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數城市百年,留給我們去再造她的機會能有幾次?!”
面對著城區發展的歷史機遇與挑戰,營口市西市區區委書記尹成福發出了這樣的感慨。作為把握著城市發展脈絡的一方官員,他腳下是一片有著深厚歷史沉積、濃縮著民族百年對外開放史的沃土。身為城市管理者的尹成福和他的同事們認為,他們有責任讓曾經繁盛的西市在城市自身的文化積淀和地理優勢中尋找進一步發展的根基和動力,再現昔日的輝煌。
百年西市的困惑
西市區是營口市的發源之地,大遼河在肥沃的黑土地流淌千里后在這里蜿蜒入海。因為這里“海深河闊”,1861年,營口成為東三省首個對外開埠的港口城市。自此之后幾十年間,西市更成為連接關內外和海內外的經濟貿易中心和東北最早因港而興的民族工商業集散地。當年這里是一派“帆檣林立、商賈云集”的盛況,而“東方貿易總匯、關外上海”之美譽正是從西市傳播開來的。
繁盛的商貿文化同時成就了這里厚重多彩的歷史文化底蘊:這里有東北地區最早的海防工程——西炮臺;有位處中國最北部的海神(媽祖)廟——西大廟;而即將修復完畢的渡口老街——西大街是北方興建最早、保存最完整的近代建筑群;與之相鄰的楞嚴禪寺,是東北四大禪林之一……
可以說,之前百余年來西市乃至營口的發展走的是農耕-大河到資源-重工的發展路徑。19世紀中葉開埠以來,從西市“大屋子”乘著小火輪漂洋過海的最主要產品是遼河兩岸黑土地里出產的豆餅和豆油;解放后很長一段時間,由于國內形勢和國家政策導向上的變化,營口逐漸向礦產業、石化工業和制造業轉軌。同時,營口港逐漸喪失了對外貿易的優勢地位,本港的航運船只在國內一些港口運行。
在這樣歷史變遷中,曾經繁榮的西市漸漸掉了隊。隨著市區的逐步東擴,西市的商業中心區地位不斷受到挑戰,西市的商貿日趨萎縮,工業規模也較小,加之受體制、交通等因素的制約,逐漸成為全市經濟落后區域。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這樣的情景更是概括為:一是經濟總量小。到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只有20億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64億元,固定資產投資額11.1億元,工業增加值15.4億元。二是城區面貌差,河海資源與人文資源優勢未得到充分發揮,城建發展滯后。三是服務功能缺,全區除萬都酒店外,沒有限額以上的商貿服務企業。四是全區困難群體和特殊群體比重大,低保居民占總人口的10%,各種社會矛盾比較突出。
難道這樣一片曾經孕育了遼河文明、開啟了整個東三省的近代對外商貿史的熱土竟然要在新世紀里衰落下去?
歷史機遇:好城市姓“海”
世紀之初,“遼寧沿海經濟帶”和“沈陽經濟區”兩大國家戰略規劃相繼出臺,營口成為兩大規劃的疊加城市。隨之而來的一系列變化給營口的中心城區之一西市區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遼寧沿海經濟帶的主動脈—濱海大道以及遼河特大橋橫貫西市,沈大和京沈高速公路,哈大高速鐵路和在建的京大高速鐵路以及營口機場等瀕臨西市。西市是沿海經濟鏈中的重要節點和“橋頭堡”。
百年前,堅船利炮下的國門開啟,讓西市因商運物流而興。百年后,國家富強中興的節奏中,西市如何把握自己的旋律?
