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企業黨組織為龍頭,實施村企聯建黨組織,形成以企帶村、以村促企、互利共贏的格局。村企聯建主要有三種模式。一是由地處鄉村的企業相關黨支部 牽頭,與周邊村黨支部聯建黨總支,實現組織聯建、資源共享。企業為村民提供就業崗位、幫助周邊各村共同搞好引水修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各村為企業提供后勤服 務,黨員在企業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支持企業發展。二是引導煤炭企業“上山下鄉”。晉城是以煤為主的資源型城市,很多煤炭企業有轉產需求,我們因勢利導鼓勵 其到山區農村連片創建農業綜合開發基地,由企業相關黨支部與片區各村黨支部聯建黨總支,實現共同發展。市委市政府出臺優惠政策,對企業發展特色優勢產業予 以立項、用地、信貸等優先支持,組織農民培訓享受政府補貼,招用農民工享受就業再就業扶持政策,村企合作農業開發優先享受產業扶持政策和資金補助。三是旅 游開發企業黨支部與景區各村黨支部聯建黨總支。針對我市發展旅游業過程中出現的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通過基層組織聯建,加強景區與各村的聯系和溝通,有 效化解了矛盾,解決了區域旅游產業零散、整體布局規劃難以實施的問題,使村企關系得到改善,利益得到協調,景區管理得到規范,村民收入得到提高。目前,全 市村企聯建的黨組織達185個,不僅擴大了農民就業,促進了企業發展,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農村勞動力素質,促進了農村生產方式變革,為新農村建設注入新的生 機和活力。
以現代農業產業組織黨組織為龍頭,實施村與專業合作社聯建黨組織,帶動區域產業規?;?、品牌化發展。我們通過農業產業化經營與農民組織化相結 合,實現農業產業升級。村黨支部與專業合作社(專業協會)黨支部聯建黨總支,黨組織發揮紐帶作用,強化了合作社與農戶的聯系,擴大了合作社的覆蓋面。合作 社在聯建黨組織的統領下,發揮合作社的專業技術、市場優勢,引導區域農戶積極發展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銷售和田園觀光等產業,以經濟為紐帶把農戶的分 散經營組織化,合作社因此成為農業產業升級的推動主體和農民利益的保障主體。這是對傳統公司+農戶模式的創新,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農業產業 化生產經營模式。由于強化了合作社與農民利益的一致性,分散的農戶不再直接面對公司,避免了公司+農戶的博弈格局。一旦出現利益沖突,由合作社保障農民利 益。組織起來的農民實現了農業的“非農經營”利潤,并通過不斷健全的組織體系避免可能遭受的損失。
以中心集鎮村、經濟強村黨組織為龍頭,實施村村聯建黨組織,帶動周邊小村、弱村,實現優勢互補,整體推進。一些偏遠山區農村生產生活條件艱苦, 人口數量下降,如果村村都搞新農村規劃建設,勢必造成資金、資源浪費,事倍功半。我們從中心集鎮村、經濟強村中選出“五好”黨支部,與周邊小村、弱村聯建 黨總支,以組織上“聯”和發展上“帶”相結合,不僅使黨組織資源得到有效發揮,而且推動區域內村鎮規劃、產業發展、土地開發利用等得到統籌規劃、合理配 置,加快了人口向中心村鎮集中、土地向經營大戶集中、養殖業向小村集中進程。鼓勵有實力的村與偏遠山區貧困村結對發展,優勢互補、互利雙贏。集中居住不僅 改善了農民的居住條件,還提升了農民的財富價值,加快了中心村鎮建設;養殖業向小村集中,有利于發展規模化養殖;產權流轉賦予農民自身資源的市場價值和在 資源市場的主體地位,激活了農村資源,實現了資源變資本,提升了農業的產業化、市場化程度。
以幫扶單位黨組織為龍頭,積極開展“聯村聯戶、幫建幫扶”的城鄉基層組織聯建活動,增強引領發展的能力。近年來,我市大力實施扶貧攻堅戰略,廣 泛開展市、縣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基層黨組織聯村、黨員領導干部聯貧困戶的“聯村聯戶、幫建幫扶”活動,并列入工作實績考核內容。城鄉基層黨組織在結對聯建中 逐步形成“五個一”幫建共建主題,即幫助建好一個支部班子、抓好一支黨員隊伍、理清一條發展思路、開辟一條增收門路、解決一批突出問題。黨員領導干部與貧 困戶結對幫扶,開展送政策、送信息、送資金、送技術、送溫暖的“五送”活動,并實行“三卡”管理,活動聯系卡方便雙方溝通聯系,意見反饋卡供聯系對象通過 黨組織將意見和建議反饋給聯村單位或聯戶領導干部,工作實績卡由各單位黨組織每月將聯村工作記錄,經所聯村黨組織簽注意見,報上級黨委。通過結對幫建幫 扶,城鄉基層黨組織加強相互學習和交流,拓展黨建工作領域,統籌黨建資源,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制度化、規范化建設明顯提高,凝聚力、戰斗力明顯增強,機關黨 員干部經常深入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明顯轉變。
選派優秀黨員干部到農村任支部書記(或第一書記),有效破解新農村建設的人才“瓶頸”。新農村建設最缺的是人才,特別是能夠帶領群眾致富的優秀 基層干部。近年來,我們采取從市、縣、鄉機關事業單位和“五好”村黨支部中選派優秀黨員干部到村任職的辦法,解決新農村建設人才缺乏的問題,取得較好成 效。在選派工作中,通過自愿報名、單位推薦、組織考察,建立自愿到農村干事創業的人才庫;通過鄉鎮黨委和農村黨組織,建立需要派駐干部的村的基本村情和人 才需求檔案;采取部門聯動在資金技術項目的扶持上適當予以傾斜、優先選配大學生村干部、科技特派員駐村服務等配套措施;完善對選派干部的激勵機制和督查考 核機制,使愿意到農村干事創業的干部有施展才華的舞臺,急需人才的農村得到德才兼備的干部。目前全市已有155名選派干部在農村任支部書記(或第一書 記),經過他們的努力,激發了農村基層組織的生機和活力,化解了矛盾糾紛,規范了村務財務,解決了一批農民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達到了“選派一名干部、 帶活一個支部”的目的。同時,加大在村干部中選拔鄉鎮公務員或事業人員工作力度,激勵和穩定農村基層干部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