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近8個月的反復修改,《廣州市關于改善中心城區交通狀況的工作措施》(下簡稱“治堵方案”)昨日公布。廣州市交委副主任黃少新在昨日舉行的專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此次出臺的治堵方案共包括了30條措施,將力求實現中心城區干道車速保持時速不低于25公里的目標。
縱觀昨日公布的方案,此前大眾關注的“限制私家車上牌”、“征收擁堵費”、“單雙號限行”等措施并未出現。與今年1月公布的征求意見稿相比,方案最顯著的變化在于:“2015年前不再增加公務用車指標”的表述不見了蹤影。
與此前廣州市政府的多次表態相一致,全面落實“公交優先”,成為廣州市“治堵”的重要戰略手段。治堵方案提出,廣州將從道路路權、交通信號等兩方面保障常規公交車輛優先通行,保障站場建設用地,加大公共交通優先發展的財政投入。
根據治堵方案,廣州將繼續加快36.9公里和54.5公里規劃地鐵線路的建設工作。加快推進公交站場和港灣站的建設,到2015年前建成公交站場20個。在現有公交專用道128.5公里的基礎上,2011年施劃約70公里公交專用道,到2013年使公交專用道總里程達到300公里。
為強化公共交通與其他交通方式的無縫接駁,方案還提出不斷優化公交站點設置,合理調整各站點線路安排,進一步完善地鐵站和公交站之間的換乘指引;根據外圍城區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及居民出行需求變化情況,通過調整、開行區域循環接駁線路,加快推進城鄉結合部公共交通服務均等化。
縱觀昨日公布的治堵方案,措施雖多達30條,但除了擴大貨車交通管制之外,幾乎沒有其他針對汽車數量進行控制的內容。
治堵方案不但沒有一個字提及限制上牌,而且對于“限行”的表述也僅局限于“研究中心城區特殊路段或特殊時期臨時性交通限行的相關措施”,方案的相關解釋則明確表示,廣州不會學習北京對機動車實施尾號限行。原因是北京的經驗證明,如果根據尾號限行,將會促使市民購置新車從而導致機動車保有量大增。
此外,治堵方案還提出,將研究運用經濟手段調節交通流量,也就是征收擁堵費。但廣州市交通部門官員昨日也表示,目前這項措施只是預研,短期內沒有實施的可能。
更引人關注的是,治堵方案對公務車的控制力度非但沒有增強,反而有所弱化。在今年1月公布的征求意見稿中,曾提出“到2015年,本市各級黨政機關、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不再新增公務用車。”但在昨日公布的方案里,這段話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公務用車配置嚴格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執行”這一籠統的說法。
治堵方案顯示,截至今年5月,廣州市機動車擁有量達222.3萬輛,其中小客車擁有量為143.8萬輛。近5年來,廣州私人小客車年均增長率已經高達22%,超過了北京和上海。而交通部門也表示,如不采取有效措施,2013年廣州交通擁堵范圍將擴大至大部分中心城區,主干道平均飽和度預計將達到0.9以上,平均速度低于每小時20公里的道路將大于60%。
因此,廣州市政府有關部門早在去年9月就組織專家咨詢會,對中心城區如何“治堵”進行了論證。今年1月,治堵方案的討論稿和征集意見稿先后出爐,經過專家研討論證、公開征求社會公眾意見等多項程序和反復修改,治堵方案在上月的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上審議通過,并在昨日揭盅。
治堵方案提出,廣州將用3年的時間,通過30項措施,重點發展公共交通,緩解中心城區交通節點擁堵;用5年的時間促進中心城區公共交通和個體交通可持續協調發展,中心城區干道車速將保持不低于每小時25公里,到2015年公共交通占機動化出行比例要達到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