讓我們的思路稍稍游離一下,7月11日在西市區舉辦的“第十四屆中國城市化論壇”上,綜合開發研究院李津逵老師的演講引起了與會者極大的興趣:
“……我舉一個例子,把所有的國民放在海岸線上手拉手拉起來,那么每1米的日本海岸線上站兩個日本人;每1米的中國海岸線站多少人呢,62個人。我們是一個大陸國家,我們是一個人多地少、海岸線非常稀缺的國家,但我們海岸線利用得是如此的低效率,最近浙江省在做濱海的產業規劃,全都是重化工業。山東省在做藍色經濟區規劃只有兩個地方提出了要做‘城市’,其他都是重化工業、鋼鐵工業。那我們的遼寧省,我們的營口是當年東三省第一的出海門戶,是當年的關外上海,我們腳下是無比豐富、無比稀缺的資源,我們怎么來用?我認為好的城市應該姓海。”
李津逵的一席話博得正在臺下的尹書記的共鳴,這與他上任以來對西市的發展設想和城市規劃不謀而合。西市的發展必然是對以往開放史的揚棄,她要走出以農耕產品和資源工業為代表的“遼河時代”,走向依托休閑旅游、文化創意、產業研發的“環渤海時代”,這是對百余年來海運文明的回歸,更是依托環境、文化和歷史優勢的超越。概括起來,就是把西市建設為具有現代都市氣息的現代商貿休閑區和水綠城交融共生的河海生態宜居區。
從出口“豆餅”到經營“生態”,這不僅是發展規模上幾個數量的變化,更是發展理念上質的飛躍。談起這樣的發展思路,尹書記不禁感慨“為政一方,要對這里的百姓負責、對這里的土地、文化負責,更要對城市的發展機遇負責”,“商貿、生態、宜居的發展思路不是一拍腦袋的空想,是縱觀區域發展態勢,挖掘河海地區區位優勢的結果,體現著西市這樣區域的未來發展趨勢”。
河海新西市:城市的定位與“錯位”
在西市區的城市規劃中,常常出現的一個詞是“錯位”,所謂區域內的錯位競爭是指保持和發揮地區相對優勢,在此基礎上達到與周邊區域的互動,從而達到協同發展。
要在錯位發展中脫穎而出,首先要定好城市的“位”。這“位”不僅是地理空間層面的,更是區域政策空間層面的。而西市正是處在幾個戰略維度中的交叉點上,第一個維度是東北亞等周邊國家和地區在交通、產業、人員、技術等領域的交流,接受日韓經濟輻射和產業轉移;第二個維度是國家級發展戰略中,與環渤海地區、遼寧省發展大格局的對接;第三個維度是與周邊城市的協作,特別是接受沈陽、大連省域中心城市的輻射。這樣的三維交叉定位在兩個層面的產業規劃上得以體現,在制造業上,它將成為地區、區域間生產要素流動和優化、產業布局調整與整合的結點。體現這樣發展思路的是對西市區沿海高新技術園區的規劃,園區將成為遼寧沿海承接發達國家和我國沿海發達地區產業轉移、參與國內外競爭的重要區域和促進東北經濟發展的經濟增長極,推動腹地經濟的發展并進一步延伸開拓港口和經濟腹地。
第二個層面是與高新制造業相配合的商務服務業上。如果說第一個層面的對接是資本與物態的整合,那么與之相應的第二個層面則是為這些資本與物態或為操作和把握這些資本與物態的“人”服務的產業。
從在2010年大干百天開業的相和大型購物中心建設,到已列入省“十二五”規劃重點區域的“中國營口——臥龍灣文化商貿休閑區”,無不體現著大力發展城區服務業的戰略選擇。前者結束了西市區沒有大型商場的歷史,后者更是成為商務招商的載體。其中對歷史老街,同時也是西市乃至營口通商發源地的西大街的恢復改造工程更是將文化與商務融合的點睛之筆。截止到2010年末,運用新規劃、新概念的招商活動取得了歷史性突破,已落實各類重點服務業項目30多個,從而實現了服務業從“點”到“面”的快速起跳。
努力終將獲得回報。2011年5月西市飲譽“聯合國宜居生態城區獎”、“中國最佳投資價值(環境)區”的桂冠。宜居生態城區并非只是華美概念的堆砌,生態獎與投資獎相得益彰恰恰說明了注重生態、文化和商貿環境建設并非是“反經濟效益”的,而正是促進經濟效益,或者更確切的說,是從城區的生態可持續性和環境宜居性上增強地區的融資吸引力。
有數據為證:“十一五”期間西市區實施投資千萬元以上各類項目360個(億元以上96個),其中2010年完成120個,占五年累計的33.3%;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64.2億元,年均增長92.5%,其中2010年完成107億元,總量超過前30年的總和,同比增長230.3%,增幅列全省城區第5位,占五年累計投資的65.2%,是“十五”期末的26.4倍。
——地區生產總值累計實現134.5億元,年均增長48%,其中2010年實現52億元,同比增長48.6%,增幅列全省城區第2位、全市第1位,占五年累計的38.7%,是“十五”期末的7.3倍。
——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累計實現12.03億元,年均增長48.9%,其中2010年實現6.1億元,同比增長85.4%,增幅列全省城區第2位、全市第1位,占五年累計的50.7%,是“十五”期末的10.2倍。
