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證會正在遭遇空前的公信力危機,這次聽證專業戶的集體“亮相”,突破了公眾的承受尺度。要有效遏制聽證專業戶現象,就需改革現有制度。
隨機抽簽次次“被選中”、七年里一共參加過19次聽證會,這兩天網絡上曬出成都有四名“價格聽證專業戶”,其中一名老婦竟然19次參加各類聽證會,引起網友轉帖拍磚,直呼“被代表”,更有人稱其為成都聽證會的“最牛群眾演員”。
聽證專業戶其實不是新聞,此前合肥曾經出現過職業聽證人。聽證專業戶的可怕在于,他們猶如會說話的機器,仿佛被設置了固定程序,只會說“是”,不會說“不”。他們扮演的角色偏偏是消費者代表,有的聽證專業戶理直氣壯地表示,“政府收任何費都有理”。試問,這究竟代表誰的心聲?
聽證會正在遭遇空前的公信力危機,這次聽證專業戶的集體“亮相”,突破了公眾的承受尺度。追溯歷史,我國引入價格聽證制度,至今不過十余年時間。聽證制度的設計初衷充滿著善意與進步,通過聽證代表的觀點博弈,使政府決策趨向合理化。設立聽證會制度,也是實現公眾知情、參與、表達和監督等權利的一種方式。但近年來,聽證會越來越被詬病,不少人驚呼聽證會就是走過場,聽證代表就是內定,以至于公眾的參與熱情銳減,東莞居民水價聽證,征集聽證會參加人,卻無人買賬就是例證。
聽證會淪至人人炮轟甚至避而遠之的局面,原因主要在于兩方面,一是制度無力。早在2002年12月1日,我國正式施行《政府價格決策聽證辦法》,2008年12月1日,《政府制定價格聽證辦法》正式施行。但遺憾的是,這些規定并未得到有效踐行,一些價格上漲根本就不舉行聽證,亦非新聞。
二是管理缺失。《政府制定價格聽證辦法》明確規定,定價聽證由政府價格主管部門組織。按說價格主管部門應該不偏不倚,確保權力節制,維護公共利益,但是不少部門表現得十分曖昧,壟斷企業一呼吁漲價,它們立馬呼應,甚至鞍前馬后地為之效勞。在遴選聽證代表時,故意挑選那些聽話的、與壟斷企業保持一致的代表。由于信息不透明,公眾無法監管,往往聽到漲聲一片,但為時已晚,徒喚奈何。
要有效遏制聽證專業戶現象,就需改革現有制度。聽證會不妨委托獨立的第三方機構組織,在信息披露上應確保最大程度的透明,程序怎么設置,公眾怎么參與,代表怎么遴選,現場如何博弈……都應陽光化,而不是秘密操作、選擇性運行。令人欣慰的是,不少人大代表已經建言制定《聽證法》,也許法律完善了并能得到嚴格落實,聽證亂象才能少一些。