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建設,猶如蘸滿濃墨的畫筆,描繪出我省城鄉建設和發展的宏偉藍圖。細看各個城市,宛如一幅幅水在城中、城在綠中、人在景中的風景畫。
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以來的5年,我省各地邁開新型城鎮化和城市建設步伐,城區道路變寬了、城市干凈了、花草樹木多了。特別是2010年,城鎮化發展實現歷史性突破,一座座功能齊全、環境宜人、文明和諧的城市呈現在世人面前。
高位推動,城鎮化步伐加快
新世紀以來,隨著工業化加快發展,如何進一步提升城鎮化和城市建設水平,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和優化經濟結構,提高經濟質量和效益,統籌城鄉和區域發展,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等方面,成為一個迫切需要思考和解決的課題。
2008年4月,贛鄱大地激蕩起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滾滾春潮。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率黨政代表團赴上海、江蘇專題考察學習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等方面的先進經驗。隨后,省委常委理論中心組進行專題學習,研究謀劃我省推進城鎮化和城市建設的新思路、新舉措。
這是我省城鎮化進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從此,贛鄱大地掀起新一輪推進新型城鎮化和城市建設的浪潮。各地以前所未有的組織力度和投入力度,拉開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增加城市人口,提高城市品位,擴大城市規模,使城鎮化為推動工業化和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
2010年,全省城鎮總人口首次突破2000萬,城鎮化水平達44.8%,比2007年新增城鎮人口260萬,城鎮化水平提高5個百分點,年均增長1.67個百分點,高于全國年均增長0.9個百分點的速度。
可以說,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以來的5年,是我省城鄉建設投入最多、城鄉面貌變化最快、人居環境改善最為明顯的時期。
千帆競發,城市建設各展新姿
公園綠地讓人賞心悅目,寬闊的道路讓交通四通八達,各類公共建筑讓城市功能更加完善,一個個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的宜居宜業現代化都市在贛鄱大地崛起。
全省現有設市城市22個,縣城70個,其中100萬人以上的特大城市1個,南昌市城區人口達220萬人;50萬至100萬人的大城市增至2個,九江城區人口超過60萬人,贛州城區人口在50萬人以上;20萬至50萬人口的中等城市增至11個,分別是景德鎮、萍鄉、新余、吉安、宜春、上饒、撫州、南康、豐城、樟樹、瑞金;人口規模超過10萬人的縣城增至28個。以南昌為中心,浙贛線和京九線為發展軸帶的“一心二帶”大十字城鎮體系空間布局已基本形成。
為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整頓市容市貌,各地積極利用財政政策,對老城區的供排水管網進行改造和重新鋪設。“十一五”時期,全省城鎮公用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累計完成投資1571億元,年均增長28.5%,是“十五”時期的三倍。城鄉建設項目開工數量之多、投入力度之大、建設速度之快、百姓受益面之廣,前所未有。
隨著城鎮化的推進,2010年,全省92個市縣建成區用地面積達1728.54平方公里,比2007年底增加260平方公里。其中21個城市建成區面積達到933.78平方公里,比2007年底增加133.11平方公里;
70個縣建成區面積達到794.76平方公里,比2007年底增加126.74平方公里。
各地把改善人居環境放在首位,全省城市綠地率、綠化覆蓋率、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等指標均大幅增長,保持了在全國和中部地區的領先水平。目前,宜春、景德鎮、南昌、新余、贛州、萍鄉、吉安7市被評為國家園林城市,武寧縣和吉安縣被評為國家園林縣城,萍鄉安源區安源鎮評為國家園林城鎮;11個設區市和28個縣(市)評為省級園林城市。
狠抓項目,贛鄱大地日新月異
各地城鎮化工作以改善城區形象、提升城市功能為出發點,堅持大投入、多開工、快建設、出精品。圍繞實現城鎮一流的水質、一流的空氣、一流的生態、一流的人居環境,我省重點加強了城鎮污水處理、生活垃圾處理和園林綠化建設。
經過3年努力,到2010年底,全省共有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101座,是全國第五個實現全省縣城以上城鎮污水集中處理全覆蓋的省份。設市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達76.86%,在全國排第14位。
到2010年底,全省城鎮垃圾無害化處理場達15個,其中設市城市無害化處理率為85.89%,比2007年提高15.38個百分點,在全國排第13位。
到2010年底,設市城市人均道路面積達13.77平方米,在全國排第12位,比2007年前移7位;燃氣普及率達92.36%,在全國排第12位,比2007年前移2位;自來水普及率達97.43%,比2007年提高了2.84個百分點,在全國排第16位。
到2010年底,全省設市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6.62%,綠地率43.2%,均在全國排第1位;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3.04平方米,在全國排第7位,比2007年前移4位。
一大批投資規模大、質量品位高、對統籌城鄉發展具有重大影響的基礎性、生態性、功能性設施項目的建成,使我省城市承載功能不斷完善,質量品位大幅提升,城鄉人居環境日益改善,城鄉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保障民生,讓城鄉居民共享安居生活
住有所居是群眾安身立業之本,滿足群眾的基本居住需求是黨委和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
2007年以來,全省共投入資金624.8億元,累計解決68.9萬戶城鄉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其中解決64萬戶城鎮家庭住房困難,完成農村4.9萬戶危舊房改造,惠及人口220多萬。全省城鎮人均住房建筑面積達32.68平方米,初步形成了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經濟適用住房、普通商品房結構合理、比例協調的住房供應和保障體系。
作為農業大省,為了讓更多的農民融入城市,過上和城里人一樣的生活,我省堅持城鄉建設并舉,積極推進城市產業向農村輻射,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城市文明向農村傳播,使城鄉居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對進入城市的農民,加快其向“市民”轉變的步伐,著力在就業、住房、醫療、教育、社保等關鍵領域推進制度創新,消除農民工進城后的制度壁壘,努力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加快小城鎮基礎設施和公益設施建設,增強小城鎮綜合承載能力,使農村人口、資源、產業在小城鎮集聚發展。2010年,全省26個示范鎮國內生產總值總額近180億元,比上年增長31.1%;地方財政收入總額近12億元,比上年增長49.8%;固定資產投資總額近160億元。小城鎮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承載能力明顯增強。
城鎮化不僅是土地的城鎮化,更重要的是人口的城鎮化。未來的城鄉建設,我省將更注重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更注重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城市文明向農村傳播,使城鄉居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在蔚藍的天空下,在綠樹的掩映中,在清新的空氣里,江西新型城鎮化和城市建設的步伐將更加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