——實際利用外資累計完成6231.7萬美元,年均增長25.2%,其中2010年完成2629萬美元,占五年累計的42.2%,省內排第36位,同比增長29.4%。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到“十一五”期末達到16520元,省內排第29位,是“十五”期末的1.8倍。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五年累計實現88.5億元,年均增長58.5%,其中2010年實現34.4億元,同比增長37.1%,增幅列全市第2位,占五年累計的38.8%,是“十五”期末的10倍。
2010年提出的“兩年倍增”計劃第一年度的主要目標全面超額完成,其中固定資產投資、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等實現了一年倍增。
這其中的內在邏輯是:高品質服務+宜居生活環境=高端產業結構+高端人群=城市品位的提升,這就形成了從生態宜居到高端產業聚集到城市高品位提升的良性循環。
正是在這樣的思路下,西市憑借域內得天獨厚的天然濕地、河海濱城資源,積極打造水景交融共生的河海生態宜居區也就成為城區發展目標。在西市的規劃中,展現了這樣一幕頗有詩意的畫面:擁海入懷的渤海沿岸濕地滲透性親水區、岸綠可憩的遼河歷史風貌風景帶、以水為線創造高品質的空間序列與優美的人居環境,營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休閑生活氛圍。
“一園,兩軸,四帶,五區”:城市功能的空間落實
談到營口的戰略布局,遼寧省建設廳廳長王正剛是這樣描述的,“營口是歐亞大陸架一個重要的節點城市,沈陽作為中部城市群的一個中心城市,營口是它的一個出海港口,而大連作為我們國家的航運中心,營口又是它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補給港,在做大連的整個戰略規劃的時候我們就認識到,如果作為遼南地區,營口是我們遼南地區規劃的一個重要的節點城市,沒有營口,大連港的發展會受到嚴重制約,因為在大連的腹地,營口是最近的一個港口。而對沈陽的中部城市群,營口也是它一個重要的節點城市,是它的一個重要的出海口,所以營口既是遼寧中部城市群的一個重要節點城市,也是大連航運中心的一個節點城市,同時它也是遼寧五點一線沿海經濟帶的一個重要節點城市,通過營口,可以直達盤錦,帶動錦州,帶動葫蘆島。所以說遼西的發展也在看營?口。”
如何把這樣的戰略認識在城市規劃中體現,將規定一個城市的空間效能與風貌,規定城市的樣態與個性。這是對城市掌舵者智慧的考驗。
主政伊始,西市區尹書記率先提出了“一園兩軸四帶五區”的城市規劃設想。在專業機構的論證和勾勒下,一幅將城市區域發展戰略、產業布局、市政功能融合一體的河海之都規劃藍圖展現在世人面前。
一園:高新產業發展園。以現代制造業為根基,拓展科技研發、創意孵化、總部基地等創新產業,打造“環渤海高新產業聚集園”。
兩軸:渤海大街+得勝景觀大道。渤海大街西段城市功能發展軸是西市區對外功能集聚輻射、對外出入的重要通道,可達沿海產業基地;東至站前區,西接濱海路,是未來西市區商業辦公的集聚軸,也是西市區重要的城市風貌展示軸。
得勝路文化景觀發展軸,最北端正對西大廟,向南聯系起城市多片居住組團,是西市區聯系營口南部城區的通道之一,結合地方文化特色,打造文化景觀,完善城市風貌。
四帶:四大濱水景觀帶,包括遼河兩岸景觀帶、入海口景觀帶、民興河景觀帶和城中水系景觀帶,是西市區最具河海生態特色的景觀系統,營造水在城中,城在水上的人居環境。
五區:圍繞“中國營口—臥龍灣文化商貿休閑區”這一主題概念,推進包括文化旅游產業區、商貿休閑度假區、文化休閑中心區、商業服務中心區和河海生態宜居區在內的五大城市版塊區。是依托西市區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是文化元素商貿體系與城市建設相融并蓄的地標品牌。
“一園兩軸四帶五區”的規劃藍圖,是將空間布局、生態和人文優勢與城市功能有機統一的集大成者,這一概念的提出者尹成福書記,很認同城市思想家伊萊爾·沙里寧在《城市—它的發展、衰敗與未來》中的一句話“城市不僅是建筑的集合和滿足人們基本需求的載體,而且應該具有某種神圣性,即在一個異質性的社會里人們共同的某種信念和某種情懷,這是一座城市的靈魂所在”。的確,將神圣性和靈魂賦予城市空間構造和城市功能中是城市設計的至上智慧,而營口西市區無疑在向這樣的智慧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