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規劃財務司有關人士日前向記者表示,基本醫藥目錄自2010年實施以來,至今已覆蓋28個省份,其中包括全國98%的政府辦基層醫療機構。與此同時,國家發改委等有關部門正對基本藥物醞釀實施新的定價機制。
記者了解到,上周,國家發改委等有關部門前往哈藥進行調研,就基本醫藥目錄中的部分醫藥進行全國統一定價事宜進行座談,廣泛征求業內意見。據與會人士向記者透露,首批有望實現全國定價的品種暫定為41個。
一位醫藥行業分析師向記者透露,遴選統一定價品種的原則是,對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中的產品,將分期分批實現全國統一定價。衛生部規劃財務司有關領導表示,對多次招標、供應充足、價格穩定的基藥品種,將由國家統一制定銷售價格、確定統一定價。“未來的招標將轉變成只招質量和服務,不招價格。”她表示。
不過,記者也了解到,基本醫藥招標在實施過程中,各省采用各自的采購制度。安徽省率先實施“唯低價中標”的模式目前已在全國推廣開。
據介紹,“唯低價中標”的不合理之處在于企業無利可圖,質量控制方面也出現諸多問題。今年5月,四川省“基藥大王”蜀中制藥傳出造假丑聞,基本醫藥的低價中標制度開始引起有關部門重視。在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會長于明德看來,在低價中標的制度下,藥品成分不純,藥效降低的情況已經時有發生,已經到了必須改變的時刻。
來自國家發改委網站15日的消息稱,國家發改委藥品價格評審中心已分別于8月11日、12日在京召開了統一定價座談會,更令業界對統一定價充滿期待。
“這一舉措將回歸到藥物定價的根本原則,質量優先,價格合理。”一家醫藥制造企業的副總經理告訴記者,“基藥招標制度,對很企業來說已成兩難。如果中標,那企業無任何利潤可圖,很多時候還是虧損在銷售;如果不參加招標,多年耕耘的市場就會白白丟失,損失也很慘重。”
發改委價格司醫藥價格處宋大才表示,如果部分基本藥物實行全國統一價格,今后藥廠將有望從價格競爭變成質量、服務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