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量民工持續涌進城市,不少農村的家庭只剩下了老小,那些曾經人丁興旺的村莊,如今成了老人村、空心村——
“媽媽呢?”“媽媽出去打工了。”“那爸爸呢?”“爸爸也是。”9月5日,記者來到常山縣新昌鄉新峰村,和住在外婆家的6歲女孩琪琪聊天。
在接下來村里蹲點調查的7天時間里,這樣的對話屢屢在我們和村里孩子們之間展開。
與父母一周通個電話,一年團聚一次,對這里的很多孩子來說,早已成為習慣。
老人、小孩與狗……走在阡陌小巷里,看到最多的就是他們。因為——“能出去打工的都出去了。”
“等我長大了,就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城里了。”琪琪稚嫩的童音背后,是對外面世界的無限憧憬。
村支書徐益林幫我們統計了一下,全村337人,18~60歲的正勞力212人,留在村里的不到30人。一個家庭里,丈夫出去打工,老婆也隨同丈夫外出,留下孩子和老人,而孩子長大了,考不上大學,也要出去打工,最后,家里只剩下老人。
據國家統計局的數字,2009年全國進城農民工總量為2.3億人,這要催生多少“空心村”?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張玉林已經在開“藥方”:如果 說確實只有通過城市化和工業化才能解決中國的“三農”問題,那么有必要重新考慮費孝通先生當年提出的“離土不離鄉”的命題,是否應該站在家庭、人性的角 度,通過宏觀而又具體和系統的政策引導,來推進農村人口的就地和就近轉移就業呢?
編后語:
“外面像個村,進村不是村,老屋沒人住,荒地雜草生。”如今的偏遠農村幾乎有60%以上的村成了“空心村”,除了對延續千年的“老有所養、幼有 所依”傳統家庭倫理構成巨大沖擊外,還衍生出了土地荒蕪、村舍閑置、阻礙窮村脫貧致富等弊端,故已越來越引起有識之士的焦慮。面對日漸荒廢的“空心村”, 相信走過30多年改革開放的中國人,一定能探索出一條“蝶變”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