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已經開展多年,不少城市榮獲了全國及省級、市級等“文明城市”榮譽稱號。目前,這項工作依然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不少城市趨之若鶩,爭先恐后創建這塊金字招牌。不少城市的創建中,都以改變城市“硬件”環境為主,“軟件”建設相對較少。而考核“文明城市”的指標中,也主要以“硬件”為主,“軟件”為輔。
創建“文明城市”很有必要,城市是人類文明的主要組成部分。在我國改革開放僅有30多年的時間里,經濟飛速發展,取得了階段性進步。全國各地城市人口逐漸增長,城鎮化進程逐漸加快。為了推動城鎮人口的生產生活文明,打造宜居城市、和諧城市。創建文明城市,可以改善市民的居住環境,調整城市結構,讓城市的各項功能更加完善,適宜城市人口的居住需求。
現階段創建的文明城市中,可以說是創建文明城市的初級階段。我國雖然在經濟發展中突飛猛進,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但經濟結構還比較單一,并未呈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態勢。綜合實力并不及西方很多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總量雖榮登世界第二,但我國人口基數大,人均收入并不高,我國還處于發展中國家行列。要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城市發展中市民的福利并不高,醫療保障,養老等保障都還處于基本的體制下。基于以上現實,城市文明創建,在改善城市的各項功能上做文章,也是一個必經的過程,只有逐步推進,改善城市功能,讓市民的基本生活環境得到一個質的飛躍,猶如經濟發展當中的解決基本溫飽問題一樣,只有讓居住的城市環境得到了改善,居住的環境更加適宜,老百姓才能談更高層次的追求。
但文明城市創建并不是獲得一塊招牌這么簡單,獲得招牌就是終點。要清晰和冷靜地看到,創建文明城市并非只是改善城市環境,背街小巷“穿衣戴帽”,外觀變得整潔、整齊。更為重要的是:每個市民要居住——有舒適的環境,行——有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老有所依,老有所養,病有所治,重大疾病有各種保障機制,無后顧之憂,這是基本的生活現狀,這也是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下一個階段的目標和起碼要求。然而,這些“軟件”的達到,需要很長一段時間,這是關乎民生的重大事件。
在城市文明中,硬件設施的完善,功能強大,是首當其沖的條件,這是基礎。但不是全部,在城市文明中,市民的素質,文明素養,道德水準,需要一個漫長的創建過程。已經獲得文明城市的和未獲得文明城市的,這部分“軟件”建設都是不少城市管理者早已深諳的道理。如何讓一座城市真正文明起來,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漫長的過程,以硬件來改善民眾的現狀,這是必須,但不是終結者。“軟件”的建設,有一部分可以用“硬件”來達成,但很多“軟件”是不可能實現的,很多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看似靜止流動的,它們早已在市民的心中逐漸渴望和需求著。
人們隨著時代前進中的各種文化需求,精神需求,都需要經歷一個時期的創建。隨大流、跟風的思想,前段時間的購鹽潮就是這種情況的具體表現;自閉,自利,各自都把自己封閉在一個籠子一樣的房子里,溫暖越來越少,防備心理越來越重;物質利益至上,拜金主義思潮也非常嚴重,出現了問路收費,很多起碼的一些舉手之勞卻變成了利益交換;如此這些“城市病”的改變,需要不斷的改變,也需要創建。
一座城市的文明,靜止的凝固的美重要,同時,流動的積極向上的思想卻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