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上海市經濟社會的發展,為廣大市民營造一個順暢的出行環境成為了歷屆上海市政府的不懈追求。上海地鐵7號線的出現,無疑將會大大加速這一目標的實現。在7號線的建設過程中,建設者參考國內外城市地鐵的成熟經驗,提出了人文地鐵、科技地鐵、環保地鐵等一系列新的設計思路和理念,并完成了多項技術創新。作為貫穿上海南北的地下大動脈和世博會園區的重要軌道交通線,它的建成通車不僅對上海成功舉辦世博會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它還將上海市南北兩端的居住區與市中心公共活動區緊密地聯系起來,對解決上海西北部及東南地區居民出行、緩解地面公共交通緊張狀況發揮了重要作用。
工程概況:
項目名稱:上海地鐵7號線
項目規模:全長約34.388km,共設車站28座,均為地下車站
項目線路:本線路起自寶山區錦秋路,途徑寶山、普陀、靜安、徐匯,終于浦東新區龍陽路
投資總額:總投資187.7億元(建安工程量:77.663億元)
建設單位:上海軌道交通七號線發展有限公司
施工單位: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第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等
監理單位:上海建科建設監理咨詢有限公司、上海市工程建設咨詢監理有限公司等
項目進展:2005年11月5日開工,2009年11月27日竣工,2010年2月20日正式運行開通
人文地鐵
上海軌道交通7號線從寶山區的西北錦秋路站(錦秋路陳太路)起穿越市中心城區至浦東芳甸路站,線路全長約34.388km。共有28座車站(其中有岔車站11座),全部為地下車站。
考慮到與規劃、已建或在建其他軌道交通線的換乘關系及設站的需要,以及地塊結合開發、盾構穿越既有區間或樁基等原因,7號線全線共設置鎮坪路站、長壽路站、靜安寺站、常熟路站、肇嘉濱路站、東安線路站、后灘站、耀華路站和高科西路站等9座地下三層車站,約占全線車站的三分之一。
在各施工單位的緊密配合下,經過4年緊張施工,2009年11月27日,7號線正式竣工。它的建成通車,讓居住在寶山、普陀等區的市民進入中心城區的時間大為縮短。同時它也是直接服務于世博園區的軌道交通線路之一。
7號線是一條名副其實的人文地鐵,處處閃耀著人文關懷之情。它首次在每座車站的站廳層(收費區外)設置了公共廁所,以解決乘客后顧之憂。收費區內乘客在未抵達終點時若急需使用公共廁所,可求助地鐵服務人員。
在車站出入口原來已有自動上行扶梯的基礎上,7號線增設了自動下行扶梯。同時,它對無障礙垂直電梯設計進行了改進,可由地面乘電梯直達公共區。收費區也設置了從站廳到站臺的無障礙電梯。電梯采用透明井道形式,提高了乘客在地下空間的感知能力。
在站臺設置上,站臺與列車的高差控制更精確,與列車間隙更合理,既保證了列車的通行安全,也保障了乘客的登乘便利。座椅和門扶手主色調為明亮的橘紅色,特殊的彎曲扶手設計使乘客視覺感受更加寬敞。每節車廂還專門設置4個綠色的老弱病殘專用座椅,車內還設置了殘疾車專用區域,以方便殘疾朋友乘座地鐵。
在換乘方面,7號線與軌道交通網絡中的1、2、3、4、6、8及建設中的9、12、13等9條軌交線及磁浮線進行換乘,共計11個換乘點。
7號線還首次在上海采用“中庭式”車站,從空間形態上突破原有的地下二層車站構成形式,將站廳公共區域內使用效率很低的部分空間的樓板挖空來換取乘客良好的乘車空間環境,從而一舉改變了地下車站昏暗,閉塞的形象。
科技地鐵
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建設者在設計、施工、機電集成、安全、環保、節能等領域開展20余項課題研究和技術攻關,取得了氣壓沉箱、車站路面蓋挖、軌道減震降噪等12項科技成果、21項專利技術。
