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是在全國工商聯上規模民營企業調研工作的基礎上產生的,這項調研積累了大量民營企業的數據,真實記錄了民營經濟發展的歷史軌跡。”25日,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黃孟復在“2011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發布會”上表示,公布民營經濟發展成就,分析發展趨勢,探討機遇與挑戰,這對工商聯和民營企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民營經濟代表著最具活力的生產力。黃孟復表示,目前,民營經濟已經占到我國GDP的50%以上,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民營經濟發展為國家繁榮、人民幸福、民族復興提供了強大的物質基礎。“民營經
濟是富民經濟、老百姓的經濟,也是產生大量中產階層的經濟基礎,在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和財產性收入中起到關鍵性作用。在民營經濟發展較好的地區,那里的經濟就更有活力,人民生活就比較富裕。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有利于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繁榮市場、促進和諧幸福,符合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民營企業中集聚了一大批包括民營企業家在內的新社會階層和現代產業工人,他們推進改革開放、投身經濟建設、積極扶貧濟困,是我們黨和國家牢固的群眾基礎。”
對于上榜的500強民企,黃孟復首先肯定了他們取得的成績:中國民營企業500強,都是經歷了市場經濟洗禮脫穎而出的一批大型民營企業,他們的規模和效益不斷提高;對社會貢獻進一步加大,在改善民生方面有更大作為;技術創新的主體地位更加突出,不斷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優化產品結構,積極投入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并成為我國實施“走出去”的重要生力軍。同時,黃孟復也強調,由于國際國內的經濟環境復雜性和不確定因素增多,大型民營企業面臨巨大的機遇與挑戰。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總體情況良好。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一些長期積累的矛盾沒有根本解決,經濟發展中不穩定、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特別是用工成本上升、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能源供應緊張、人民幣升值、環境約束加大;再加上我國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我國已逐步進入高成本時代,并可能成為常態。”黃孟復認為,以往長期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水平、低效益拉動經濟增長的方式十分脆弱,潛力終將會耗盡,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已刻不容緩。企業是轉變發展方式的主體,民營經濟的本質就是市場經濟,對市場變化具有與生俱來的敏感性、危機感和緊迫感,轉型升級、調整結構已成為廣大民營企業的自覺行動。
“大型民營企業是我國轉變發展方式的中堅力量,任重而道遠。”黃孟復指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與企業做強做大,從根本上講是一致的,應該說我國大型民營企業與國際先進企業相比,在資源整合、自主創新、品牌建設、國際化經營等方面的能力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廣大民營企業特別是大型民營企業,要以國家“十二五”規劃為指導,把握好企業轉型升級的內涵和方向,按市場導向和經濟規律確定企業的發展戰略,以更大的決心和魄力,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過程中做強做大。
他強調:一是要把技術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加強研發力度,著力提高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水平和轉化應用能力。要以新技術的突破,不斷創造新的產品和提升產品水平,構筑新的產業鏈。要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從低端制造向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延伸;二是要準確把握全球新技術革命的發展機遇,積極投身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農業、現代物流業、金融業、文化產業等領域,把握好壟斷行業改革的發展機會,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在未來競爭中掌握主動權;三是要進行商業模式創新,由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變,傳統服務業向現代服務業轉變,將價值鏈向微笑曲線兩端擴展。要推行差異化戰略,努力挖掘潛在需求,創造新的價值,從激烈競爭的“紅海”中脫身而出,跨入新興的“藍海”。
“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大國和制造業大國,但并不是世界經濟強國。要成為經濟強國,必須有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和自主創新能力、能在全球優化配置資源的大型跨國公司,這是衡量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之一。當前,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明顯上升,世界各國與我國合作的意愿增強,中國企業對外投資和并購的機會增多,投資成本降低,交易條件改善,我國企業‘走出去’面臨新的機遇。”黃孟復建議大型民營企業要充分認識經濟全球化的本質和大趨勢,在國內做強做大的同時,制定跨國經營戰略,積極開展對外投資和并購。要將對外投資與轉變發展方式相結合,將全球資源與企業核心競爭能力相結合,將國際技術、品牌、人才等要素與中國資本及市場相結合,創造“國外生產、中國擁有”、“國外研發、中國擁有”的新模式,在國際競爭中獲得更多的主動權。
“大型民營企業要在管理理念、管理框架、管理機制等方面與跨國公司接軌,成長為國際上有競爭力、有影響力、有話語權的跨國公司,從而推動我國從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邁進。”黃孟復最后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