一次開胸驗肺后保持著頑固與沉默,甚至那些本該擔負起社會公平與良心的鑒定醫院,也在扮演著戧害社會公平的角色。 驗肺無門,又缺乏司法訴求的正當途徑,這或許是類似于張海超這樣的農民工最感無奈之處。通常,證明一個人是不是塵肺病并不難查,但就是這么一個并不難查的職業病,卻逼得張海超甚至準備再開一次胸,其悲情與苦痛、絕望與無奈,由此可見一斑。 患上不該患的塵肺病,實際上張海超的身體已經被嚴重損害,如果再得不到應有治療及相關待遇,那張海超28歲以后的生活該如何順利繼續下去,他的生活又該由誰來照料?倘若最終不幸演繹至二次開胸,那張海超將成為2009年中國農民工群體中最悲情的符號之一。 根據媒體報道,衛生部已派出專家組親自督導此事,這或許可讓張海超免去二次開胸之痛,但衛生部督導組能徹底還原張海超應得的所有待遇嗎?即使張海超的塵肺病無須二次開胸也能被最后認定,其所應所得的賠償也一分不差,但張海超28歲的年輕生命又該如何進行下去?賠償與治療,有時根本就難以還原一個年輕人強壯的身軀,只不過是聊勝于無地以金錢補償一下張海超被透支的生命。如果連這點都無法保障,那社會公平又將被置于怎樣一個尷尬位置? 倘若沒有衛生部派出督導組,很可能張海超再開幾次胸都無法得到應有的回應,這才是最可怕的。我們想追問的是,是不是所有的塵肺病鑒定,都必須要開胸才能認定?是不是所有的塵肺病鑒定,只有在衛生部督導組的監管之下才能有個公正結果?一位農民工被逼無奈甚至做好了二次開胸的準備,誰又該為此承擔應有的責任呢? 顯然,張海超開胸事件不能因為衛生部派出督導組而告一段落,有關方面更該反思的是,開胸事件自被報道迄今,已經半月有余,是是非非其實完全一目了然,但為何張海超要討一個公正就這么難呢?究竟是哪些程序上出了問題?衛生部的官員們理應清楚,每一次的開胸,都是對社會公平的重創與打擊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