作為貫穿上海南北的一條地下交通大動脈,7號線將穿越上海中心城區,如果施工時采用常規的明挖法,對交通影響很大。鑒于此,施工單位大膽創新,在交通組織、管線翻交困難的車站,采用蓋挖法施工,從而大大減少了施工期間對地面交通的影響。
由于7號線將從黃浦江江底直接穿過,為降低施工風險,確保工程質量,建設者在7號線過江段中間風井開挖了約25米深的口子,采用氣壓沉箱工法施工,大大縮小了施工場地,減少了地面動拆遷量,并避免了其他工法施工時必須采取的降水措施,從而把施工風險降到了最低。
為改善軌道交通地下隧道穿過對地面建筑物的振動影響,減振和降噪效果俱佳的鋼彈簧浮置板整體道床得到廣泛的應用。
7號線36—1標段的軌道線路在穿過高樓聳立,居民密集地段時設計上就采用了鋼彈簧浮置板道床結構線路,來降低軌道交通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尤為難得的是,建設者還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大膽創新,在鋼彈簧浮置板道床施工中,首次采用預制鋼彈簧浮置板道床鋼筋籠方案。這種新的施工工藝,不僅大幅縮短了鋼彈簧浮置板設計周期,還提高了施工速度。
眾所周知,7號線由于施工期緊,工程量大,所以一直處于與其它施工單位交叉作業的狀態。由于各個單位的工程量完成情況不統一,這就造成接觸網系統在前期的測量階段會遇到軌道未完善的情況。為保證工期,中鐵電氣化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項目部技術人員在總工及工程部長的帶領與指導下,首次嘗試無軌定位技術,從而確保了工程的如期完成。
節能環保地鐵
據統計,地鐵運營后電費支出占運營總支出的50%以上,節約電力資源就意味著今后近百年能持續節省運營成本。為此,上海地鐵7號線采取各種措施,以綜合利用車輛再生制動能源,節約電力能源,節省運營成本支出。
7號線車站照明以高光效T5熒光燈為主,節能效果非常明顯。在滿足節能的前提下,相關方面對車站內的燈光進行了層次設計,冷暖有致,減少直射光以避免眩光對乘客的視覺干擾。
為給廣大乘客營造一個舒適的乘車環境,7號線首次在上海軌道交通采用公共區環控組合式空調箱,設置靜電集塵設備技術,除塵效率達95%,既減少了車站灰塵,改善了車站環境,還提高了車站環保水平。
7號線全線車站公共區空調通風系統和站臺隧道排風系統采用低噪音設備、消音材料等降噪技術。在區間大功率設備供電系統采用了就地動態無功率補償技術,降低了啟動電流,減少了運營能耗。
優化屏蔽門系統,提高通風效果,節約電費支出是上海地鐵7號線采取的又一項節能措施。它根據國內外城市地鐵運行經驗優化屏蔽門系統設計方案,即在屏蔽門上方設置500mm左右高度的屏蔽閥。
在空調季節(夏季)關閉屏蔽閥,可以形成完全屏蔽門作用,將列車運行所產生的熱量隔斷在軌行區內,使車站內的空調冷負荷大為減小,從而大幅降低通風空調系統的初期投資和運行費用。在非空調季節(冬季)打開屏蔽閥,使隧道空間與車站內部空間連通起來,將列車運行所產生的熱量帶入車站,充分利用活塞風這種最節能的通風方式,以調節車站內的環境溫度,使車站在冬季仍然有一個較為舒適溫度的乘車環境。
提高設備運行效率是7號線節省運行消耗的又一妙招,它從設計上提高主變壓器和配電變壓器負載率,從而減少初期建設成本、提高設備效率。從已運營的國內地鐵線路情況來看,出于安全考慮,配電變壓器設計容量普遍偏大,大大增加了設備投資及運營成本。7號線通過適當優化部分用電設備;精確計算車站內早、中、晚及車站火災工況下和阻塞工況下的用電負荷容量等措施,從而實現了合理配置變壓器容量,減少了電能損耗。
隨著地鐵7號線的運營,環保和科技的優勢將會進一步展現,而實現上海地鐵可持續發展的承諾也必將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